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荣:如何做哲学——“四海为学”跨文化共学平台首场讲座

徐缘【Joseph Murse】,邓希玮
2022-09-27 12:52
来源:澎湃新闻

在这个分殊的世界里,我们更需要跨文化的交流沟通与共同学习。有鉴于此,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跨文化研修中心(Center for Inter-cultural Learning)搭建了“四海为学”(Collaborative Learning)跨文化共学平台。

“四海为学”共学平台将推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讲座和研讨会,促进跨文化研修与合作研究。平台旨在通过研究中西哲学运思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方法论来开展研修共学。我们不仅要研习各种文本和思想家的概念、框架和义理逻辑,同时还要体之以多方,用不同的方式把它们展现出来。讲座和研讨会系列扎根于古典意义上的“学”。“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包括树立典范和反思性的模仿。沉潜于“学”,乃是涵泳经典、注疏及当代哲人之思。我们学习其中的运思方法,并加以策略性应用。比如,我们运用经权之辩,学会既尊重传统(“经”),又适应特定的环境和要求(“权”)。因此,我们不仅对所讨论的内容及其“故”心追神摹,而且还要在“如何做”的层面心追神摹。

作为国际化的学术平台,“四海为学”以英语为形式,讲座也以英语进行。从2022年8月至2023年5月,每月一会,“四海为学”共学平台邀请一位国际知名学者举办线上讲座。这些学者包括: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安乐哲(Roger Ames,北京大学)、戴梅可(Michael Nyla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王蓉蓉(Robin Wang,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安靖如(Stephen Angle,卫斯理大学)、方岚生(Frank Perkins,夏威夷大学)、罗亚娜(Jana Rošker,卢布尔雅那大学)、庞安安(Ann Pang-White, 斯克兰顿大学)、戴卡琳(Carine Defoort,鲁汶大学)、李晨阳(南洋理工大学)等。与此同时,平台在2022年开设以下系列研讨会:“阴性的孔子”(上海师范大学易冬兰【Dimitra Amarantidou】博士主持),“《庄子》中的道德”(芝加哥大学博士后Stephen Walker),“《韩非子》精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欧瑞宁【Rory O’Neill】),“郭象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德安博【Paul J. D'Ambrosio】)。

杨国荣教授

2022年8月30日,杨国荣教授主讲“四海为学”跨文化共学平台首场讲座。本场讲座由哲学系德安博副教授(Paul J. D'ambrosio)组织,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主持,包括澳门大学梅勒教授(Hans-Georg Moeller)在内的八十多位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国内外学者和学生参加了讲座。

杨国荣教授的演讲主旨为“如何做哲学”。他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对哲学思想做了简要的回顾。作为中文语境下的一个现代术语,“哲学”充当了西文“philosophy”的概念表达,因为在中国古代的语境之下,哲学乃“性道之学”。哲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以达到智慧的创获。这与具体知识的特征有所不同——知识总是试图对事物进行裁剪和分割,进而导向学科性的研究。然而,了解清楚对于世界的划分是不够的,哲学智慧孜孜以求的,正是试图跨越知识的界限。

轴心时代的孔子和苏格拉底等圣哲为其同时代人提供了哲学思索。尽管哲学经常被描述为一切学科的起源,但在现代世界的图景中,作为分支的诸科学早已远离了它们的根源和主干。其后果之一便是导向知识与智慧的分化。哲学追寻智慧,而绝大多数的学科汲汲于具体的知识,这种情况在当今世界并不罕见。

在现代社会,哲学已经走上了诸多不同道路。分析哲学的风格以语言学和逻辑分析为中心,却也同时搁置了追求智慧。与之相反,现象学的理念则以科学而严谨的方式研究经验与纯粹意识的起源,转向虽追求智慧但又呈现抽象形态的进路。此外,诸哲学领域的专家身上表现出以下倾向,即试图将哲学融入科学和实证化的研究之中。就其本质而言,这可能导致哲学关注的重心落于知识而非智慧。最令杨教授感到担忧的是,这些对各个领域的分割与限定,将会造成碎片化的世界观。在知识的这种偏重中,智慧之花可能趋于枯萎。

在简要回顾哲学思想的历史之后,杨国荣教授指出,哲学研究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但从普遍的角度来看,涉及一些基本问题,包括:以人观之和以道观之的交融;与理论思维相关是概念活动;如何回归真实存在;思与史的统一;理论与经验、知识与智慧互动;如此等等。

关于“人”与“道”的两种视域,杨教授分别以“以人观之”和“以道观之”对二者加以刻画。“以人观之”是人类认识世界并展开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定,我们总免不了从自身出发对世界加以理解,也正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我们的能力、欲求以及使得这些欲求得到表达的社会历史发展塑造了这样一种视域。经由“以人观之”,我们在世界中取得知识,并对其加以应用。人与世界的活动展开于“以人观之”的视域之下,在这一过程中,世界的意义也随着人类活动逐步展开。“以道观之”展开于“以人观之”的视域之下,侧重于对“整体性”的强调。区别于具体科学局限于特定领域探求“知识”的做法,“做哲学”要求我们超越对世界的分离,对其统一性加以把握,并进一步对根本问题展开追问,以超越日常生活,达到反思的智慧之境。

关于以理论思维为指向的概念活动,杨教授指出,在形式层面上,哲学通过理论思维和外延概念对世界加以把握。以概念和理论思维“做哲学”,首先涉及概念的创造和勾画。概念的形成一方面来自新概念的提出,另一方面也来自在不同环境下对现有概念的重新阐释。概念的应用则进一步表现在判断和推论之中,通过在概念中表达判断,哲学观点逐步显露,并借由概念分析和理论论证,以结构性的方式走上追寻智慧之途。

哲学以具体现实为导向,回归世界的真实存在,是哲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当代主流的分析哲学传统以“语言”为基础展开逻辑分析,忽略了超出语言范围的哲学问题;与之分庭抗礼的现象学传统则以“意识”为基础,舍弃了“存在”,将“纯粹意识”或“纯粹自我”作为其先验还原的最终产物。在杨教授看来,二者都有所见却也有所蔽,21世纪的哲学发展需要克服语言中心与意识中心的对立,重振“存在”之问,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所谓“真实的存在”强调人与现实世界在逐步展开的互动中所表现出的统一性和过程性,其中人的存在具体表现为身、心和“事”。“身”不仅表现为生物性的肉体,也表现为具有理性的感性规定的社会性个体;“心”包含知识、情感和意图,以及对于真善美的理解,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综括;“事”作为哲学理念的实践和应用,则指向了社会实践与社会实存的统一。

哲学首先表现为理论的创造,但这种创造始终受到社会环境和历史的制约,因而又表现为哲学史。哲学与哲学史之间的内在性关联揭示了史与思的关系。哲学创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历史也需要在哲学性的解读中沉淀自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与哲学史不可分割。二者的互动表现为当下与过去的对话,由此凸显哲学问题朝向未来的开放性。

在杨教授看来,哲学既是一种理论论述,同时也表现为一种智慧的追求。然而,哲学永远无法脱离经验知识。理论与经验、知识与智慧之间总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交互过程:以知识认识世界,用知识改变世界,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就上升为了智慧。相应地,以智慧理解经验世界,则智慧被知识与行动相互统一的过程所确证,进而其内涵变得更为深刻和丰富。这一交互活动的运作,一方面表现在大问题与小问题的交叉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理论与现实的融通上。创造性的哲思永远不能脱离经验知识和现实世界,这从一个侧面也引出现实与规范的统一。这也意味着哲学研究和哲学家生活经验的统一,后者进一步表明哲学的本质既要解释世界,又要改变世界。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跨文化研修中心主任Paul J. D'ambrosio副教授主持讨论

 

    责任编辑:黄晓峰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