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微见远④|大学路:“街道典范”还是“问题街区”

TUTU 水水/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8-02-12 13:44
来源:澎湃新闻

近年来,城市规划的视角从宏大叙事转向日常民生百态,生活社区的活力是其中的重要指向,“混合社区”、“街道生活”等成为关注热点。而设置社区商业,尤其是沿街底层界面的社区商业,被认为是打开社区界面、提升街区开放度与活力的一种普适性引导策略。

上海创智坊社区被视作是其中的创新典范。社区内主要的生活性道路——大学路,更被部分专家认为是“上海近十几年来建设和运营最好的一条街道”。但与此同时,真正生活其间的社区使用者们,却对这一“混合功能”模式表现出一定负面情绪,社区矛盾难于回避。

从“社区混合”错位到“城区混合”

目前对大学路相关的评论,往往都未提及所在区域的法定规划。一方面,专业人士似乎已形成固化共识,认可大学路现有的商业街区状态即规划所定;而另一方面,不了解规划的社区居民等,也被告知地区规划伊始即混合了大量的“商业”功能,现有实施合规合理。

但通过对相关法定规划的调阅,却发现大学路所在的创智坊社区,主要承担着生活性功能,且并未在沿街设定相关商业设施。

其所属的创智天地项目规划始于2003年,规划目标是希望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创新社区。创智坊在这一用地高度混合的地产项目中,主要提供居住产品并孵化创业,其用地模式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社区东侧沿淞沪路一带的纯办公区;二是位于社区西北角的纯居住片区—江湾翰林;三是沿大学路两侧规划的居住创业混合片区。

创智坊功能分区图

2005年编制的《杨浦区中央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大学路两侧的“生活工作综合用地”进行了初步界定,定性为R2C8。其中R2是以多层住宅为主的住宅组团用地,而C8后续实施形式为小型办公与居住两用房SOHO。

法定规划图则控制要求(05版控规中“智康路”后更名为大学路。)

同时,图则中沿大学路(原名智康路)划定了“混合用途区”位置,2005版控规中并未对其明晰定义。后通过相关规划主管部门得到的回复是,沿街底层混合设置的功能应为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Rc),并明确称法定控规中并未鼓励引导过街道经营前区的设置。

可见,现状商业氛围特别浓郁的大学路,和最初的法定规划其实存在实施偏差。

原有规划的功能设定符合生活圈理念,与本社区居民挂钩的服务设施的配置,体现了短距离步行可达的生活便利性,也提供了较舒适的创业孵化氛围,其生活性为主的规划意图非常明显。然而,随着这一地产项目的逐步推进,现状与原规划渐行渐远,“社区混合”的创新设想最终错位为“城区混合”,成为商业地标。

但偏离法定规划的这一实施现状却依然被多方推崇。甚至有文章称,目前商业功能在沿街的纵向蔓延、对其他功能空间的速度更替,是一种“体现生命力的场景”。但是,这种所谓的“生命力”却带来了一系列的街区问题。

“活力街区”背后的代价

通过研究既有物质空间条件、实际使用诉求、地区的整体配置情况,不难发现,现有的商业化实施存在一定问题。

基于法定规划落实的街区建筑方案,将Rc这一社区级公共服务功能配建于大学路沿街底层。其中除转角单元规模稍大、可用于餐饮空间外,其余大部分沿路店铺仅占用底层一半进深(另一半属于SOHO),建筑面积极小,不配建排烟及燃气等管道,因而仅适配服务本社区的小型零售业态。

创智坊沿街铺面建筑模式

初期招商,较严格地按原规划落实,引入如药房、银行服务点、小型超市、家居用品店等为本社区服务的相关业态。但随着租金逐年提升,以及街道经营空间的放开,原有业态逐步更替,且较同质化于餐饮业(部分店铺在22点之后以酒吧形式继续营业),其余辅助业态也多为高端珠宝、护肤品、服饰等零售,与社区自身日常需求匹配度不高。

与此同时,这一商业功能对其他功能空间的快速更替现象,不仅存在于沿街底层铺面,也影响到整个街区的SOHO与居住空间。大学路沿线的小型办公与居住两用楼宇,目前已近八成被更替为商业功能,居住建筑也有部分商铺入驻,甚至部分SOHO的底层楼道交通空间,目前都逐步辟出微型商业铺面。

这样的实施与现有的物质空间无法达成匹配,在实际使用中,已对社区产生影响。

首先,社区安全感下降。由于商业业态需要对外开放的特质,原商住两用楼SOHO的门禁系统被彻底弃用。同时由于楼内原每单元仅有7-8户,按相关规范设计的楼道较窄,且2-4个单元共用一处建筑对外出口。但随着餐厅、桌游等人流较大的业态进入,原安全通道的设计已不达标,存在隐患。且相关的烟道、隔音、户型设计等标准也无法匹配商业用途,不仅对内部居民产生干扰,对外部市容也有一定影响。

设于住区街坊内部的餐厅后厨操作区

其次,社区生活品质下降。如业态实施的偏离超越了原有市政等配套系统的服务能力,社区频发油污堵塞等状况。

业态实施偏离后对社区市政配套的影响

此外,公共利益难保障。沿线商业普遍消费水平较高,且外摆经营区规模较大,实质是一种以消费为条件、公共空间部分私有化的行为。街道缺少公共性的休憩设施,现状人行道使用也渐趋拥堵,难以实现优化公众步行体验的预期。

日渐拥堵的大学路人行道空间

渐行渐远的社区商业

大学路沿线的商业化发展现状,确实为社区带来了高活力度,但这一活力并非由自身居民产生,而是体现出了商业地区的活力特点。社区商业,这一在上位规划中处于配角的辅助性业态,却实施成为地区的核心业态。且由于普遍缺乏多元性及文化性,不仅偏离实际社区使用者的日常需求,与预设的创新社区氛围也渐行渐远。

出于重塑社区活力的迫切愿望,部分学者在探索传统社区及街道交往活动消失的现象时,将原因归结为传统空间尺度及业态的转变所致,故恢复传统沿街零售等业态的呼声渐高。然而,此结论过于简化,忽视了社区商业实施中已出现的原则性问题,社区原住民与大量涌入的外部消费者属于使用需求不同的两类群体,过度迎合后者需求会导致一定社会矛盾。

目前本社区居民对大学路沿街商业的使用率并不高,以偶发行为为主;而外来消费者的活跃使用时段集中在双休日及平日夜间,也并不均衡。同时,由于夜间消费空间部分位于街道公共区域,有一定干扰。因而仅以商业运营模式的成功评判地区规划的成功,笔者认为是不合理的。

大学路沿线商业消费行为分析

评估大学路所在区位可见,周边相邻多个市及地区级商业中心,以及为复旦大学服务的社区一级商业带,所以原规划在大学路沿线配置服务本街区的Rc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是合理的。而现在的实施是,地区级商业被重复化配置,规划调配公众资源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创智坊周边商业配置分析

由于缺乏合理的区域引导,大学路目前高度同质化的业态竞争,导致高置换率,但新置换的业态依然集中在餐饮及酒吧。

为何逐渐偏离规划预期?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法定规划渐行渐远呢?

1)创新理念未能有效落实

从目前的实施过程可见,其失控主要源于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Rc2与地区级商业设施C2的难以界定。对于为社区服务的商业设施,哪些干扰严重的需要限制,并未有相关细则引导。

表2 控规技术准则中相关用地性质界定及问题

大学路沿线街区街坊尺度小,功能高度混合,不同功能在私密度要求上截然不同,为规划实施带来更高要求。而现有规划体系的深度较难抵及,无论在前期的技术导引,还是后续的管理条例中,仍然是较大条块的界定。

表3 新出台的相关导则中对于社区“功能混合”的引导及问题

以大学路所设置的街道经营前区为例,由于本体建筑空间不匹配等问题,大量商铺的经营空间位于街道公共区域。如Brew Bear精酿啤酒屋,进深不超过3米,室内经营面积极小,因而目前就餐区全部设于街道,室内仅用于货架存储及收银,实质已成为纯露天的酒吧。在其经营时段,电视、音箱等设备以及客人等声音干扰影响大,后经协商才得以一定程度的改善。

Brew Bear实景

由于大学路街道公共空间的经营行为普遍持续较晚,相关噪音干扰产生也有多种原因,即便商铺租赁方制定了《大学路商业管理规范》,但外设音箱的情况仍然存在。

街道室外空间的部分商铺音箱

国外街道经营前区的放开,得益于一系列管理细则的支撑,而目前国内相关的管理机制还有很大的优化提升空间。

表4 国外对社区噪音的控制引导措施

2)缺乏长效实施跟踪机制

从创智坊社区的实施可以看到,与社区相关的各管理部门,对于生活性社区“功能混合”这一新模式的认知度偏低,往往将大学路沿线“商住混合用地”中的 “商务办公”认为是“商业”用地。同时,规划部门对应后续实施阶段也缺乏有效的对接部门,导致问题较难被反馈和及时应对。因此,大学路在地区发展计划制定时,超越了法定规划的界定,被提升定位为区级商业街,街道沿线公共区域也被全线放开可经营权。

因而有必要建立相应的规划实施跟踪机制,并尝试建立与相关部门联动的管理体系、设置能负责长效管理的专业职位。

3)对市场行为有效引导不足

目前对商业行为的引导,多属于非法定性要求。如五角场综管委办曾于2015年责成租赁方制定相关管理守则以尽量减少扰民,五角场街道也通过物业责成SOHO内禁止餐饮业营业,但约束力相对较弱。

置于公告栏但作用甚微的相关告示

网络发展也带动了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如 “饿了吗”、“美团”等外卖平台,极大降低了社区餐饮业的准入门槛,改变了这类商业业态的空间需求。尤其是对大学路沿线此类混合开放型街区,大量楼宇内部的餐饮业态得以生存,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管理要求,这些背景都需引起重视。

对当前活力街区建设的启示

出于对城市活力及街道空间重塑的考量,对居住社区功能复合化以及街道经营前区的引导成为业界一个重要思潮。无论是上海“2035”新一轮总规、还是新出台的《社区规划导则》等,都将其定义为一种普适性的规划引导。

用地的混合使用开发,确实被普遍认为可以创造适宜步行、高密度和多样性为特征的建成环境,然而这一用地的混合应在怎样的合理规模下评判,值得思考。对处于不同区位条件下的社区更应区别对待。大学路毗邻众多市级及区级商业中心,且自身街坊尺度规模极小。在这样背景下的功能混合,本身就有其特殊性,将其作为样本案例并予以推广有待商榷。

同时,创智坊由于呈现了较好的物质空间环境,也被普遍认为是城市社区实施成功的案例。但这一评价相对缺失了对物质环境背后社会属性的考量,并未客观考虑实际社区使用者的体验及意见反馈。当下的一些研究结论,仍亟待长效的跟踪及广度的挖掘来支撑。

因而,对生活社区的“功能混合”这一规划创新,应谨慎分层实施。如社区、地区乃至全市层面都应有各自的“混合”内涵,如一概论之则极易造成“混乱”。此外,实施条件与相关法律法规支撑环境不成立的境况下,再好的“混合”愿景也可能流于“混乱”。混合开放社区与活力街道的创新之路,呼唤着更精细化的规划管理与多部门的协作并进。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