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梁家河巨变:一个中国乡村40年奋斗史

澎湃新闻记者 官雪晖 陈兴王
2018-01-31 08:40
来源:澎湃新闻
如今的梁家河抓住了历史机遇,摆脱了经济落后、文化闭塞、生态消耗的旧日风貌。澎湃新闻视频记者 朱伟辉 王国庆 视频编辑 崔彩云 沈彤(04:48)
从前“掏个坡坡,吃个窝窝”的黄土高原贫困村在最近40年里加速改变:通电、通路、建水塔、退耕还林……村民们近年来还种苹果、办养殖合作社、建旅游公司,2017年人均收入就超2万。

这里是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

工人正在修剪苹果树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王国庆 图

“梁家河苹果”诞生记

梁家河村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贫瘠,水源缺乏。有史以来,这里的居民靠天吃饭,小麦、土豆、糜子等耐旱作物的种植勉强维持生存。

66岁的刘竹梅就住在这里,伺候了一辈子庄稼。最近几年,“种苹果”开始成为她生活里的大事。2007年,梁家河村民集体栽植了110亩苹果树,刘竹梅在自家的3亩地上栽种了100株。

“种苹果比种庄稼赚钱”是很多贫困地区共同的脱贫思路。对梁家河来说,这里的土壤、气候、地理、环境等条件都具备种植苹果的优势。2005年,梁家河所属的延川县就被评为“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

作为苹果种植的新区域,梁家河地区沼肥的大力推广使这里区别于使用化肥的苹果老产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果实中干物质和糖的积累都远胜于一般的苹果。

2014年,梁家河苹果迎来初挂果期,当年即凭借苹果产业规模优势入围“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2016年,苹果进入盛果期,刘竹梅自家的果树也结出了大量果实。

“高兴坏了。”刘竹梅记得。她是个种苹果的新手,但一直小心培育,碰到难题就要请教村内帮扶的技术专家。“越冬前怎么修剪树枝,平时怎么给果实套袋,都要挨个问。”

“历史上,我们梁家河没有种植苹果的习惯和经验技术。”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表示,“当时的苹果产业由村里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购买苗子,再由个人栽种,个人管理,个人收益。”

到了2016年,山地苹果种植已经是村上主抓的重点产业。高标准山地果园达500亩,200亩挂果见利。部分村民尝试的产业化经营也初现成果,其中就有张卫庞专业合作社和锦源苹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了“张卫庞”、“梁家河”等高端品牌。

运用科学整形修剪、水肥精准化管理、果园生草、无公害病虫害防治、合理负载、果实套袋、摘叶转果等先进管理技术是村民张卫庞的苹果合作社成功的经验之一。如今,该合作社拥有种植面积80余亩,是一个24人的大型专业种植团队。在此模范带头作用下,村民们纷纷转变种植思路,村里也开始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对外联系打开销路。

2017年,梁家河苹果在销售渠道上有不少创新之举,比如,赴北京举办苹果推介会实现农超对接,开设品牌网站提供在线订购和快递发货。来自陕北黄土高原的苹果当年12月一经现身北京精品超市就引来热销,这个场景让梁家河不少村民没有想到。

从开始的各家自己种植到如今的规模化、品牌化、技术规范化、“梁家河苹果”的诞生背后是政府和村民奋力打开一条脱贫致富路的摸索,也构成广袤中华大地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梁家河样本”。

窑洞宾馆

“窑洞宾馆”变奏曲

窑洞作为梁家河村最为古老的居住形式延续至今。

沟沟壑壑的高原间交通不便,利用黄土的直立性箍一口窑洞,不仅能快速供人居住,并且成本低廉。一进山沟两侧连孔成排的窑洞,是梁家河村典型的建筑风貌。

“都说窑洞冬暖夏凉,其实冬天里面非常冷。”65岁的石治山,2005年退休前是村委会主任,家里一向清贫。住在冬天的窑洞里,炕上烧柴火,地下打炉子,风刮起来还冒烟,苦不堪言。

最头疼的莫过于如厕问题。起床穿上所有棉衣,朝屋外走老远才到自家搭起的简陋茅房,四面透风禁不住寒意,简单的小事在冬天构成了严峻的“考验”。

如此苦了近一辈子,直到2013年7月的一场天灾毁了他和许多村民的家。那是一场持续一个月的百年不遇强降雨,延川全县受灾,梁家河村里的窑洞损毁、倒塌的不在少数。

57岁的村民石春辉就是受灾者之一,辛辛苦苦的奋斗换来给家里添置的冰箱、电视机等物件,一夕之间没入泥土。

“家里什么都没有了,几孔窑洞都不敢进人。”他在村里的低地上临时搭了一个房子,全家住进去,那时已经没有什么钱箍新的窑洞。

当地政府随即开始为村民想办法。“我连个正经住处都没有。有企业和政府来帮忙建设新的窑洞,这才解决了我们的住房问题。”在保留原址外观的基础上,梁家河从2014年起陆续对损毁的窑洞建筑进行修缮、改造。

强降雨之后,更为重要的事情被提上政府工作日程——建设移民安置小区。在生活条件日渐改善的情况下,传统的窑洞已不如平地上的砖瓦房更适宜居住且足以抵抗天灾。

新的梁家河小区位于距离梁家河5公里的文安驿镇上,梁家河全村人按户分配,每家都有至少一套住房,只用掏1.7万元,就能得到三室一厅的100平米新房。

“现在做饭是天然气,屋子里相当暖和,冬天一进房子,棉袄还要热得脱掉。”石治山说自己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能住进这样的新房。

2015年起,村民陆续搬进梁家河小区,许多原本的闲散窑洞被村里新成立的旅游公司租用,进行统一装修,改造成培训、旅游宾馆住所。门窗都换成新的,有的窑洞内还开了排水口,设置隔间的卫生间和浴室。

石春辉2015年自己也租下了3孔窑洞,装修之后开起了“窑洞宾馆”,接待往来渐多的外地游客。这几年梁家河名气逐増,他的宾馆入住率一直不低。“2016年挣了一万多,2017年挣了两万多,我估计2018年能挣三万多到四万。”当了几十年农民,年纪大了转做宾馆老板,收入一路看涨的石春辉自觉“没什么做生意的经验,就是善良”。

即使在冬天,许多到梁家河来的游客都提出要住一住这里的窑洞,“想体验一下几十年前的黄土高原乡村生活是什么样的。”窑洞里的设施虽然较从前好了许多,但仍不比城里的楼房,但到了夏天,有的游客在窑洞一住就是好几天。

石春辉一辈子没怎么离开过梁家河。对于窑洞,他有深深的情感,如今靠着窑洞做起了住宿生意,这也是他从前没有想过的。对于开店,他说自己要边做边学,“靠诚实和善良对待每一个客人”。

梁家河村航拍 

打破“穷-垦-穷”恶性循环

梁家河村常年缺水。从山的这头到山的那头,大风刮过只扬起漫天的黄土。

23岁的石磊出生在村中,从小就是能在土堆里玩一天的孩子。去县城读书以后,他回村不多,有时逢年过节才偶尔回来看看。

2016年夏天,石磊大学毕业,那一次的回村经历让他印象深刻。“这还是我记忆中的梁家河吗?”

正值盛夏,童年记忆中“一年四季都是光秃秃的”的梁家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满目青翠,“山上都是绿的。”

梁家河村民如今只会在冬枯期回忆起曾经黄土高原的模样了。1999年,为了治理水土流失,走出“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延安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施退耕还林,黄土高原上刮起了一场“绿色风”。

石治山积极响应,自家当年的山地第一批就参加了退耕还林工程。那时候石治山是梁家河的村委会主任,大事小事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不少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变也由此开始,原来在山里耕种的土地不再种植庄稼,政府按土地给一些补贴。“我家里有46亩山地,每亩地每年国家给补助160块钱,一年就是7000多块。”

8年之后,石治山的46亩地进行第二次退耕,每亩地每年补助90块钱。到了2016年,家里又整理出零碎的10亩山地,开始了新一轮退耕。

退耕还林以后,村里的养殖也开始规范。梁家河时下大力发展现代化生猪养殖。村里159户农民与企业共同成立了果香养殖专业合作社。

生猪养殖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已经建成现代化标准生猪养殖大棚10座,目前可存栏生猪1万余头,年分红达155万元,户均近1万元。

小时候一进村口就要捂住鼻子的石磊2016年夏天回到村里发现村口已经非常干净、整洁。“以前上学时回村,那时候搞个体养殖的比较多,没到村口就闻见臭味,养鸡的、养猪的……鸡粪、猪粪随便倒,回到村里都是那个味道。现在生态自然环境改善了太多。”

村里的儿童乐园

小村庄里的儿童乐园

“走出大山”是梁家河人祖祖辈辈的梦想。

2015年,村里却迎来了一波“返乡潮”。这一年,延川县梁家河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80%在外务工的梁家河青年开始返乡创业、就业。23岁的石磊和妹妹石梅就在大学毕业后回到村里,石磊在旅游公司办公室上班,妹妹石梅做参观讲解员。

以文安驿古镇文化园区为依托,各地往来的游客顺路就能进入邻近的梁家河,知青文化资源是这里发展旅游的一大特色。知青坝、知青井、铁业社……来者在这里感受到的是与文安驿古镇不同的体验。

梁家河村民中如今每家都有一个在旅游公司上班,月收入从1200到2500不等。“村民以前都是靠种地,很累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基本上的收入能够保证。”石磊和妹妹石梅每月工资两千多块,跟在外面打工差不多,但不用负担房租等生活成本。

在旅游项目的带动下,村民还开办了农家乐6户、小卖部13个、农家客栈3家。2016年,梁家河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这一数据到了2017年已达104.45万,每年的旅游综合收入都超1300万元。

一系列现代化功能区在村里建起,自助餐厅、村民活动中心、篮球场、儿童游乐区……伴随着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ATM机、自动售货机等设施也进入了山沟沟里的梁家河。

“自动售货机我在大学宿舍见过,县城可能都很少见。”梁家河的变化让石磊有些骄傲。“村里面还有了医务室,以前看病要去镇上,现在村民看病也比较方便。另外还有图书室,对于爱学习的人来说比较方便。”

孩子们聚集在儿童乐园玩耍,年轻的家长们在一旁的村民活动广场上秧歌排练。这支撑着花伞、拿着彩绸扇,排练陕北特色伞头秧歌的村民队伍正月里闹元宵时要在村里演出。

冬日的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喧天的锣鼓声与热闹的秧歌舞映衬,构成了一副喜乐景象。塬上的积雪此时还未化尽,寒意也没有消解人们的笑容。

对于儿童乐园里这些玩耍的孩子们来说,从进入幼儿园开始,梁家河村的教育补助会一直伴随他们。2016年,梁家河村里成立了助学基金,从幼儿园到大学,孩子们上学都有补助。

石磊2016年正读大专最后一年,拿到了五千块补贴。“上大专一年补助五千块,大学是一年补助六千块。村里每个上学的人都有。”

排练结束后,人们开着各家这几年购入的小汽车陆续离开。从活动广场一路向村外,以前连“两个轮的架子车都没法通过”的土路变成了全新的柏油路。

如今的梁家河到处是干净整齐的窑洞和屋舍,每家房屋前后都栽植了景观树,种了花草,村内路边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放置了垃圾桶,村里的生活污水经管道统一收集后集中处理,道路上已经没有一点杂乱景象。

从黄土高原向更多的中国广袤土地望去,无数个“梁家河”近40年里都悄然发生着蜕变。

这些天然生存条件并不优渥的中国乡村始终奋力抓住历史机遇,迫切希望能摆脱经济落后、文化闭塞、生态消耗的旧日风貌。

梁家河的巨变正诠释了这条道路上每一个人、每一层组织、每一届政府不竭的努力和动力。他们勇敢实践每个想法、努力执行每项目标、积极突破每次局限。展望未来新的图景,许许多多的古老村庄已经同梁家河一道,继续书写用新产业、新模式、新面貌持续造血的生命力传奇。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