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查 | 这是5000年前苏美尔人的铜人?
速览
- 网传图片中显示的铜人塑像并非5000年前苏美尔文明的遗存,而是Plazma设计工作室在2019年集合团队建模制作的作品。该作品灵感来自于公元前2世纪古巴比伦创世神话《埃努玛·艾利什》,表现的是巴比伦主神马尔杜克。
- 学界对“中国冶铜技术的由来”存在争议。有“西来说”认为,中国黄河流域上古的青铜制造技艺可能是由西方“史前丝路”传来。亦有学者认为,中国青铜技术并非接受外传,而是本土自行发展,其源头在长江中游地区。
事件背景
近期,中文社交平台流传一张铜人雕塑图片。相关说明文字称:“这是5000年前苏美尔人的铜人!当时的华夏文明,还是旧石器时代!”由此还传出华夏文明来源于苏美尔人,苏美尔人向东迁徙至中国,击败蚩尤部队,占领中国,带来了甲骨文文字系统、青铜冶炼技术以及马拉战车技术等说法。
明查
对网传图片进行反搜,可以在艺术家作品展示平台ArtStation网站上找到造型相同的铜人塑像图。一个叫维克多·格里琴科(Viktor Grytsenko)的自由角色开发艺术家在其作品集中展示了与该铜人相关的大量图片,称这是为Plazma设计工作室制作的马尔杜克(Marduk)角色,系团队合作作品。该角色人物的设计师名叫克里斯蒂安·约翰逊(Christian Johnson)和丹·贝克(Dan Baker)。格里琴科则作为Blacklab 工作室的一分子负责了角色的雕刻和纹理工作。
格里琴科个人作品集截图。
克里斯蒂安·约翰逊在ArtStation上有个人主页,网站显示其身份为伦敦的一位电影导演/动画负责人。2019年,约翰逊在ArtStation上发布了一张名为“马尔杜克概念V002”的设计图,是古巴比伦的创世神话《埃努玛·艾利什》(Enuma Elish)中提到的马尔杜克神的概念作品。图中的人物外形及穿着细节与网传图片中铜人塑像的特征均相符。但显然,此铜人并非5000年前苏美尔人创作的作品。
约翰逊在2019年发布的马尔杜克概念图(主视图)。
经核查,记载有马尔杜克神战胜混沌力量的创世故事的《埃努玛·艾利什》(又名《创世七表》)本与“青铜冶炼”技术或“青铜塑像”无直接关联。该神话曾以阿卡德语史诗的形式被刻于数块泥板上,在19世纪下半叶被发现。
非营利机构“历史百科全书网”(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称,阿舒尔、基什、尼尼微亚述巴尼拔图书馆、苏丹特佩等地发现的《埃努玛·艾利什》泥板的年代均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但这些泥板的页眉内容表明其可能为更早版本的神话的副本,该史诗最早出现的时间或可追溯到公元前1750年苏美尔文明陷落前。
“历史百科全书网”对《埃努玛·艾利什》的介绍。
另一方面,中国的青铜制品在5000年前就已经出现。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马家窑文化青铜刀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经碳十四年代测定,可追溯至公元前3280年至公元前2740年间。
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器。
而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对于中国青铜冶炼技术的由来问题目前仍有争议。有“西来说”认为,中国黄河流域上古的青铜制造技艺已经很成熟,却没有发现早期冶炼的遗存,且黄河流域并无易采矿脉,不可能自发产生青铜文化,该技术可能是由西方“史前丝路”传来。“西来说”提出的依据是,中亚的米努辛斯基地区蕴藏丰富矿产并靠近中国西北,可能会有文化传播关系;且目前中国西北区域出土了一些时代相对早、技术不成熟的红铜、砷铜与青铜器,对其矿源已经有所判断。
对“西来说”持怀疑态度的学者,如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的郭静云、邱诗萤、范梓浩,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郭立新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陶洋等人则认为:“中国青铜技术西来的说法仍有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疑问,包括传入路线不明、技术发展脉络不同、青铜器的器型和制造方式不同等等。”他们通过梳理考古资料发现,中国长江中游地区在公元前四千年至公元前二千年间的诸多遗址,如龙嘴、屈家岭、一百三十亩、石家河、殷戴家湾、金鸡岭等地,已经发现诸如铜块、青铜工具、红铜及青铜炼渣、冶炼工具和设施、相关废品等直接证据,证明长江中游曾经历过漫长的认识铜料并探索冶炼的过程,由此提出“中国青铜技术并非接受外传,而是本土自行发展,其源头在长江中游地区”的观点。
尽管学界对“中国冶铜技术何来”的意见各异,但仅凭一张网图就断定华夏文明源于苏美尔无疑是荒谬的。何况网传图片中显示的铜人塑像并非5000年前苏美尔文明的遗存,而是Plazma设计工作室在2019年集合团队建模制作的作品。该作品灵感来自于公元前2世纪古巴比伦创世神话《埃努玛·艾利什》,表现的是史诗中战胜混沌力量并建立世界秩序的巴比伦主神马尔杜克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