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中国丹麦中学生六年前的那场教育较量:两校情谊仍在延续

澎湃新闻记者 徐笛薇 实习生 李沁园
2018-03-03 07:40
来源:澎湃新闻

两地师生在互访活动中交流。本文图均为哈尔滨六十九中学 供图

2012年,丹麦国家电视台派摄制组选取了丹麦和中国的各一中学,拍摄了一部反映中丹教育的四集纪录片《丹麦9年Z班VS中国初三13班》。

这是一场在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生与丹麦奥胡斯市一所中学学生之间的PK赛。当时4:1的比赛结果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中国孩子在阅读、数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方面都取得了优势,而在英语方面仍有进步的空间。

随着社交平台和自媒体的兴起,近年这部纪录片因中西教育差异的话题在互联网上不断引起探讨。2017年底,人民日报官微再次推出相关的一篇10万+文章《丹麦师生"鄙视"中国孩子,5轮竞赛后惨遭碾压!打了谁的脸?》又在朋友圈里刷屏。6年前的这场PK赛似乎余温未断。

6年过去了,这部纪录片给两所学校带来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如今,两地教育环境有何变化?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联系两地进行了追踪。

原来事后,纪录片中的这场PK为六十九中学和丹麦奥胡斯市的初中带来了“千里一线牵”的缘分。如今,这段因教育而生的情谊仍在延续。

2014年,哈尔滨市把与丹麦奥胡斯市建立教育友好交流关系列入了政府推进项目。六十九中学与丹麦奥胡斯市的N.J.Fjordsgades Skole和Laessorsgades Skole正式建立友好学校关系。

2016年,哈六十九中的学生参与丹麦的课堂。

在2014年和2016年,六十九中两次接待了来自丹麦的朋友们。同年,六十九中师生也对丹麦友好学校进行了回访。

3月2日,哈六十九中外事主任曲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交流中,丹麦学生在中国学会了打麻将、写书法、包饺子,而中国孩子在丹麦感受到了无鞋校园、墙上的吸音板和放飞的体育课。“当然,最让中国学生得意的是,数学课上,丹麦孩子认认真真一步步在计算的时候,中国孩子看一眼就给答案了,被对方惊为‘神一样的存在’。”

两地之间定期的互访活动,使两地的校长、教师、学生有机会直接对话,共同分享教学经验,感受彼此的语言、文化和教育最真实的风貌。

两地师生在互访活动中交流。

北欧播出引轰动

2013年夏季在北欧播出的《丹麦9年Z班VS中国初三13班》,比2015年由BBC拍摄的火热同类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还要早上两年。

这部纪录片选取跟拍的丹麦9年Z班的学生来自丹麦一所典型的公立学校,也是奥胡斯地区最好的中学之一。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班级学生的文化背景多样,学习状态和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具有代表性。而中国初三13班的学生来自哈尔滨六九联中,是二线城市的重点初中,接受的也都是比较典型中国式教育。

这两个班级中都是即将面对本国中考的学生,而纪录片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两班的孩子上课的情况,学生的特点以及能力。

纪录片共分4集。主题分别是——第一集:阅读;第二集:数学、物理;第三集:团队协作与创新力;第四集:家庭教育与英语。制作方特别邀请了丹麦各个领域的教育专家和学者为两国学生出测试题,进行公正的比拼,希望以此对比探究两国教育的不同。

最终,测试结果显示,中国学生以4:1获胜,在阅读、数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方面都取得了优势,而在英语方面仍有进步空间。

2月27日,哈六十九中外事主任曲丹向澎湃新闻回顾了丹麦广播电视台(Danmarks Radio,丹麦最大的全国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摄制组6年前在哈尔滨录制背后的故事。

原来,黑龙江哈尔滨市与丹麦奥胡斯市是友好城市,双方各领域交流活动频繁。一次,丹麦DR电视台在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录制节目时,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给摄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交流得知,这些学生大部分毕业于哈六十九中。

结束那期录制后,为了探寻中国教育的实力,DR电视台再次组成摄制组专程来到哈六十九中,开始了《丹麦9年Z班VS中国初三13班》的录制。

曲丹介绍,学校随机选取了一个平行班的54名学生作为摄制对象。丹麦摄制组在2012年9月15日进驻学校,从早上5点到22点,对学生进行了全天跟踪式的拍摄,一共拍摄了十天。“当时13班成绩处于中上等,师生们事先不知道有测试环节,只是在拍摄期间,丹麦摄制组突然提出要老师们回避,单独出一组测试题考考中国学生,对比一下两国学生的学习差异。”

事后哈六十九中才知道,这场PK的起因原来是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丹麦摄制组带来的测试项目也是源自于此。PISA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3年举行一次,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考察项目分为3个方面: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教育评比体制。在2010年公布的PISA测试结果中,首次参加的中国上海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部三项评价中均完胜参与测试的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位居世界第一,引起了西方教育界的不小的轰动。

地球的另一端,奥胡斯市一群九年级学生也进行了同样内容的测试。阅读测试,包括5篇英语文章、13个问题;数学测试,包含中国版和丹麦版试卷。

原本,摄制团队认为,丹麦学生在合作能力、创造力、英语等方面具有优势,可最终,阅读成绩接近、数学测试拉大了差距,丹麦学生只在英语上扳回了一些分值。

“英语的成绩其实也在合理性范围之内,因为丹麦语和英语都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是独立的语系。但是一直被诟病的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展现,事实证明我们很优秀。”曲丹说,“不过,一次测试说明不了太多问题,但是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成果能引起欧美很多专家的关注和研究并表示希望和我们学习,就足以证明中国扎实的基础教育独具的优势。”

曲丹说,DR电视台的导演及制片人反馈,2013年《丹麦9年Z班VS中国初三13班》在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等北欧国家陆续播出后,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并在北欧教育界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极大程度改变了对中国初中生的印象。就这样,六十九中学在北欧有了非常高的知名度,有一些北欧游客看过纪录片之后,还特意来哈尔滨看看六十九中学,在学校大门口合影留念。”

两地师生在互访活动中交流。

两地教育6年有何变化?

这次比赛让这所中国冰城的初级中学在北欧四国扬名,同时也让西方国家真正见识了中国式教育。

在该纪录片中,面对这样的结果,有的丹麦专家表示出担忧,反思丹麦的教育是否需要改革。纪录片中,丹麦师范大学教授niels认为,丹麦的学校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跟中国学习。“我们要学会尊重,尊重学习、尊重学校、尊重老师,对上课时间有效利用。我批评丹麦的公立学校,主要是觉得公立学校充满了友爱,但又太过于放松了”。

近日,丹麦奥胡斯市青少部(Dept.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arhus Municipality.)部长索伦·奥克亚(Søren Aakjær)则向澎湃新闻表达出了另一种观点。

“我们随时准备分享教育经验和在学校系统内讨论我们的教学方法。”对于这部引发关注的纪录片,索伦·奥克亚说,“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平台。”他介绍,丹麦的教育系统总体上受到加拿大安大略省和英国伦敦常用的盎格鲁——撒克逊学校系统的启发。“我们也正不断寻求加强和改善学校教育的途径,使丹麦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但索伦·奥克亚表示,纪录片上映至今,丹麦的教育现状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这部纪录片提出了我们学校系统的优势和弱势的一些问题,但这对我来说并不是新问题,我们也没有立即采取措施去改革。”

另一边,近几年,六十九中学则积极汲取国际化校际交流提供的丰富养分,秉承“追求卓越,永不言弃”的教育理念,在实践层面不断完善更有效的教育模式。校长李惠谊认为,升学率在区域内的领先地位不能成为办学的终极目标,学校更加致力于培养有健康的道德情操、个性化的思维方式、自主的学习能力、强壮的身体素质的学生,孩子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成长轨迹是学校发展的不懈追求。“我们希望学生们长大后,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具的优势与特色开拓生存的广阔空间。”

李惠谊介绍,基于这样的认识,六十九中以创建“诗意校园”为特色办学主题,梳理四十年办学历程积淀的丰厚文化底蕴,在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梯队培养、丰富学生综合德育实践活动途经和学科有效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不断探索。尤其是基于校情、学情开设的20多门多元化校本课程,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健康人格、合作精神以及竞争能力。“德育先行、德智双馨、提升素养、适应未来”的培养主线使每个孩子置身于自主的、乐学的、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心智的成长。

丹麦学生送别来自中国的朋友。

专家:中西教育需更多融合探索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瑞典语专业负责人、欧盟中心研究员沈赟璐看来,这部独具视角,且富有现实意义的纪录片,虽然有些比较有不合理之处,但是确实是一种有趣的尝试。“这部纪录片中体现的教育状况大致是符合实情的,有趣之处正是在于把丹麦正反两派教育观点都呈现出来了。”

沈赟璐告诉澎湃新闻,奥胡斯市在丹麦称得上是“一线城市”。不过,丹麦的教育相对同质化,因此各校教育程度、教学风格和学生素养其实区别不大。而相比中国的一线城市,哈尔滨也更能体现出中国普遍的教育状态。

随着纪录片的广泛传播,观众对饱受诟病的“中国式教育”模式有了新的观察角度。沈赟璐认为,中国包括亚洲地区类似的教育模式与其文化传承、政治环境以及社会发展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人口数量的因素。

对于丹麦与中国呈现出教育重心的不同侧重,他指出,这与两地国情有关。西方国家,尤其欧洲,人口相对较少,社会福利更好。在教育与就业中就体现为是否有拥有高学历对于就业和生活的影响没有像中国这般大,在成人教育的接受程度上也更具有效性。“所以这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以丹麦的人口来看,他们社会环境中没有激烈竞争的危机感。而如果人口翻了一番,可能他们在学习上花的苦功要比现在多一倍还不止。”

然而抛开社会因素的影响,从个人的智力、能力、情感、身体等全方位发展而言,沈赟璐表示,中丹两种教育体系各有利弊,通过中西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和融合,设计出符合自身国情的、让学生接受的、真正对未来有意义的教育模式才应该是制作类似教育纪录片最理想达到的目标。“比如,纪录片里,当中国学生被问到学习的原因时,表达不出自己的思考,只知道读书才能有工作,才能生存。教育体系对他个体有什么利弊,是学生没有想过的。但这点上丹麦学生就表现得更明白,他们知道本国的教育模式的长处是鼓励思考、反思、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不过,沈赟璐也介绍,北欧教育领域近几年也开始有所反思,尤其瑞典,教育部门也投入了巨资,而芬兰、丹麦也同样需要解决大量外来移民的教育问题。同时,东西教育的融合转型也渐渐出现在西方的部分一线的大城市中。“他们已经意识到,在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上不再具有优势。像英国已经奋起直追,频频到中国来讨教。他们希望自己的学生像中国学生一样懂得多,又更会思考。”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