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道离奇泄露:欧洲能源大动脉或遭“蓄意破坏”

2022-09-30 13:55
北京

寒冬还未来临,欧洲能源危机已迫在眉睫。

9月26日,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三条支线同时遭受破坏,就在该事件引发全世界广泛关注之际,瑞典海岸警卫队发现“北溪”天然气管道第四处泄漏点。

作为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能源大动脉”,北溪项目究竟有多重要?管道损坏是天灾还是人祸?后续对欧洲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北溪天然气管道现多处泄漏

俄罗斯对事件立案调查

今日,据中新网援引英国天空新闻网最新消息,瑞典海岸警卫队发现“北溪”天然气管道第四处泄漏点。

此前,央视新闻援引丹麦广播电视台消息,当地时间9月27日,“北溪-1”天然气管道在两个地方发生泄漏。两处泄漏都发生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东北部,一处在丹麦境内,另一处在瑞典境内。26日,“北溪-2”天然气管道也发生泄漏,该管道泄漏点也位于博恩霍尔姆岛附近。丹麦能源署确认,在“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中共检测到3处泄漏。

加上最新发现的一处,目前“北溪”天然气管道共计发现四处泄漏点。

丹麦能源署署长在新闻公报中说,天然气管道出现泄漏是极其罕见的。丹麦方面还公布了军事飞行捕捉到的相关海域泄漏处的现场图。

俄罗斯“北溪”项目运营方北溪AG公司(Nord Stream AG)也证实了上述消息。公司27日发表声明说,“北溪1号”和“北溪2号”海底输气管道的三条管线一天内同时发生损坏的情况前所未有,“何时恢复供气无法预测。”

目前,俄罗斯已对“北溪”管道遭破坏事件立案调查。据中新社最新消息,俄联邦总检察院28日发表声明表示,该机构针对“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已采取措施。不晚于9月26日,在伯恩霍尔姆岛地区发生了蓄意破坏沿波罗的海海底铺设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行为,对俄罗斯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俄联邦安全局侦查部门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俄总检察院提供的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相关的涉嫌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刑事案件展开初步调查。

泄漏点附近探测到爆炸

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目前,欧盟有关部门正在调查该起事故。欧盟方面认为,管道泄漏并非事故,而是蓄意破坏,与此同时,瑞典还探测到两次水下爆炸。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9月28日发布声明称,现有信息均表明北溪管道泄漏系“蓄意行为”所致。他表示,欧盟对北溪1号和2号管道的损坏深表关切,“这不是巧合,它影响到我们所有人”。

博雷利进一步指出,欧盟将支持任何全面揭示事件真相的调查,并会采取进一步行动提高能源安全复原力。他强调,任何蓄意破坏欧洲能源基础设施的行为都将受到“强有力的、统一的回应”。

另据瑞典电视台27日报道,两次爆炸分别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26日零时03分和17时04分,瑞典海事局随后发出有关气体泄漏的警告。瑞典国家地震台网地震学副教授比约恩·伦德说,能清楚地看到事发水域的海浪如何从底部反弹到水面,这意味着“发生了爆炸”。其中一次爆炸产生相当于2.3级的地震,瑞典南部30个测量站都探测到此次爆炸。

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表示,根据丹麦相关机构的综合评估,“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并非“事故”而是“蓄意破坏”。

截至目前,包括俄罗斯、瑞典、丹麦在内的各方均认为,“北溪”管道泄漏很可能是遭到“蓄意破坏”。

“北溪”遇袭,美国早有警告?

俄方:美方应就是否对“北溪”实施威胁做出回应

据澎湃新闻援引《纽约时报》消息,美国中情局6月向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多国发出了“模糊的警告”,称“北溪-1”和“北溪-2”未来可能成为攻击目标。

不过这一警告并不具体,没有说明可能发动袭击的时间、地点或方式,三名熟悉相关情报的官员也拒绝透露美方是否认定俄罗斯是可能的攻击者。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8日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应就美国是否对“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实施了威胁做出回应。

据央视新闻报道,扎哈罗娃当天表示,美国长期以来一直竭力破坏欧洲能源合作,为此使用了一切可能和不可能的手段。美国的首要目的是给自身创造竞争优势,向欧洲提供美国的资源;而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分裂欧洲,让欧洲大陆回到各国无法相互达成共识的时代,从而无法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

对此,美国坚称与“北溪”管道事件无关,拒绝为此负责。

据环球网援引据路透社报道,美国一名高级军事官员当地时间28日否认美国参与制造“北溪”管道事故。报道说,该官员称,尽管美国的盟友担心“北溪”管道事故是“蓄意破坏”行为,但美方认为,现在断定是“蓄意破坏”还为时过早。

同日,美国国务院在推特上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28日在记者会上称,关于美国以任何方式参与破坏“北溪”管道的说法是“荒谬的”,他还指责俄方就“北溪”管道事故“传播虚假信息”。

北溪管道泄漏将产生什么影响?

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环球网援引俄卫星通讯社报道,“北溪-1”天然气管道2011年建成,东起俄罗斯,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是俄罗斯对欧洲主要输气管道。“北溪-1”一台涡轮机此前由德国西门子公司送往加拿大维修。俄气公司曾多次表示,由于西门子公司未能及时向俄方交付送修的涡轮机等原因,俄方不得不减少“北溪-1”输气量。

“北溪-2”是一条从俄罗斯海岸经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年输气能力为550亿立方米。该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历时三年,于2021年竣工。

作为欧洲能源“大动脉”,“北溪”天然气管道关系到整个欧洲大陆的能源安全。数据显示,2021年,“北溪-1”天然气输送总量达到592亿立方米,占当年欧盟进口俄天然气的近40%。

那么“北溪”管道泄漏将对欧洲产生怎样的影响?

据界面新闻报道,自欧盟就俄乌冲突对俄实施制裁以来,“北溪1号”一直处于减量运行中。到上月底停运检修前,“北溪1号”运输的天然气仅为运力的20%。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麦克菲(Tim McPhie)指出,“北溪1号”此前停运、“北溪2号”本就没有投入运营,因此北溪管道泄漏事件没有对欧盟的能源供应安全造成影响。目前欧盟的天然气库存已经达到近84%。

在经历了此次泄漏事件后,北溪管道已不可能在短期内重启。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分析,考虑到“北溪-1”近期停供,“北溪-2”从未投入使用,所以预计其对当下市场冲击不会极大。但长远来看,如果俄乌冲突未出现缓解,今后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油气关联大概率会“断掉”,因此对未来预期的冲击不能忽视。

除了对欧洲的能源影响外,此次天然气泄漏事件的一大聚焦点还在于,其是否对会泄漏点附近的波罗的海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此,德国环境部称天然气泄漏不会对海洋生物构成重大威胁,但环保人士担忧,大量甲烷进入大气将加剧温室效应。

据央视报道,德国安全部门认为,“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遭破坏后不适合再度投入使用。如果不尽快修复受损管柱,大量的海水会涌入天然气管道,造成管道腐蚀。同一天,丹麦能源机构表示,“北溪”管道中超过一半的天然气已经流失,目前监测到管道内气压下降,预计10月2日左右管道中的天然气将流尽。丹麦方面表示,由于天然气泄漏的压力,可能需要“一到两周”才能开始对受损管道进行检查。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lanjingcj

专为记者打造的平台

行业热点丨传媒大咖丨传媒动态

微信勾搭小助理

lanjingzhuli

原标题:《“北溪”管道离奇泄露:欧洲能源大动脉或遭“蓄意破坏”,超一半天然气已流失》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