不是简单复制,中国版“箱根驿传”也有自己的DNA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2018-03-11 09:18
来源:澎湃新闻

赛事鸣枪起跑的一瞬。

有着近百年历史积淀的“箱根驿传”早已成为日本跑步文化不可或缺的代表。这项传统的高校长跑接力赛甚至不断为日本奥运输送竞技人才。

相比之下,被称为中国版“箱根驿传”的中国高校百英里接力赛仅仅扎根校园只有三个年头,却迅速在国内高校中掀起了一股跑步热。

3月10日,在上海浦东滨江之畔开跑的2018中国高校百英里接力赛上海分站赛,给了更多人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中国版“驿传”的机会。

浓厚的母校情结、更开放的参赛体系,极具科技感的参赛体验……这一切让这项发端于“驿传”的中国高校跑步赛有了属于自己的DNA。

“人脸识别”系统试水

随着越来越多的路跑赛事不断扎堆涌现,国内跑步市场也在不断洗牌,赛事正向更细分、更专业的领域拓展。

不同于大多数商业跑步赛或品牌推广意味浓重的跑步秀,中国高校百英里接力赛从诞生伊始就有着特殊的标签——校园。

它并不像强调竞技和培养奥运选手的“箱根驿传”只允许在校生参赛,相反在校学生和校友可以携手出战拓宽了参赛人群。

这项参与感十足的赛事填补了高校校际跑步对抗赛事的空白,甚至已经成为团中央学校部和全国学联秘书处认可的高校跑步主体赛事。

发端于“驿传”,“高校百英里”却在短短三年中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一切来自各个高校的参赛者体验最深。

前来参赛的浙江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朱岩教授就把这项赛事称为“国内最具科技含量”的路跑赛。今年赛事光直播平台就有22个,参赛者和观众只需要登录赛事平台就可以有选择地观看直播。

更重要的是,过往路跑界一直在呼吁的“人脸识别”技术被全方位引入了比赛。

事实上,人脸识别技术在体育大赛中才刚刚“露脸”。

平昌冬奥会观众通过人脸识别进行安检并注册一张“奥运通行证”,只要刷下脸就能在奥运场馆“无感通行”。“人脸识别”系统未来也将被引入2020年日本东京奥运会。

在路跑界,人脸识别被认为是当下乃至未来杜绝替跑最好的科技手段。

这次赛事使用的人脸识别技术除了用于选手检录外,还被用于现场照片的分类检索。比赛进行的同时,观赛者或者跑者只要通过手机上传一张自己的照片,就可以轻松查询到自己在比赛中被主办方抓拍到的一切照片。

赛事主办方每步科技的负责人马京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高校百英里”将很快推出人脸识别自动视频拼接技术,“以后参赛者在赛场随时可以搜到关于自己的参赛短视频,并立刻分享出去。”

在马京伟看来,中国顶尖高校的跑步赛事自然也代表着高科技、高水平的赛事服务。

“情怀”不是卖点是最大的招牌

如果说跑步赛事都需要有它的灵魂,那么“高校百英里”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浓浓的“校园情怀”。

10日的上海站比赛,就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的40支参赛队,在浦东滨江奉献一场精彩的校际对抗赛。

在校生和已离开校园的校友,他们每队10人(其中需要两名女队员),一起携手为自己的母校而战。每位参赛者出战10英里,不断接力总距离高达100英里(约160公里)。

完成整场比赛需要经过长达近7小时的比拼,最终所有队员的成绩相加,作为团队总成绩。连接所有参赛队友的,是一根被汗水浸湿、代表着母校情谊的绶带。

以本站冠军复旦大学日月光华队为例,队伍中的参赛校友来自各行各业,年龄各不相同,但将他们联系起来的,就是“希望通过跑步为母校争光”的一份精神。

“我是时隔24年再为母校而跑,这种感觉是很奇妙。”来自复旦日月光华队的选手潘景峰是队中的“大叔”级人物。

这位复旦大学92级生科院学生,校园时代就是业余跑步高手,还代表复旦参加过1994年上海市大学生冬季长跑赛,“当时跑完学校的奖励是一张‘洗澡票’和一张‘饭票’,但那些都不重要,能以母校之名站在跑道上,是人生当中最值得骄傲的回忆之一。”

阔别多年再披母校战服,那份浓浓的校园情怀最令潘景峰珍惜,“年纪最小的队友是1999年生的,都和我的孩子一样大了,能和他们一起再为母校跑一次,真的很激动。”

除了拳拳爱校心,每支参赛队的参赛者无论是学生还是校友都经过了重重选拔,再自费参加全国的比赛。而几乎每个学校为了备战这项国内最大的校际民间对抗赛都有专门的跑步社团进行科学训练。

“很多大学生现在就躲在寝室里玩游戏,但是因为组建了跑步社团,他们愿意拿出时间跑步。”这是上海海事大学长跑队的吴达最切身的感受,“现在长跑队有100多人,而且还在扩大。”

而在比赛现场,来自各个高校的学生也前来观战加油,一起为了母校的荣誉而呐喊。其中不少学生观众也坦言,将努力训练争取来日代表母校跑在赛道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项赛事在“情怀”中壮大,又通过校园在反哺中国的跑步文化。

    责任编辑:朱轶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