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就在明天9时4分!

2022-09-22 19:02
江西

推荐阅读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课程进省委党校主体班考研冲上热搜!江西有了最新消息!北京时间

9月23日9点4分

将迎来“秋分”节气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秋分作为一个反映季节变化的节令

公历每年9月22日至24日

当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

为秋分之始

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

也是秋季第四个节气

资料图,金秋时节,稻谷飘香,连日来,分宜县各地农民趁着晴好天气,抢抓农时在田间忙碌,确保粮食颗粒归仓。袁建兵 摄

在秋分这一天

昼与夜、寒与暑、阴与阳

都是平分的,处于均衡状态

秋分平分了秋季

从此开始

北半球昼短夜长而白天越来越短

阴气转浓,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凉

一起来关注秋分时节天气:

今明天,新一股冷空气将接踵而至。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至25日,南方有不少城市会创出下半年来气温新低,长江中下游多地最低气温降到20℃以下,感受到秋天的临近。而在冷空气影响不到的华南地区,本周末高温还将有所发展,包括广州在内,最高气温可能又会达到35℃。

天气实况

在冷空气的作用下

近来我们省,尤其是北部

凉意十足

上午9点赣北和赣中的气温普遍在20℃出头

赣南要热一些,在25℃上下

午后南北差异有所缩小

全省大多在25~30℃之间

总的来说

人体感觉还算舒适

不过由于雨水持续缺席

干燥加剧

全省相对湿度在50%上下

天气展望

未来三天

全省还会是多云为主的天气

昼暖夜凉、天干物燥

还需注意多补水

外出尤其要注意用火安全

下周气温又将有所回升

不过早晚的凉意依然维持

昼夜温差不断拉大

大家要注意适时添衣

以免着凉感冒

具体预报

今天晚上:

九江市和宜春、南昌两市北部阴天多云,局部地区有零星小雨;全省其他地区多云为主。

明天:

赣北北部多云间阴天,全省其他地区多云。

后天:

赣南南部多云间阴天,局部地区有阵雨;全省其他地区多云间晴天。

江 西 主 要 城 市 及 景 区 七 天 天 气 预 报

最后

小编为大家奉上:

秋分养生小贴士

吃好三样

拌银耳

在我国古代,银耳被视为滋补佳品,有“菌中之冠”的美名。银耳是滋阴润肺的一把好手,具有益气清肠、补肺益气的作用,很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银耳除了煲汤还可以凉拌、清炒,银耳拌三丝、炒双耳都是适合在秋季食用的菜品。

南瓜饼

南瓜很适合在秋季食用,它含有淀粉、胡萝卜素、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南瓜入脾、胃二经,能够润肺益气。南瓜的做法多样,除了南瓜饼还可用蛋黄焗南瓜。

清炒百合山药

百合理脾健胃、利湿消积,具有清火、润肺的功效,对于很多秋燥上火的人来说,很有好处。山药味甘,中医说它“补而不腻,香而不燥”,山药中含有大量黏液蛋白、纤维素、淀粉酶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有好处。

喝好三样

蜂蜜水

蜂蜜具有滋阴润燥、补虚润肺的功效。每天一杯蜂蜜水可以去燥润肺,冲泡蜂蜜水水温不宜过高,最好在四十度以下,且饮用蜂蜜水的时间最好在早上喝完温水之后。

红枣粥

秋季与大枣堪称绝配,大枣是健脾胃的高手,秋季是养脾胃的时节。大枣味甘性平,有健脾益气的功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可以多吃。但对于体内湿热者,则建议少吃。

莲藕萝卜排骨汤

萝卜中含有大量水分可以对抗干燥的天气,且萝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营养丰富。秋季人们可能会出现各种肠胃不适的问题,萝卜中的芥子油,能够有效促进肠胃蠕动。其含有的纤维素也能预防便秘,老年人可以适当多吃。

莲藕是秋季的应季蔬菜,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将萝卜莲藕与排骨同煮,既美味又养身。

做好三样

早睡早起,舒展阳气

秋季寒气逐渐上升,阳气则趋向收敛。夜越深寒气就越重,所以尽量不要熬夜,早睡为宜。早上早起,有利于阳气的舒展。因此正确的做法就是顺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古人的早睡,是每晚亥时,也就是晚上10点前就要入睡;早起大约是早上六七点的时间。早睡有助于阴精的收藏,早起则顺应阳气的生长。

适当运动,活动筋骨

秋季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散步、跳舞、太极拳等,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最佳,切勿大汗淋漓。这样既能得到锻炼,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

运动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太阳升起来之后开始,太阳落山前就结束。白天运动时可以趁机晒晒晒太阳,多晒太阳有助于促进钙吸收,对经常腰腿后背经常酸疼的朋友很有好处。

每晚泡脚,祛除虚寒

随着天气转凉,燥邪、寒邪、风邪也渐渐增多。而人体免疫力下降,怕冷、感冒、咳嗽、腹泻、腰酸背痛、过敏性鼻炎等虚寒病症也随之多发。

在秋分当令之时,借助阴阳消长的变化,可以适当泡脚,温通阳气、祛风散寒,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

来源: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综合江西天气、@中国天气、央视中文国际

原标题:《来了!就在明天9时4分!》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