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捷代表:美针对华裔学者的指控增加,人才引进需做风险审查

澎湃新闻
2018-03-09 16:43
来源:澎湃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党支部书记车捷  法制江苏微信公众号 图

近年来,美国司法机关针对华裔科学的指控显著增加。仅在今年,前密歇根州立大学机器人及自动化实验室主管席宁、美籍顶级海洋学家王春在就接连在美国被逮捕或判刑。

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江苏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党支部书记车捷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就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建立法律风险评估和审查机制的建议》(下称“《建议》”)。

《建议》提到,近年来,中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科技产品的研发方面交流愈发频繁。然而,在跨国技术转移和聘用技术人员,特别是技术骨干时,其中的法律风险也屡次显现。

近年来美国司法机关针对华裔科学家的指控显著增加便是一个表现。2014年3月美国司法部公布的22个经济间谍案件中有19件涉及华人或中国企业,占比为86%。而且美国政府在此类案件中胜诉率极高,被指控的个人大多被处以较为严厉的处罚。

2013年,FBI指控华裔美国人赵军为某大学窃取威斯康辛州医学院癌症研究化合物成果,以牟取不当利益;同年3月,前NASA兰利研究中心美籍华裔科学家姜波在前往中国途中被FBI在华盛顿国际机场逮捕并被指控“试图将NASA敏感信息装入笔记本电脑带入中国”,涉嫌“间谍行为”。

2015年,美国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郗小星被美国联邦检察官以“通信欺诈”、“协助和教唆犯罪”等4项罪名起诉。联邦检察官指控郗小星为了获得在中国的重要职位,向中国一家公司提供美国公司研发的电子技术数据。另外,他还承诺“让中国在超导技术方面获得全球领先地位”。

2018年2月,密歇根州立大学机器人及自动化实验室的前主管席宁被联邦调查局(FBI)以电讯诈骗罪名拘捕,其被指于2011-2016年期间,以虚假的帐单向校方及密歇根州立大学及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报销旅游等开支,并以所得的金钱主要偿还巨额的信用卡欠款;同月,美籍华裔科学家王春在在迈阿密一家联邦法庭被判刑,其被控在美国商业部下属的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工作期间接受别国的薪酬。

车捷指出,这些涉案的华裔科学家大多为其所在领域的世界知名专家,学术成果卓著。其另一个共同点则是他们都与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或接受了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聘任,入选国内的人才计划,属于“海外高端人才”。

车捷认为,针对这些海外高端人才的指控不仅对个人造成了伤害,对于拟引进他们的企业和高校等研究机构,甚至是我国的科技发展更是造成的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车捷建议就国家、政府层面引进海外高端人才设立法律风险审查和评估机制,相关人才管理及人才聘用部门要聘请法律专家或专业律师就此项工作进行把关。

具体建议为,首先对引进人才原所在国有关法律风险的评估。主要包括人才原所在国有关法律,如美国《经济间谍法案》、《商业秘密盗窃澄清法》及《外国经济间谍惩罚加重法》的规定;原所在国基于人才特定身份,如国家公职人员等而施加的限制,人才原所在国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相关约束。

其次,对引进人才所受合同约束的审查和评估。对于拟引进的人才,引进单位应当审查其与之前各雇主之间签订的雇佣合同、保密及不竞争协议等相关法律文件,以确认是否存在对人才的竞业限制或其他限制性规定。

最后,对引进人才遵守原所在国法律和与原雇主合同的审查和评估。统一制定引进人才法律风险评估申报表,要求拟引进的人才披露所签订的雇佣合同、保密及不竞争协议或其他重要协议的主要内容;披露有关合同是否失效;披露涉及的纠纷或潜在纠纷情况;披露与原雇主单位有关雇佣合同、保密协议的履行情况,同时要求拟引进人才如实填写和申报,并知晓重大遗漏或虚假陈述将承担法律责任。

《建议》强调,有关人才引进需要在上述风险审查和评估程序结束后方可进行。非国家、政府层面的,企业自主引进人才,亦应当鼓励建立类似的法律风险评估和审查机制。

《建议》最后总结,建立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法律风险评估和审查机制,一方面可以事先识别法律风险,化解风险,避免损失,降低出现争议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彰显我国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产权的大国风范,减少不必要的外交争端。

    责任编辑:贺梨萍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