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十年|社区、林带、郊野,生物多样性带动上海城市绿韵

澎湃新闻记者 徐祯曜
2022-09-29 07:29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风雨兼程,我们站在又一个“十年”节点之上。

十年很短,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犹如浪花一朵。

十年很长,足以让高楼拔地而起、幼苗茁壮成长、一座城实现新的跨越。

滚滚时代洪流,立潮头,踏浪行。

即日起,澎湃新闻推出“奔流十年”系列报道,探寻记录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发展之路。本篇聚焦生物多样性如何带动生态发展。

海报设计 祝碧晨

社区的自然河岸边,白鹭悠闲地取水喝;城市荒野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里,野蔷薇、竹叶花椒、麻栎、攀倒甑等肆意生长;“农林水乡”水上森林区,落羽杉和池杉与水中倒影互相呼应……

在上海,多样生物正在与城市共融。社区、河滨、郊野处处皆景,构成一幅“绿”韵流淌的生态画卷。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濒江临海,水网密布,生境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近年来,上海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既从健全法规体系、强化生态空间管控、提升监管能力、严格执法监督等方面开展工作,也因地制宜依托项目规划、社会共治等,构建起系统的城市生态空间。为系统性提升上海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进生态之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海正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

中心城区:社区里的“沉浸式”自然体验

在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绿园新村八社区,有个“乐颐生境花园”。

新泾镇的乐颐生境花园。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 徐祯曜 图

生境花园是指将“生境(habitat)”与“花园(garden)”融合在一起,围绕五大原则营造,即使用本土植物、杜绝外来入侵植物、丰富植物群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辅助的食物、水源或庇护所。在城市中建设生境花园,可以实现“生多保护、绿色碳汇、雨水蓄积、健康疗愈、自然教育”等多重功能。

贯穿乐颐生境花园的鸟类科普长廊。

“乐颐生境花园”利用本土植物培植、还原土地原有生态系统,为野生动物提供的一处适宜的栖息环境。它依水而建,有枇杷、石榴等果树为鸟类提供食源,也有人造的树桩供其休憩。不远处的自然河岸边,几只白鹭正在悠闲地取水喝。

“乐颐生境花园”里的小池塘。

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刘观锡说,这片小池塘不到20平方米,却吸引着各种鸟类、哺乳动物和昆虫前来取水、觅食。每晚8点熄灯后,通过架设的红外摄像仪,可以观察到黄鼬、刺猬、貉、赤腹松鼠等野生动物在夜间出没。

同时,通过一条贯穿花园的鸟类科普长廊,这里也为市民提供了一处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趣味生态空间。

据悉,“乐颐生境花园”已于2021年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并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上作为代表案例展示。

自2019年开始,长宁区在居民社区建设生境花园,目前已建设完成8座,总改造面积约3559平方米,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水源的庇护所达40多种,新增灌木及花卉400种其中,“乐颐生境花园”是已建的最大一处生境花园,总面积732平方米。

告别生境花园,记者来到位于外环线以西的长宁区外环林带生态绿道。这一林带全长6.25公里,面积约55公顷,共有152个植被品种,包含香樟、女贞、水杉等诸多沪上常见的原生乔木。

外环林带的滨水景观。

长宁区外环林带生态绿道。

依托原有的水道河网、景观道路等资源,外环林带于2017年进行绿道建设和植物水体提升改造,于2019年完成,形成兼具生态、景观和休闲功能的线性城市绿色空间,从“看得见走不进的密林”变成了“人人走得进可享用的休闲地”。

外环林带生态绿道的紫藤廊架。

外环林带周边是优美的滨水景观,沿线有木栈道、湿地、水杉等自然风貌,岸边也种植了新优水生植物品种。走在步道上,可以欣赏路边的白玉兰、紫玉兰、紫薇、垂丝海棠等。步道中段还架设了紫藤廊架,不仅为市民提供了绿意浓厚的遮荫处,也带来了极佳的景观效果。

这样的林带绿岛未来会更多。“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建设总长100公里的外环绿道,重点打通断点,串联绿道成线成环成网,形成连续、舒适、安全的慢行游憩空间,长宁外环绿道将成为上海外环绿道建设重点参照的“模板”。

城市近郊:“荒野植物园”保育着上海的乡土生态

穿过中心城区,记者来到浦江郊野公园西扩区的城市荒野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这座“荒野植物园”坐落在上海近郊,与社区的花园式的精致相比,这里的视野更为开阔,环境更富野趣,一切都是原生态的模样。基地内分区种植着形形色色的植被。臭牡丹、野蔷薇、竹叶花椒、麻栎、攀倒甑……沿着小路每走五六米,便能看到不同的品种。

“荒野植物园”内有不少水塘、小溪,是许多龟类和蛙类的家园。

城市荒野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建于2019年7月,占地17000平方米,是闵行区首个以上海乡土生态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教育基地,曾于2021年挂牌成为上海市林学会首批上海自然教育学校(基地)。

该基地以“保育乡土物种、守护城市生态、普及生态教育”为理念,旨在通过营造低养护、近自然的乡土生物群落,保育因城市发展导致栖息地丧失的乡土生物,同时探索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技术路径。

城市荒野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内,野梧桐树叶下的一只角盾蝽。

截至目前,城市荒野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共保育上海乡土植物400余种,乡土动物800余种,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龙舌草。目前,这一珍稀物种已在这个基地实现稳定繁殖。

据城市荒野工作室负责人郭陶然介绍,上海是典型的湿地城市,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小微湿地在不断消失,导致在这类环境中生存的物种也随之消失了。为了修复保护生态,城市荒野工作室的科研团队需要前往上海的郊区及其他地方进行采集、再引种等工作。

城市荒野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

借助丰富的乡土生物多样性,城市荒野工作室还长期开展着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帮助市民了解上海的生态环境。其依据基地生态修复过程设计的《城市生态修复师》儿童职业体验课程,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20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远郊乡村:农林水乡筑起城市“生态后花园”

越往上海城市外围行进,就越能感受到更为原生态的治理效果。

位于上海远郊的金山,一直以来严格生态红线管理,开展海岸湿地修复,推进涵养林建设,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

2021年,在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友好村,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与上海市建设用地与土地整理事务中心共同研究、建设完成了大都市国土空间修复技术示范基地——“农林水乡”。

金山区廊下镇友好村“农林水乡”。

“农林水乡”内的生态廊道,两边是水杉、落羽杉等水生乔木。

“农林水乡”是一块将农田、林地和湿地进行改造而成的农林湿复合生态空间,由5个核心单元构成:生态前置库、生态水耕区、清水涵养区、水上森林区和林间湿地区。在这里,农田退水逐级流动,经过天然的生态净化后,可由劣Ⅴ类达到Ⅳ类以上,实现水资源和营养物的内生循环,提供适合动物栖息繁衍的多样性生境,为生态系统发育创造条件。

“农林水乡”内的水上森林。

除了生态净化系统,“农林水乡”的景观也颇具看点。在水上森林区,可以看到成片的落羽杉和池杉静静伫立在澄澈如镜的水中,与水面上的倒影遥相呼应,犹如画境。除了杉树,清水涵养塘还种植着芦苇、香蒲、莎草等水生植物。

据最近一次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显示,当前已有23种鸟类在这片区域觅食栖息,其中包括黑水鸡、小䴙䴘、白鹭等上海地区常见水鸟。此外,也已观测到多种上海本地的小型动物、蛙类及昆虫。

“农林水乡”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陈雪初向记者介绍,友好村的这片农林湿复合生态空间将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生态后花园”,并成为生物多样性的“热点”,为发展自然教育、自然体验和亲自然游憩提供条件。

从中心城区到近郊,再到远郊乡村,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精细的规划和建设,使上海这座城市的生态文明有着和谐之美。貉、小灵猫等野生动物“回归”城市,獐、麋鹿等曾在上海生活过的物种通过重引入工程相继“返沪”,崇明东风西沙附近再次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长江江豚。

目前,上海在重要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82.69平方公里,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2处,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含湿地生态修复和极小种群恢复与野放)22处,建设区域面积465公顷,有效保护了8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据历年调查资料,上海辖区内共记录到鸟类517种、两栖类15种、爬行类36种、兽类46种、昆虫1000多种、高等植物1199多种、鱼类33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0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7种,IUCN受威胁物种55种。除了独特的城市生态系统,森林、湿地、海洋、湖泊、河流等多样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上海重要的国土生态空间。在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方面,已收集保存野生植物种子超过4000万粒,4600份DNA总提取物。

上海以一江一河的水的线条、一树一叶的景的精致、一虫一鸟的物的灵动,阐释着生态文明何以与城市共生。

    责任编辑:陈少颖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