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首相访华|特雷莎为“后脱欧”时代布局,发掘中英合作潜力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李冠杰
2018-01-31 10:06
来源:澎湃新闻

在2015年中英打造“黄金时代”之时,英国还是欧盟成员国。时任首相卡梅伦打破欧盟内部成见,率先申请加入“亚投行”,向中国靠拢。按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格调看,中英应大力推进高层互访和深度合作。但现实中,中英双边关系并未取得长足进展,这是英国脱欧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英国脱欧公投颠覆了卡梅伦的执政根基,继任首相特雷莎·梅的首要任务是处理脱欧问题,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暂失动力。本次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访华一方面旨在加大“后脱欧”时代英国的战略布局,以缓解其面临的内外压力;另一方面从长远看,中英之间不存在重大冲突和分歧,双方对经济发展的看法一致,是潜力巨大的合作伙伴。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飞抵武汉开启访华之旅。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

外交突破和“向内看”诉求

特雷莎·梅推进中英关系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深度分裂的英国社会,转移国内民众关注视线,稳定保守党执政根基。

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以来,民粹主义在英国勃发并在欧美掀起了一波小高潮。英国社会深度分裂,人民和执政者之间的隔阂加深。对于执政的保守党而言,幸运的是,主打民粹主义的英国独立党经过2017年英国大选后暂时淡出政坛,走中间路线的自由民主党力量继续弱化,主张走民众路线的工党仍在挣扎之中。但问题是,分裂的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是保守党政府需要谨慎处理的重大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发展对外关系有助于缓解国内压力。要想恢复英国国内民众的凝聚力,在外交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是一个重要选项。中英之间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是英国外交突破上的试金石,前首相卡梅伦便充分利用增强对华关系来在大选中为保守党助力,成效显著。特雷莎·梅要想转移国内人民对脱欧的关注视线、拉大工党的政策差距,就必须在对华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比如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等。对华外交的成功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英国脱欧僵局中面临的各种压力,给保守党执政加分,以巩固保守党的执政地位。

特雷莎·梅加强中英关系的目的还在于整合保守党内部对华政策的分歧,以巩固其领袖地位。

前首相卡梅伦开启的脱欧公投不仅迫使其下台,且造成了保守党内部分裂。至今在英国脱欧议题上,保守党仍有留欧派和脱欧派之分。现如今特雷莎·梅的内阁阁员中坚定的脱欧派占1/3左右,留欧派和软脱欧派仍占据优势,这是脱欧谈判极其困难的原因所在。

在对华关系上,脱欧后保守党内部也存在着重大分歧。现任外长鲍里斯·约翰逊等人主张对华强硬,约翰逊曾言未来英航母要到南海自由航行。对华态度亲善的卡梅伦派虽退出政府,但力量仍然存在。据称,卡梅伦将在一支10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基金中担任高级职务,以推进对华关系。

在现实政治中,首相特雷莎·梅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对华强硬派,这点从她刁难欣克利角核电项目上便可知晓。然而,特雷莎·梅不得不与中国保持和增进关系,一方面中国作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吸引英国向中国靠拢,另一方面英国在脱欧后不得不重新寻找市场和制定双边贸易协定,而中国市场对英国而言是其一直想要战略布局的目标,未来的中英双边贸易协定也会在英国的对外贸易谈判中起到示范作用。尽管表面看特雷莎·梅对华强硬,但她不得不从现实出发融合对华友好派的意见。这次访华中英如能在重大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特雷莎·梅便能弥合党内对华政策分歧,其领袖地位自然得以巩固。

特雷莎的长远对外战略规划

特雷莎·梅重视中英关系也是出于英国国家利益和长远对外战略规划考虑,发展对华关系很大程度上能够应对脱欧谈判及脱欧产生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全球经济重心东移”这一论断业已达成共识。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据英国智库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预测,中国将在2032年前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英国早就认识到这一趋势,向中国靠拢是英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英国一贯善于捕捉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当年英国不遗余力地加入欧共体就是看到了英国被排除在最强大的经济体之外必然会蒙受损失的形势,进而在三番五次被拒绝后仍向欧共体靠拢。如今,英国明白中国这个强大经济体的巨大潜力,从英国整体国家利益考虑,必须与中国保持某种特殊关系,这是卡梅伦政府极力推进对华关系的主要原因。

经过一年有余的执政,特雷莎·梅政府认识到发展对华关系的重要性。除英国的国家利益和长远战略外,为应对脱欧给英国带来的各种不确定后果,必须强化中英之间的关系往来。英国脱欧不仅让英国失去了欧洲大市场的便利,还让英国的国际话语权减弱。英国除与美国夯实特殊关系外,必须大力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而中国是英国必须认真对待的大国。中国不仅有大市场,其经济结构还与英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脱欧后英欧达不成相关协定,加强中英贸易可以减少英国对外贸易损失。就目前来看,大力发展对华关系是脱欧谈判中的重要砝码,至少可以对欧盟形成一种压力。

中英关系进展有坚实基础

特雷莎·梅政府对于脱欧后英国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与中国一致,双方在把握未来科技革命大势上认知相同,这是中英关系取得进展的坚实根基。

英国脱欧后该如何定位,特雷莎·梅为其明确指明了方向,也即打造引领自由贸易的“全球英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很多国家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特朗普当选后更是宣称“美国优先”,似在逆全球化而行。

反观中国和英国,二者均支持全球化,倡导自由贸易。英国原本就是全球化的开创者和领跑者,特雷莎·梅曾雄心勃勃地称:“在我的领导下,英国会成为自由贸易的全球领导者。”中国近年来坚定倡导全球化,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明确表明:“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可以说,就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来讲,中英对于世界发展大势的判断和在经贸领域的认识基本一致。

此外,中英在把握科技革命的命脉上具有相同的认知,双方都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这个未来工业革命的内核。1月25日,特雷莎·梅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称,英国投入4500万英镑以支持人工智能及相关学科的建设,在诸如深度思维(Deepmind)这样的企业基础上正发展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导者。相比之下,中国也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称中国要在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而2017年埃森哲与经济学前沿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人工智能将在2035年使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提升1.6%,使英国提升1.4%。可以说,中英双方在经济和科技发展大势上认知相同,二者未来的合作潜力巨大。

从以上几点看,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加强对华关系有缓解其国内外、党内外压力之需,但也受到双方在诸多领域认知趋同之驱使。务实地讲,中英双方应合力打造“黄金时代”升级版。如果特雷莎·梅能把国家利益放在最前,中英进入真正的“黄金时代”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