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成为你的孩子”丨如何摆脱与父母的病态共生?
心理咨询师从朋朋 | 作者
正义 | 编辑
Lilith | 责编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共生”。
作为一名从业十年的咨询师,在我的来访者里,大概三分之一都曾经历过与父母共生的痛苦。
他们从出生到长大,甚至在结婚前,都不可避免地和父母牢牢捆绑在一起。
他们无法离开父母,即使已经产生了很多痛苦甚至仇恨,但就是无法离开,必须要紧密地、病态地纠缠在一起。
而在咨询中,我也发现无论是情绪管理,还是婚姻情感议题,大多时候聊着聊着,都会回到和父母的关系上。
尤其是 20 岁到 35 岁之间的年轻人,会为这个话题非常的困扰。
所以今天我想写下这篇文章,和你谈谈为什么与父母共生会走向痛苦,我们又该怎样摆脱共生。
我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帮到更多有相似经历的人。
“一切我都给你安排好了,
有什么不开心的?”
“共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直白点翻译就是——无法分离,这也意味着模糊了边界。
在边界缺失的环境中长大,是一段令人感到痛苦的经历。
说一件让我记忆很深的事:
大概在六七年前,我的咨询室来了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孩子来做咨询。
当时这个父亲对孩子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他说:你有什么可不开心的,你以后的工作的路我都给你安排好了,你有什么不开心的?
在他眼里,他的孩子是弱小的,他害怕自己的孩子会过不好人生,所以给孩子安排了一切。
上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以后做什么工作...
包办式,就是这个父亲最真实的状态。
虽然他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他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给孩子提供食物和安全,他外貌正常,举止也正常。
但在他的心里,自己的孩子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或者说他不愿意相信孩子已经长大。
这种父母往往也意识不到,自己就是孩子成长发展路上最大的阻碍,是孩子的痛苦最大来源。
但边界缺失只是共生中的一环,更彻底的觉察在——
不同的父母共生
却总有相同的特质
人们总是默认,作为成年人的父母会比孩子更成熟。
但实际上,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缺乏和孩子的情感联结,也会让孩子对这段共生关系感到痛苦,感觉受到了束缚,很不自在。
身处于这种共生关系时,往往会有以下几种特征:
a、恐惧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过一种感觉。
如果感觉到爸爸妈妈不开心,瞬间就会仿佛天塌了一般,下意识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极度恐惧。
因为对于某些孩子而言,父母就是自己的全世界。
如果父母不开心,那就一定是自己不好,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事。
而当这种“恐惧”持续久了,孩子也会彻底丧失自我。
他会不断思考,父母期待自己做什么,期待自己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嫁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好般把自己的人生彻底按照父母的期望去过,最终彻底摧毁自己。
当然,共生关系中的“恐惧”并不是单方面的,父母也会产生恐惧。
有的父母会总是对孩子说外面是不安全的,外面很危险,只有我对你好,别人都会对你很糟糕,哪怕是你的丈夫。
因为他们恐惧自己的孩子会飞走,害怕孩子长大后会离开。
b、依赖和控制
依赖和控制体现的层面有很多,有生活上的、经济上的,以及情感上的。
生活层面比较容易理解,比如说有的父母从不让孩子接触生活技能,孩子在家里一直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孩子成年后一旦脱离父母,就会彻底丧失生活的能力。
而经济的依赖,比如说有些人他的房子是父母买的,房贷也是父母帮着还的,有些人甚至连工作都没有。
但这种父母会通过强行让孩子背贷的方式,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强行把孩子捆绑在一起。
最后一个,情感层面上的依赖,则是共生关系中最难分离的一个状态。
在我过往的咨询经历中,有些人会非常依赖来自父母的认可,因为他希望自己在父母心目中是成功的,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这其实和家庭的背景也有关系。
比如说一个家庭中有很多个孩子,而“我”是中间被忽略的那个,就会格外渴望获得父母的认可。
这种情感上的依赖,会让孩子不自觉地去迎合父母。
一旦父母对自己抱有期待,孩子就会无法拒绝;但与此相对的,如果孩子没能从父母处得到相应的回应,就会感觉到极度痛苦。
就像脚上带了镣铐一样,很纠缠,想要摆脱,却又摆脱不了。
c、社会角色受损
大家可能听过一个词叫空心病,顾名思义,就是有的人好像没有自己。
他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甚至不知道工作和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找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实际上一个成年人,总会扮演着很多的角色。但是有的人可能因为父母的过度保护,导致角色非常的单一,无法划分出自己的社会角色。
因为没能顺利与父母分离,他的社会角色功能往往是受损的,或者是没能去向外拓展。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他无法融入这个社会,只能继续寄生在父母的家里,能过一天就是一天。
他除了是自己父母的孩子,好像什么都不是了。
其实这种状态是有一点悲哀的。
那么在一般情况下
摆脱是怎么发生的?
有的人是和父母大吵一架后,关系破裂,进而摆脱共生。
但实际上,比起这种并不可取的方式,我更想和你先聊聊,走出共生关系的状态是什么样子。
毕竟只有知道了它是什么样子,才能去谈如何到达那个状态。
就像在咨询中,很多的来访者会问我老师我该怎么办?我通常会说你想去哪里,然后才能知道该怎么去。
a、尝试自我独立
走出共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独立的自我负责状态。
我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我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且能为想要的生活而奔走负责。
但这种状态并不是突然就达成的,它实际上是一个历程。
比如18岁时,你一个人去了外地上大学,远离父母,这是一种独立。
工作后,你有了自己稳定的收入,不再依靠父母,这是一种独立。
结婚后,你有了自己的孩子,第一次成为父母,这也是一种独立。
尝试自我独立永远不晚,有的人可能20岁就已经独立,也有的人40岁还被父母捆绑着,关键是有一颗独立的心。
b、尝试情感独立
无法反驳的是,即使父母表现得并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依然会希望有一天能得到父母的爱;即使长大了,潜意识里也依旧会期望父母能有所改变。
所以情感层面的独立,意味着我们能够“接受”。
我是可以不开心的,我不需要去通过为父母做点什么,让自己感到开心,又或者说我并不需要满足父母的期待。
这种独立的发生,有的人可能是大吵一架后,对父母极度失望。
但在咨询室中,更多人是发现了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没有办法去获得父母的认可。
就像有次我问一个来访者,我说那你做了这么多,你觉得未来父母认可你的可能性有多大?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几乎没有可能,因为他过去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但依然没有得到认可。
于是从那时候起,他就放下了对父母在情感上的依赖,不再期待认可。
而当你不再期待父母认可的时候,其实某些东西也就悄然解开了。
c、发展新的亲密关系
在我眼里看来,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生存在某一种关系、群体中,它可以让我们感觉到不那么的孤独,感觉到某种共鸣。
一段健康良好的关系,对我们来说并无坏处。
当我们发展新的亲密关系,比如伴侣关系,旧的关系也会慢慢剥落,转移到这段新关系上面。
而这段新的关系,和父母共生关系是完全不同的。
在伴侣关系中,我们可以做到平等。
我们可以选择做自己,独立且亲密,是自由自在的。
但和父母的共生关系,却更多像是一种纠缠,一种上下级的关系。
不一定亲密,但都想为彼此负责。
就像有的父母总是为孩子感到焦虑,但同样也有很多孩子喜欢报喜不报忧。因为他担心说了,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重父母的焦虑。
你也可以成为自己、活出自己
实际上,成长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
出生时,我们第一次拥有了“父母的孩子”这个核心角色。
慢慢地我们开始上学,我们成为了某人的同学,某人的朋友,某人的伴侣,然后某个公司的员工,再到后来也成为父母......
我们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角色又在不断分化着,生存在不同的关系中。
虽然这期间往往会伴随着痛苦,但同时又会让我们感到,自己正在一点一点变好。
只要我们愿意行动起来,愿意去长大,就一定会有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获得成长。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一天做的事情,就是在为自己创造新的希望。
我很喜欢夏天女士所说过的一段话:我们每个人都有三度诞生。第一度诞生是爸爸妈妈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在了一起,我们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生命体;第二度诞生是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成为了更加具有生命力的“人”的状态;而第三度诞生,则是我们成为了自己,活出了自己。
当然,要完全改变“共生”并非一朝一夕,摆脱共生也并不意味着孤身一人。
这注定是一趟长途旅行。
如果你觉得自己暂时做不到,不用失望、不用沮丧,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就好,必要时也可以尝试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我衷心希望,每个人都有一天能感受到,成为自己、活出自己的那种感觉。
请记得,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作者介绍
从朋朋
从朋朋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业10年,服务时长超过3108个小时,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
从老师擅长以人本主义取向、表达性艺术治疗、萨提亚疗法、催眠治疗等帮助来访者解决童年创伤、自我探索、自我价值、抑郁、迷茫等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