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灌更多沙漠之花:北师大毕业后,新疆女孩如先古丽返乡从教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实习生 金梦婷
2022-09-09 10:33
来源:澎湃新闻

2022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特别报道“重返出发之地”,以记录“回归再出发”的学子。

白皙的皮肤,清秀的面容,可爱的娃娃脸让如先古丽•吐尔孙至今看上去依旧像个学生,亲切感十足。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她和其他大学生一样,告别象牙塔,走上工作岗位。

不同的是,她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选择重返出发之地,回到从小长大的地方: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如先古丽在与学生交流。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时间的指针拨向2003年,年仅5岁的莎车县塔尕尔其镇夏依勒克村的小古丽,开始踏上了每日步行1小时的求学旅程。

2009年,六年级的如先古丽第一次离开生活了11年的家乡,先坐大巴车去喀什,再坐火车,两天一夜,来到乌鲁木齐。那年,她考上了乌鲁木齐市第十五中学的内初班。

2012年,初中三年级,如先古丽第一次离开新疆,坐了70多个小时的火车,前往离家五千公里外的哈尔滨。那年,她考上了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学的内高班。

2016年,18岁的她,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公费师范生,如愿来到繁华的首都。

2020年大学毕业,见尽繁华后,她收拾好行囊回到家乡。

从在乡村受教,到考学外出,到成为一名知名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再到毕业后回到家乡教学,在如先古丽看来,这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我的家乡环境艰苦、发展落后,正是因为国家对新疆的优惠政策,一批像我这样的幸运儿才有机会从小学就可以直接走出来,到经济、教育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城市去求学,去开拓视野。如今,学成归来,我理应回到最需要我的地方来发挥自己的价值。”

谈及自己的理想,如先古丽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也坦言,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沙漠边缘的孩子走出去,见识外面精彩的世界。她一直都相信,好的教育能够创造好的未来,她们把青春倾注在这里,就一定能浇灌出更多的沙漠之花。

梦想有了清晰的轮廓

1998年,如先古丽出生于新疆南部莎车县塔尕尔其镇夏依勒克村,一个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偏远落后的村庄。

“古丽”在维吾尔语中是鲜艳的花儿的意思,父母希望她的人生如同鲜花一样璀璨绽放。

虽然家境贫寒,但在父母的关爱下,如先古丽从小便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并被教导知识改变命运,应该努力学习走出沙漠,不能把一辈子都“奉献”给琐碎的农活和家务。

如先古丽也不负父母的培养与教诲,从小成绩便十分优秀。尽管学习环境艰苦,上学路途遥远,但她从未有过抱怨。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她每日早早起床提前准备带去学校的午餐,“一般都是一个馕”。然后步行1小时的路程去上学,寒来暑往,风沙无阻。

11岁那年,如先古丽遇到了自己视为改变人生的机会——内初班选拔考试。

新华社曾报道,为提升新疆农牧区和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让更多农牧民子女享受到惠民政策,从2000年开始,我国陆续在12个内地经济发达城市开设“内地新疆高中班”。2004年9月,为向内高班提供高质量的生源,新疆参照“内高班”办班模式,在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等8个城市的17所学校开办“新疆区内初中班”。

“那一年,我所在小学有5个人考上了内初班,我考到了乌鲁木齐市第十五中学。”如先古丽回忆道,但考上的喜悦很快便被离家的忧愁冲淡,笼上一层淡淡的乡愁和对未知的恐惧。

11年来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一开始,我很不适应,会经常偷偷哭。”如先古丽谈及,当时更受打击的是学习,听课特别吃力,跟不上整体学习进度。

如先古丽表示,2009年的莎车县还非常落后,普通话并不普及。小学老师汉语教学中会同时混杂着当地方言,耳濡目染,孩子小时候也是两种语言一块学,但也导致了学生汉语水平普遍不高。

“来乌鲁木齐上学后,老师都是汉语教学,因为语言障碍我理解不了知识点,以前的基础知识也不牢固,完全跟不上课程进度。”如先古丽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但当时的班主任关注到了我的状态,帮我调试心理状态,又帮我补习汉语知识,学习状态逐渐恢复了。”

生活中的如先古丽

14岁那年,即将升入初中三年级,如先古丽在内高班选拔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学。“虽然是第一次出省,但已经有了离家求学的经历,我不再害怕了,很快也适应了高中的学习生活。”

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以及自己的努力下,如先古丽努力抓住了这两次重要的学习机会。在一步一步向远走的过程中,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更加坚定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她的梦想也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

“我享受到了国家的这些好政策,我希望把在条件特别好的学校学到的知识、经历都带回来回馈社会,而且我的父母也特别希望我能成为老师。”在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下,高考填报志愿时,如先古丽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师范)专业。

榜样的力量

回忆大学四年的点点滴滴,令如先古丽印象最深的就是教过她的老师们。

在采访中,如先古丽多次表示,身边的每一位老师都在用一言一行向她诠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北师大校训精神。

如先古丽表示,生命科学学院郑光美院士,耄耋之年,却不顾艰苦的环境,跟同学们一同前往北京小龙门,全程参与动物学野外实习。凌晨四点,郑先生就带着学生一起观鸟,主动把羽绒服借给同学穿;中午太阳很晒,他爬上爬下为学生寻找更合适的观鸟位置;先生的眼睛已经花了,为了指导同学解剖小鼠,他完全靠手感完成两个小时的小鼠解剖实验……这样的仁爱精神和专业能力令如先古丽钦佩不已。

在学院做勤工俭学工作时,如先古丽给郑先生送材料,到他办公室发现他在用放大镜看书。“我要走的时候,郑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给我鞠躬以表谢意,这个举动深深触动了我。这种终身学习、为人师表、谦逊平和的精神,是在不言中对师德的最好诠释。”如先古丽回忆道。

张雁云老师也是如先古丽喜爱尊敬的老师之一。

如先古丽回忆,张雁云老师对学生的要求特别严格,不允许迟到早退。他会在鸟类学的课上模仿鸟叫,把晦涩难懂、不易区分的知识讲得深入浅出,特别有吸引力。他会向学生讲述自己参加南极科考任务,参加南极条约缔约国协商会议的经历,鼓励年轻人不断尝试、不断挑战。他认为大学里的教学工作不像科研成果那样,能通过文章发表的期刊排出个1、2、3、4区,教学更像个良心活。从教多年,他认真准备每一节课、用心地讲好每一堂课。

如先古丽表示:“张雁云老师是在教学技能方面给我启发最大的老师,从他的课堂上,我明白了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备课。”

钱志亮老师的教育学课是如先古丽大学难忘的课程之一。

“这门课从头到尾,全班的同学都会主动放下手机,眼睛一动不动,全神贯注地听讲。”如先古丽说,钱志亮老师讲课的语言生动有趣,幽默活泼而又不失内涵。他可以让一个教室所有的90多名学生都参与到他的课堂中来,他特别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与反馈。

钱老师对汉字“人”的解释让如先古丽一直记着:“他说人字向三个方向凸起延伸。如果下边的两笔代表父母,上面的一笔是孩子。可能有的人原生家庭不是很幸福,父母能够决定的那个圈子比较小,但我们可以把上面的一笔无限向上延伸,把圈越画越大,来弥补那种原生家庭的缺失。我们照样可以顶天立地,但父母永远是我们的支柱与港湾。”

如先古丽表示:“他们教会我做老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谦逊的精神品质,还有亲和的共情能力。我将一直铭记这些美好的人和事,尽全力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成为一个“被需要”的人

从小到大,从青涩到成熟,或许我们都会在不停自问或是被问:“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先古丽的答案是,“成为一个被需要的人。”

如先古丽刚刚入职莎车县三中时,学校严重缺乏英语教师。她克服困难,跨学科带了两个班的英语课,“不止我一个,我们同一批8个公费师范生,6个都跨专业带英语了。同学们普遍英语基础薄弱,这和我当年汉语水平差是一样的,所以我特别能理解他们。”

第一年教书,跨学科教英语加上做班主任,如先古丽过得并不轻松,可以说是非常忙碌,“有时候晚上回家还要加班,连饭都吃不上,但一站在讲台上就又充满了力量。”

如先古丽在教学

平时除了和其他老师交流学习,课后如先古丽也会观看英语教学视频、自学相关课程、查阅专业书籍来提高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第二年,如先古丽回归了自己本专业,教生物,因为当了一年班主任积累了些经验,开展教学工作便轻松多了。

谈及困难,如先古丽指出,当地教育教学的条件本身和学生生源都存在问题。学生基础比较弱,可能适应不了语言的转换,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也不是很明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克服的话,现在以我个人的能力虽然没办法改变教育条件,但我相信再过几年这边的经济一定会有所发展,各方面的条件都会越来越好。至于生源问题,我能做的便是尽全力把我的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做好。”

如先古丽特别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在课堂的导入。班会课上,她也会和学生讲述自己一路求学的故事,讲述自己遇到的优秀的同学、老师。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如先古丽对此深有感触,“刚开始从教的时候,我的想法是改变,现在是传递。因为在短时间内做出改变是很难的,我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影响到他们。我会把自己的热爱、理念、价值观、世界观传递给我的学生。只要有一个同学能够受到我的影响,相信几年、十几年后,他们也能影响到别人,把爱带给更多的人。”

对于未来,如先古丽表示希望自己今年论文能顺利开题,(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如期毕业。她还会在现在的岗位上继续教学,“稳定的师资对于学生是很重要的。我希望我能够成为一座桥梁、一双翅膀,让更多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向往,走出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才能携手建设可爱的边疆。”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