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创造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政府和企业都要行动

澎湃新闻记者 洪燕华 整理
2018-01-30 20:45
来源:澎湃新闻

AI来了,我们中谁谁谁真的会失业!

这是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在多个场合反反复复提到的一点。

面对可能到来的失业危机,怎么办?

“无论是在企业的层面还是在政策的层面,怎么样创造那些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然后尽可能早地让我们的年轻人或者是将来要转岗的人有这样一个培训的机会,才能对接未来的工作机会。”当地时间1月23日上午,李开复在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最繁忙的开幕大厅外,接受达沃斯官方媒体Forum Live中英文直播采访时谈得最多的还是人工智能。

“我觉得对于要转岗的人,可能我们主要考虑的方向还是以服务业为主。因为我觉得AI或者是机器人永远做不到的就是一个很真诚的情绪表达,对人彼此产生化学反应,或者一种信任。我们可以想象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好的餐馆服务员,或者是一个尽责的按摩师,或者能够陪伴老人的老人院工作者,这些人是能让人从内心感谢的。”

“社会其实是需要大量这些职业的,因为今天对老人和很多弱势群体的关注是不足够的。”李开复强调说。

李开复在畅想未来时举例说,未来“95%的餐馆可能都是机器人炒菜,机器人做菜,机器人服务,那我们可以用现在餐馆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价钱,就能够吃到足够好吃的,而且是自动,我们也不一定需要有人来服务。”

所以,这又是一个前后矛盾之处,未来你有一天,真的大家都吃着机器人做的菜,享受着机器人的服务,是不是也少了很多人和人之间交流的乐趣和温情呢?

以下是采访对话实录:

1问:今天很多问题都是跟AI相关的,那么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您在MIT人工智能峰会上分享了一些关于中美成功的AI 的案例。那么今天面对中国观众,您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呢?

李开复:我觉得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尊敬甚至是敬畏美国英国加拿大有非常多的人工智能先驱,他们冒险做了很多尝试。而且很长一段时间,这个领域非常冷清,他们还是坚持做了下来。才让我们今天有了百花齐放的机会。但是务实地说,虽然说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还是以美国为主,但是一大批年轻工程师的崛起,中国的速度是远远超过了欧美的总和。比如说我们所投资的FACE ++,最近就打败了Facebook、Google等等公司,在COCO比赛里面得到了第一,这实际上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一个状况。我觉得中国年轻的这一批人他们的数学理工都很好,然后他们的发展会很快在全球被认知的。

另外中国的数据比较多、比较大,除了我们的移动互联网的人多,还有包括各方面,像我们的移动支付是美国的50倍,共享单车是美国的300倍。数据量大,对人工智能来说就是有更多的燃料。这也是一个优势。

第三,中国人工智能创业者和资本结合得特别好。资本很愿意去投有巨大人工智能潜力的公司,而人工智能公司也愿意冒很大的风险去做很伟大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无论是金融还是无人驾驶等等领域都有很好的进度。

最后我觉得还是要归功于政策。我们从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人工智能计划就看到了中国在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创新核心国的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一个空洞的目标,在北京、南京、广州等等都开始落地,是用百亿这样级别的资本在推动,无论是帮助当地的创业者,当地的资本还有AI公司,我觉得是起到了一个很强的吸引力力量。在欧美我也看到了很多的中国人工智能创业者和专家都在思考回到国内。

所以我觉得欧美虽然占了先机,也有很资深的人,但是因为刚才这几个因素,中国快速直追在几年内开始达到和美国共同引领世界人工智能是可以期待的。

2问:这听上去还是非常令人骄傲的。我的第二个问题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带来一些工作的危机啊,对工作方面会有挑战。那么在您看来,人工智能和工作的关系,是会增加就业还是减少工作机会?

李开复:我觉得有些领域会增加、有些领域会减少,总的来说减少还是超过增加。理由是这样的,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的运行可以在单一领域超过人类,这里我们就不说工作,可能是工作里一个任务的取代。比如说前台的人脸识别,客服的语音识别,这些部分就可以由机器能来取代了。那么相对来说,如果是一些重复性很高的工作,那么这个取代可能是逐步腐蚀,最终完全取代。很多工作像生产线的工人、客服、电话销售甚至一些稍微更难的工作,比如借贷决策员,银行柜员、中介,这些工作在未来的15年可能是要逐渐消失的。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需要重新培训、换岗的一个过程。

当然有些领域是人+机器大于人或机器,这些领域包括医生,机器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可能会更准确,但人会更全面地去关注病人,做综合的判断,而且经过互相的一个信任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

从病人的口中获得更多对人工智能也有帮助的信息,比如医生、护理人员,在律师、理财这些方面,人工智能可能会创造一些机遇,会帮助从业人员做得更好,让就业可能变得更多。

因为现在其实医生的数量更多是因为培训一个医生所需要花的钱,未来培训一个医生的过程中,很多医生的知识其实是AI可以取代的,医生读医学院可能只需要一半的时间,因为他有AI来互补,那我们可以培训更多医生,让更多的人包括一些贫穷的地区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接触到医生。

所以这两者是一个很动态的过程。虽然很多领域AI是会有帮助的,还会创造很多新的领域,比如说修理机器人的人,AI的编程专家等,但是创造性的工作的数量毕竟居少,取代的重复性的工作毕竟居多。

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更早地开始考虑,无论是在企业的层面还是在政策的层面,怎么样创造那些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然后尽可能早的让我们的年轻人或者是将来要转岗的人有这样一个培训的机会,才能对接未来的工作机会。

3问:这也是我马上要问到的一个问题,应对人工智能对工作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从整个学校教育或是社会整个大环境我们有哪些应对措施?

李开复:我觉得对于要转岗的人,可能我们主要考虑的方向还是以服务业为主。因为我觉得AI或者是机器人永远做不到的就是一个很真诚的情绪表达,对人彼此产生化学反应,或者一种信任。我们可以想象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好的餐馆服务员,或者是一个尽责的按摩师,或者能够陪伴老人的老人院工作者,这些人是能让人从内心感谢的。

社会其实是需要大量这些职业的,因为今天对老人和很多弱势群体的关注是不足够的。

而且以后如果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很多因为AI得到更大的经济利益的人,他们可能是需要定制更多高端的定制服务的,比如定制旅游或者高端理财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专人来服务的。

所以这些服务工作呢,从照顾老人,陪聊老人,一直到最顶级的这种高端定制,我觉得这一类的职业会增加,我们应该更多鼓励这一类职业的产生。当然包括了职校或者学校,修理汽车的这些专业,可以减少一些了。但相对来说,修理水管可能要难一点,要多一些。

但更重要的可能是比如说酒店管理,或者是导游,或者是老人的照料,就职相关的教育里面我们要从服务业来做倾向,同时我们社会对服务业的认知也需要改变,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而且需要大量的人来从事的职业。

当然我们也需要寻找创造性的人,因为AI,一个是不会爱,没有关怀,另外一点,AI其实是不会创造的。是我们给了它一个目标之后,比如说最大化语音识别的识别率,或者最小化这个银行坏账的概率,然后它去做数学的优化,所以那么人呢,还得继续花时间去创造,更多方面的新的理论,新的科学,生物、化学,各个科学领域,也包括了工程,甚至包括了文科,我们的历史,哲学,新闻,市场讲故事的能力,MBA,这些我们社会都会大量的需要。而且在这些有创意的领域里面,那些天才他们能做出来的事情可能是一个普通人的20倍或50倍,所以我是非常支持这种资优教育,尽早的时间,把这些得天独厚的小朋友挖掘出来,给他们特殊的培训,因为最终我们全世界人类的经济价值,大部分会来自这些一小部分的人,这种资优教育我们一定要大大的推动。

4问:所以也就是说,从艺术角度来讲,艺术家们暂时不用担心他们会失业了。

李开复:顶级的艺术家不用担心,普通的艺术家,或者我们都不能称为艺术家,普通的手工艺家,还是有很大的挑战的。因为其实现在很多人工智能,它自己不会画一个梵高出来,但它可以根据梵高的风格,把一张照片变成貌似梵高的画一样,那么对于我觉得95%的家庭,挂上一幅这样的画,大家也觉得足够好了,所以顶级的画家是给那些能够出溢价的5%的家庭,继续作画,所以我觉得这个市场也不会变大。

5问:最后一个问题,比较轻松,您能帮我们畅想一下2030年,也就是距现在十多年的时间,到时候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

李开复:2030年,我们在中国可以看到一些城市,比如说雄安,它会是人工智能的最极致的体现,因为它从头开发,不用顾虑到过去一些城市的包袱,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大家很开心工作,带着孩子玩,没有一辆车出现在地面上。

而它的地下一层可能是无人驾驶的天堂,因为地下一层它就没有各种光和雨和雪,来阻挡人工智能,会犯错,那人工智能呢它的车会嗖嗖快速的开,因为它彼此之间会有车联网的这种互相的合作、协作。比如说一辆车要爆胎了,它会通知周围的车,所以这个车祸出现的概率会达到历史新低,对人的安全健康有非常大的提升。

那么我觉得人们也不再需要买车了,因为车基本是随叫随到,可以每天知道你什么时候要出门,到达需要什么时间。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无人驾驶的滴滴,是非常体贴的知道你需要它的时候,它就在你身边。我们可以想象这些车小到当它知道你一人出行的时候,它小小的可以坐一个人就够了。它是节能的,它是因需才开上路的,而且它是绿色的,所以这个污染可能也就解决了,我们的能源危机和问题可能也就解决了。

那这个技术呢它不只是可以用在出行,比如说一个仓库,它所有需要买的货品,比如说天猫,或者京东,可能就是有机器人直接搬运,直接包装,直接配送,而我们出去逛街的时候,我们会认为创新工场提出的一个概念叫OMO,就是online-merge-offline,这个时候我们的线上线下已经结合在一起。当你去逛街的时候,每一个店铺知道你是谁,过去买过什么,现在想要买什么,它可能会提醒你,去年送老公的生日礼物,那今年可能可以搭配去年买的领带,送他一套袖扣,或者说你今天买就可以打折扣。

而且它会很知道你喜欢吃什么,甚至知道你冰箱里有什么东西,会说你冰箱里还有好多玉米啊,玉米配龙虾很好吃。龙虾减价,你要不要买一买我们刚从美国进口的是打折的,然后吃这个的时候我建议你配这样的一款酒,然后它会很聪明的把那些可以配送的东西自动送到家里去。

那当时你要挑选的比如说你的龙虾,或者你的蔬菜、生鲜,那你会当场去挑选,然后还是线下的购买,每次购买当然是这个移动支付,然后线上会知道你在线上线下买的所有东西。

当你的孩子去读书的时候,他是每天可以跟名师交流的,不用再担心比如说住在三四线城市老师不是最顶尖的,我们都会是清华北大的名师,经过双师教育,接触到每一个课堂。而且在课堂上这个名师是讲课的,互动呢,是每一个小朋友有一个机器可以跟老师互动。然后当有一对一的问题呢,当地的一个助教可以来一对一的解决问题。然后有不懂的问题点,可以回家再配这个家教。

甚至需要学英文的可以配老外的家教,配数学的,清华北大的,真的经过120寸大的视频会议,像我们投资的小鱼易连能够让你在家里解答各种问题,而且在上课的时候呢,除了很大的电视,它还会有摄像头,就免点名了,谁来上课没有就很清晰了。

而且父母可以询问学校我的孩子在学校今天有没有好好的学习,

6问:免点名同学们肯定会觉得很可怕。

李开复:它很有效率啊,我们少了5分钟点名,不就多了5分钟学习吗。然后针对每一个人的需求,有没有专心,有没有上课打瞌睡,然后他的痛点在什么地方,这个我想可以继续延伸到我们的医疗、诊所、药店,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件事情,我们的用餐。

比如说用餐,以后餐馆应该会分成两种,一种是顶级的,服务很好,美食,而且是人做的,这可能是5%的餐馆。95%的餐馆可能都是机器人炒菜,机器人做菜,机器人服务,那我们可以用现在餐馆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价钱,就能够吃到一个足够好吃,而且是自动,我们也不一定需要有人来服务。

那像我们现在投资的F5未来商店,其实已经开始正在往这条路走,6块钱就可以吃一碗鱼丸面,就马上产生了一个价值的存在。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