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圣旨牌到元代铜印,浙博展“成吉思汗与黄金家族的风采”

澎湃新闻记者肖永军 综合报道
2018-02-10 09:02
来源:澎湃新闻

由浙江省博物馆与内蒙古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大朝传说——成吉思汗与黄金家族的风采”特展近日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展览为浙江省博物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文物系列特展”的第五个展览,汇集了内蒙古博物院蒙古族历史、民俗文物精华,共展出150件(组)内蒙古博物院极富民族特色的精品文物,分“民族历史——一代天骄”、“民族风情——马背民族”两部分。通过蒙古族的历史和民俗这两个部分,详尽介绍了成吉思汗与蒙古帝国的发展轨迹,全面展示了蒙古族的民族特性与生活面貌。

展览海报
展品涵盖瓷器、玉石器、金银器、铁器、丝织品、骨牙器、纸等;类别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兵器、钱币、葬具等,全面展示了蒙古族的民族特性与生活面貌。观众可以借此展览重温蒙古族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蒙古族那古老、丰厚的文化内涵。
元太祖皇帝画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展览分为两大部分,上篇为“民族历史——一代天骄”,主要讲述古代蒙古民族的历史,包括蒙古民族的起源、蒙古族崛起前的北方主要民族状况、成吉思汗的崛起、大蒙古国建立、元朝一统、 明代蒙古、清代蒙古。下篇为“民族风情——马背民族”,主要呈现古代蒙古族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习俗、娱乐竞技、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民俗风情,既是古代蒙古民族生活的缩影,也是现代蒙古民族生活的历史回眸。展出的文物材质涵盖瓷器、玉石器、金银器、铁器、丝织品、骨牙器、纸等,类别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兵器、钱币、葬具等。

铠甲 铁 大蒙古国 内蒙古博物院藏

八思巴文银圣旨牌  元代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蒙古族属东胡族系蒙兀室韦一支,唐代游牧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后西迁至鄂嫩河源的肯特山一带,并逐渐成长壮大,先后臣属于辽、金王朝。12世纪的蒙古高原部落林立,1206年历经磨难成长起来的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各部,建立大蒙古国,称“成吉思汗”,一个统一的蒙古民族共同体形成,蒙古民族开始以新的面貌走向更广阔的历史舞台。

元代疆域图

监国公主铜印 大蒙古国 内蒙古博物院藏

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大元”,元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中国南北对峙的分裂和战乱局面,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1368年蒙古贵族退回北方草原后继续保持政权,史称“北元”,史学界以“明代蒙古”称之。从明末,蒙古族在后金统一中国的浪潮中,逐步被纳入清朝统治。有清一代,蒙古族在统一形势下继续发展。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从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其他各族一起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萨满法服

鄂尔多斯部妇女服饰

古代蒙古族大多从事畜牧业,早期也进行狩猎活动,数百年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习俗、娱乐竞技等。历经近千年的变迁,各个时期有沿袭传承、也有创新改进。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从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其他各族一起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但蒙古族仍然是中国北方草原的主体民族之一,他们在生产生活、文化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民俗风情,既是古代蒙古民族生活的缩影,也是现代蒙古民族生活的历史回眸。

玉柄银饰蒙古刀

散舞砖雕

成吉思汗这一蒙古民族共同体的缔造者及其后世子孙创造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民族通过与东西方世界的交流,吸收接纳中原及域外文化,前后承接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独具特色的草原游牧文化,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做出了贡献。时至今日,蒙古族作为中国北疆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中,守望相助、患难与共,致力于把中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8日。

展厅现场
    责任编辑:肖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