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上海小学生自带水彩笔,画下参观所见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周航 实习生 张榕潇
2018-01-31 19:43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1月31日,星期三,阴。

放寒假的中小学生,成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者中的主力军。

“左边这个是李大钊,右边这个是陈独秀,你看后面的背景,是白雪一片,中间还有一个马车。猜猜他们在干嘛?” 中午12时许,纪念馆一楼,年轻的妈妈轻声向孩子介绍。

2018年1月31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普陀区长征中心小学四年级女生辰辰,特地带了一盒彩笔,用画笔记录参观所见。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周航 实习生 张榕潇 图

10岁的辰辰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画画,记录下眼前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青铜雕塑。正在普陀区长征中心小学上四年级的她,今天第一次来到中共一大会址,是参观者中格外认真的一位。

她的母亲余女士说,教师倡议孩子们前往革命遗址参观,女儿选了中共一大会址。参观前,她告诉辰辰,这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地方,有着深刻的纪念意义。

“虽然孩子还比较小,” 余女士说,但她愿意带女儿来这里看看,辰辰1月25日放假后,她带女儿出去旅游了几天,刚回来就来到了一大会址,“这是帮助她了解历史的好机会。”

之前,余女士带女儿参观过不少地方,如周公馆、鲁迅故居等,前不久还特地去了武康路,看了柯灵故居、巴金故居,“课本上出现了,孩子有时候问,他们是干什么的,就带她到实地看看。”

余女士和10岁的辰辰,以及4岁的小女儿合影。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母女一行看得认真,不错过每一块展板。在“前赴后继 救亡图存”板块,余女士特地为女儿讲解了那段中国饱受侵略的屈辱历史。

“为什么我们被外国人侵略成这个样子?”10岁的辰辰不解。余女士告诉她,因为当时中国落后,不少国人丧失了反抗精神,中国就逐渐地被瓜分了,“正是这些领导人带头,才有了我们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步。”

参观中,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展品、雕塑,辰辰就用铅笔画下。学过素描,擅长水彩画,这个10岁的小女孩,还自带了一盒水彩笔,想用画笔记录下这次的参观所见。

进入寒假,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来到一大会址。据保安陈德德观察,连日来这一群体占到了参观者中的四成,是不折不扣的主力军。

当天,田林二中六二班的7名女生,也在班长高泽敏带领下,一起来到一大会址。这是她们寒假实践的一部分,没有大人陪同,8人相约到学校,一起坐地铁过来。

高泽敏曾听自己爷爷说过,中共一大会址有厚重的历史感。谈起这次参观,她觉得,自己长了很多知识,也对中共早期的领导人物有了更多的了解。

2018年1月31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华东理工大学后勤奉贤联合党支部和徐汇机关联合党支部重温入党誓词。

近日,随着高校陆续放假,一大会址也迎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1月31日,放假第一天,华东理工大学后勤奉贤联合党支部和徐汇机关联合党支部,就相约一起来到了一大会址。

参观中,华东理工后勤奉贤(校区)联合党支部书记俞春耕,一边聆听讲解,一边拍照记录,还不时给支部成员讲解相关历史。这个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非常熟悉这段历史,他说:“来实地参观,才能真实感受那种精神。”

“这里是党的发源地,是路开始走的地方,这次带支部成员来,就是想让他们学习党的精神,不忘初心,”俞春耕说,“我们的初心就是服务学生,服务学校。”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