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里碰运气的人

澎湃新闻记者 于亚妮
2018-03-09 09:23
来源:澎湃新闻

他的脸太特别了。

顺着脸边的轮廓,有一道海岸线。海水浸泡的部分是黑色,离开海水的部分白一点。

大海在孟德辉脸上留下印记,让同行们一眼就能认出,他是碰海的人。

在大连、丹东等辽东地区,人们俗称孟德辉们为“海碰子”,简称“碰子”。那些懒洋洋地宅在礁石上的海鲜,如海参、鲍鱼、海螺等,都是靠海碰子一个个捡到人们的餐桌上。

1983年,作家邓刚创作了小说《迷人的海》,让很多人知道了这群“将生命抛进浪涛里碰大运”的人。

和今天不同,邓刚笔下的海碰子,不借助任何供养设备,全凭一口气潜入海底。

“他像一个酱褐色的海参,慢慢地爬着,从冷如冰窖的海水里,爬向暖和和的岸。”

“他的身后,拖着一个沉重的网包。鱼叉和鱼刀当当啷啷地撞击着地上的石蛋子;里面肥大的,肉乎乎的海参,还有贝壳上闪着七色光彩的鲍鱼、光滑似玉的大海螺。”

“它们离开海就是死,他爬向岸就是生,显然,他战胜了它们,获得了胜利。”

今日的海碰子携带氧气设备下海。有人背着氧气瓶,或者由气泵船靠拖管供氧潜入海底,有人带着旱咬(连通到水面的换气管)转战人工养殖区。

11月中旬,正是捕参的极佳时期。海参既冬眠也夏眠,捕参分春秋两季,4月下旬至5月底、10月下旬至11月底。

陈志斌、张涛和其他几个同伴分别从丹东凤城、吉林等地汇聚到大连高阳,每年的捕参季,他们都搭伙来这里的海参养殖区赚钱,其余时间有人做农活,有人养蚕,有人做小买卖。

2017年11月11日早上7点多,高阳室外气温只有八九度。一群看起来身材魁梧的壮汉出现在海参养殖区。陈志斌和同伴们穿着只露脸的橡胶质潜水服,潜水服里裹着厚厚的棉衣棉裤。如果他们脱掉潜水服,人们或许还会看到一副奇妙景象。

为了保暖,这些以搏命营生的汉子,头上围着艳丽的头巾,款式雷同集市上拐着筐卖鸡蛋的俊俏媳妇儿。陈志斌不好意思地笑笑,“也买不到其他款式的了,都是这样的”。

【一】

寒风凛冽,清晨即便穿着棉衣站在养殖区的岸边,也会很快冷彻全身。

陈志斌戴上潜水镜、手套,胸前挂好装海参用的网兜,咬住呼气管,走进养殖区。因为潜水服的浮力,他身体漂在水面,整张脸埋进冷水里。

他要把网兜装满才能返回一次,一次大概一个小时,捡100多斤海参。返回岸边后他们把网兜交给帮忙装箱的人,稍微暖和一下继续下水。

这一天,附近看护养殖区的大爷们也过来帮忙装箱,几个人在岸边闲唠。他们羡慕这些捕参的年轻人赚钱快,捕一斤海参大概能赚两块钱,一天下来赚个上千块也是有可能的。

聊到邻村的二狗,又没有那么羡慕了。“现在走道(走路,当地方言)都走不好了。挣这两个钱,年轻人干一个阶段都废了。将来就得拿钱买命,天天吃药。”

他们聊起今年五一前后的那批海碰子,手脚都冻得麻木,脸发紫,“这一春,脸都冻爆一层皮”。

孟德辉脸上的海岸线就是这样冻出来的,他回想特别冷的北风天,下巴都能冻破。

这个秋天,孟德辉在临近高阳的皮口养殖区干了一个月,回大连市内的家里休息两天后,准备出海捕野生海参。

他22岁开始做海碰子,今年是第十个年头。这个工作虽然辛苦,但一年能带来10万到20万的收入。孟德辉在大连买了套房,和妻子女儿其乐融融。

出海捕参和在养殖区作业不同,海里货少,海碰子捕捞一斤海参能赚25块左右。海水越深,作业危险性越大,孟德辉不去30米以下的海域,虽然超过30米,一年可以赚20万到40万。

有家的人更会顾虑安全。19岁入行的赵万里起初想的,只是冒险和赚钱。

【二】

1999年,19岁赵万里在大连的海域打工,为下海的海碰子拉氧气管,每个月赚600多块钱。那时海里的野生海参远远多于现在,海碰子一天能赚两三千块钱。赵万里决定下海。

海底的世界让他感到新奇。在海底30多米,他看不到阳光,戴着头灯,能看到身边一两平方米的区域。

借着光,他看见海底的高山,有深坑、石头、泥土、沙子。他看见章鱼,用手电一照,章鱼会迅速蜷缩成一个小球,更奇妙的是,章鱼在一瞬间变色。“刷那一下子,像过电的感觉”,从淡青色变成紫黑色。

他看到扇贝在海底一张一合。灯光照过去时,扇贝的毛边会反光,就像它自身可以发光一样。

赵万里常遇到鱼群。海碰子捉鱼,鱼群总是躲开他们。但是有一次,他看见一块礁石上有一堆鱼卵,当他出现的时候,一条大概两斤重的黄鱼用头直接冲他撞来,“像母亲保护孩子一样”。

他还遇到过一条桔红色的加吉鱼。赵万里刚拿起鱼钩准备抓鱼,在两平米的光线里,他看到后面又游过来一条。赵万里停住手里的鱼钩,看着这一对加吉鱼慢慢游走。

礁石是鲍鱼、海参、海胆的家。时间常了,赵万里下水只冲着礁石去,尤其是骷髅特别多的礁石,就像一个宝库。他也感慨现在宝库里的常驻民越来越少了。最初一个人每天可以捕两三千斤海参,现在能捕到二三十斤就不错了。

海,迷人又令人畏惧。19岁的赵万里第一次下水作业就遇到了危险。他没有学过潜水,第一次穿潜水衣、带着40多斤的腰铅沉到20多米深,在水下工作了40多分钟后,发现没法浮出水面。

浮出水面需要船上拉氧气管的人收管,同时需要海碰子给潜水衣充气加大浮力,赵万里不会给衣服充气。

在20多米深的海底,他只听得到船咚咚咚咚的声音,身上150多米的氧气管是与船上唯一的联系方式,抖一次、抖两次都传递特定的信息。

赵万里当时很害怕,拼命拽拉氧气管,反复无规律的拽拉让船上看氧气管的人不敢轻举妄动。他开始拽着氧气管一点点往上爬,水中的压力让他感觉身上被夹紧,脖子像被掐住,七八分钟后,他终于爬出了水面。

回到船上,他脱了潜水服,坐着后怕。那一天他赚了1800块钱,他拿着全部的钱去买了个彩屏手机,一分没剩。

钱赚得容易,花得也容易。那时的赵万里从没想过要攒钱,他觉得这个活儿这么危险,不知哪天自己就没了。他起初也没敢告诉家人自己做了海碰子。

一干就是18年。如今,赵万里有了老婆孩子,每次听说认识的碰子出事了,他也会动不干的念头。但是没什么技术,又没学历,如果找个工作,一个月即便开个8000块钱,他也觉得太少了。海碰子不受拘束,赚钱也多。

【三】

长期泡在冷水里,身体容易坐下病根。不到40岁的赵万里每天早上起床,都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让小腿肚和脚跟活动自如。

孔德武每年都要去406医院做高压舱治疗。海碰子容易患上潜水病,从高气压条件急剧回到常压的地面,原来溶解于体液中的氮气由于气压的变动迅速变为气泡,引起栓塞。

治疗时需要在高压舱内逐渐加压,使气泡压缩,重新溶解于血液和组织中,受损组织的血循环和供氧恢复正常。加压后要逐渐减压,按一定指标停止加压,让残余的气体经过一段时间慢慢从身体排除。

昂贵的治疗、调理费用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承受得住。从丹东凤城到高阳养殖区打工的张涛谈及平日的调理方法,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就吃药呗。

做这一行,生病几乎意味着断了收入,但日子总得过。赵万里曾经遇到一个同伴老何,快50岁了,股骨头坏死,没法正常走路。老何让别人每次给他背上船,从船上把他推下海。

海里行走靠脚蹼,赵万里想象老何在水里,恐怕只能用双手在水底爬行。

生病的人如此艰难,带给家人更大重击的,是家中顶梁柱的突然离世。这恐怕是每个海碰子和家人心里埋藏的深海炸弹。

今年四月份,赵万里的朋友赵立国在海里出事,留下妻子和10岁的孩子。他刚买了房子,是家里唯一挣钱的人。赵万里眼看着朋友的妻子像疯了一样。

每逢朋友出事,赵万里的妻子就会劝他,咱不干吧。海碰子们极少跟家里人提到自己遇到危险,赵万里每年几乎都会遇到三四次死里逃生的情况,比如呼吸管打结无法供氧。在30多米深的海底,海碰子只能解开腰铅,靠自主呼吸上浮逃生。

如果控制不好上浮速度,肺可能就会“炸掉”。迅速上浮的过程中,四周的水压急速减小,肺内极速膨胀的空气可能导致肺泡破裂。

赵万里每次死里逃生后都后怕,他没有潜水证,据他了解身边工作的人也极少有潜水证。大家都是给私人老板干,没有合同,出了事,“打不了官司,告不了状”。

没有公司的保障,作为高危行业,他们上保险也很难,保险公司通常会选择拒保。

事故每年频频发生,悲剧总在上演。今年32岁的孟德辉已经入行10年。靠碰海,他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对于未来,“先干几年再说,手里有点积蓄再说”。

他靠自己保证自己安全。“比如操作时间短一点,稳一点,往上浮慢一点。”赵万里准备做完今年就不做海碰子了,以后打算去收海参,雇几个年轻人下海。

陈志斌和张涛捡完一兜海参后上岸休息。 
    责任编辑:黄芳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