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扇贝又跑了!资本市场不能有儿戏

2018-01-31 18:52
来源:澎湃新闻

扇贝又跑了。

昨日晚间,上市公司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可能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2017年度的业绩从此前的预增近1亿逆转成预亏5.3亿元-7.2亿元。

为什么要说“又”呢?早在2014年,獐子岛已经发生过一次“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事件”。

獐子岛尚未解释本次存货减计的原因,上次给出的原因是海洋牧场遭遇北黄海异常的“冷水团”,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将由预计中的盈利变为亏损8亿余元。此后,獐子岛连续两年巨亏,被“披星戴帽”。

但有媒体报道称,上次存货减计的原因是提前采捕和播苗造假,并非自然灾害。其时证监会第一时间进行核查,未发现苗种采购、底播过程中存在虚假行为,2016年在上千封举报信的压力下,证监会重启核查,但是并没有下文。

过往经验显示,农林牧渔业的上市公司成为造假的重灾区。早在2000年前后,由刘姝威等财务专家揭发的银广厦、蓝田股份的财务造假,轰动一时,成为中国股市的标杆性事件。近几年涉及造假的绿大地、万福生科、新大地都在这个行业。

为何农林牧渔业容易造假?农林牧渔行业的经营终端分散,人工、存货都很零散,现金交易多,这增加了审计和监督的难度。仅存货盘点一项,就足以难倒审计师,如上次扇贝跑了涉及到105.64万亩海洋牧场,并且都在海洋底部。播苗是否及时有效完成?扇贝是否还在?因为没有资金、物流、税收等数据进行佐证,审计师无法采用常规可信的手段进行盘点和证实。

另外,农牧渔业也的确有“靠天吃饭”的成分,天气和自然灾害对农牧渔业影响巨大。2014年,獐子岛的存货价值同比下降了近10亿元,超过其当年资产总额的20%,这致使其业绩表现几乎等同掷骰子。

这次獐子岛的扇贝又跑了!而且还出现高管电话“失联”。到底是扇贝跑了,还是獐子岛造假,涉及到数以万计的股民的切身利益,这个事儿不能没有权威的调查。

作为对上市公司有强制措施的证监会,多年来将“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作为其三大职责之一,应该在强制上市公司增加透明度方面做出更多实际行动,特别是针对獐子岛这种“高风险”公司。证监会应及时进行全面调查,要求公司管理层对信披事项做出详细说明。如果公司管理层违反了法律、规章以及信披规范,就应该对公司管理层做出严厉处罚,甚至做出退市处理,不能让这种“戏剧性事件”一再发生,视股民利益若儿戏。

农业上市公司固然有很大的灾害风险,但更要防止管理层浑水摸鱼,坑害股民。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