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国之重器”!江门中微子实验室肩负探索宇宙起源奥秘的重任

2022-10-02 21:20
广东

正值国庆节期间,江门发布围绕我市一批在建重大项目,以“奋斗侨都正青春 跟着镜头看大项目”为主题,推出一组视觉产品,展现全市上下深入推进“六大工程”的精气神,为祖国庆生。

今天,跟着镜头看

江门中微子实验室

陈慧君 制作

从接棒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那一刻起,更为先进、规模更大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室肩负起更大使命:捕获“幽灵粒子”中微子,测量其质量顺序,续写我国中微子研究的辉煌。

当下,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正在安装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有机玻璃结构——直径35.4米、壁厚120毫米、重600多吨的有机玻璃球。作为中科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预计2024年建成运行后,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将成为国际中微子研究的中心之一。

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正在安装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有机玻璃结构——直径35.4米、壁厚120毫米、重600多吨的有机玻璃球。刘悦湘 摄

我国的中微子研究起步于2003年开始筹建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室。大亚湾实验完成了精确测量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的历史使命,使得在当前阶段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和CP相位角成为可能,国际上纷纷制订研究计划以测定中微子质量顺序,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的建设也被提上日程。中国科学院于2013年以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立项,与广东省共建江门中微子实验室。

从该项目立项到启动建设,再到如今完成探测器不锈钢主结构和有机玻璃球升降平台安装,计划明年建成,江门将实现大科学装置零的突破。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项目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积极推动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建成运行,全力推进基础研究、源头创新,努力取得更多创新成果。同时,充分发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科研优势,加强与五邑大学合作,打造江门科普品牌,提升江门城市影响力,助力江门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表示。

在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办公楼白墙上,“下一个挑战:中微子质量顺序”字样引人注目,这代表了实验室的目标与决心。“如果说大亚湾实验是中微子研究的起步阶段,那么江门中微子实验则是跨越阶段。”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开平中微子研究中心主任李小男说。

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将安装数万个光电倍增管。图为安装中的光电倍增管。刘悦湘 摄

放眼全球,江门中微子实验室装置设计、建设等多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将为世界探索前沿科学问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供强有力的研究平台,是可依托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包括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在内的一大批科技基础设施在这里“扎堆”,形成集群之势,有力助推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随着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建成、运行,将提升我市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从而优化珠江口东西两岸科创格局,提升珠三角创新引擎能级。

大科学装置也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蓄水池”。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建成运行后,将集聚18个国家和地区78个单位超600名科学家、工程师。借助这一大科学装置,我市将更好链接国际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全球顶尖研究团队。

我市已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其中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五邑大学合作是重要内容之一。五邑大学已是江门中微子实验的合作组成员之一,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承担事例重建、物理分析、光电倍增管测试等方面的研究任务。在此基础上,双方将进一步深入合作,全力提升我市基础学科人才、顶尖人才等培养能力。

我市正积极谋划打好“大科学装置牌”。据悉,下一步,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将继续加快中心探测器的安装及测试,争取按计划完成实验装置的安装。同时,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将扎实做好中微子科普馆的谋划,全力把科普馆建设为集科研、科普、研学、商务、旅游于一体的创新型科普基地。

【往期推送】

原标题:《探索“国之重器”!江门中微子实验室肩负探索宇宙起源奥秘的重任》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