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急诊跨入全科的王仲:师从中国急诊奠基人,传承不止知识技术
2022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
在清华长庚医院健康管理中心10楼,有一间办公室,一个沙发,一张茶几,书架上堆满了书,墙上挂满了论文和一张油画。这是全科医学科的办公室,也是王仲教授每周一和研究生开组会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作为第一代年轻的急诊人,王仲师从邵孝鉷,亲身践行了急诊学科的建设、发展,以及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推进。
如今,王仲从急诊医学又加了全科医学,从学生成为一位老师,他把邵孝鉷的理念继续发展完善,并在医学教育中提出新的创新思路。
误打误撞进了急诊科
“因0.875分之差我入了医学殿堂。”提起学医的原因,王仲觉得自己是被意外推进了医学的门槛。母亲的期望与自身的优异成绩,让原本想学计算机的他在1981年进入中国医科大学,1985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实习,大学毕业后选择了急诊科。
1985年,北京协和医院从全国11所医学高校筛选了37名医学生到院实习,优秀者可直接留院工作,王仲就是其中的一名。面临工作选择时,在师兄的建议下,他第一次了解到急诊科,而成为第一代年轻的急诊人,王仲在选择时离不开老师邵孝鉷。
现代急诊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邵孝鉷是我国急诊医学的奠基人,1983年协和医院成立急诊科,他受聘为第一任科主任。邵孝鉷最早提出中国急诊医学应由三方面组成,即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经过30年的医疗实践证明,这一学科建设理论是十分正确的。
“我被邵老师‘骗’进了急诊。”采访时,他对当年和邵教授的谈话记忆犹新,“再过几百年,内外科的模式不会有更多的改变,但急诊医学是什么样子要靠你们来探索和创新。”邵教授说。“我是坐不住的人,喜欢挑战。邵孝鉷给了我一个前景,我所有的成长都与老师有关。”最终,王仲成了邵孝鉷的关门弟子。
急诊科是一个工作繁杂、环境混乱、意外频发的科室,奋战在临床一线的急诊人,每一刻都在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夺宝贵的生命,压力与强度可想而知。在王仲看来,老师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对职业的热爱,“急诊人愿意投身于此而不觉辛苦”。
“好的老师不能只教会技术,还能教会学生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回忆起邵孝鉷老师对自己的影响,王仲更多感受到的是品质与责任。邵老是心地善良的人,做任何事都不计自己的得失,从来不论高低贵贱,只为患者服务,他有担当,别人不敢接下来的患者,他敢于去治疗。
邵孝鉷非常平易近人,对待学生也十分照顾。“我做什么事都支持,什么事也都带着我。”在王仲看来,老师对他的影响不只是技术层面,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他如何成为优秀的医生。“当我自己成为老师,我也在继承这些东西。”
在办公室,他的博士生告诉澎湃新闻,王仲和同学的相处方式更像朋友,他风趣幽默、和蔼可亲,“我们都不太怕王老师,他很少会对学生特别严厉,更多是指导。”
在王仲的办公桌上方的墙壁,挂着邵孝鉷老师的画像,“一定要记住历史”,他说。医学传承,不只是知识与技术。
急诊医学发展完善,不变的是解决患者困扰
30多年前,看似偶然撞进了急诊科,或许正是王仲的必然选择。在中国急诊医学创始人的带领下,王仲见证了急诊从无到有,从小做大的历程,也积极推动了中国急诊医学的发展。
2000年王仲担任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从医以来,他亲历了急诊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执笔了第一个急诊医学行业标准——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标准,参与组建急诊医师协会,还推动了急诊中级职称考试的落实,使急诊人有了自己的晋升路径。
王仲。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在王仲看来,急诊医学有自己的特色:以时间点为要求,以病人的轻重为判断标准。而做一个急诊人,需要有专业背景和急诊思维。“急诊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王仲介绍,急诊首先要有“降阶梯思维”,即在急诊临床工作的症状鉴别诊断时,从严重疾病到一般疾病,从迅速致命疾病到进展较慢疾病依次鉴别的思维方式。“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其次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患者到医院一定是来解决问题的,而我们关注的最大问题就是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急诊科就是解决老百姓任何的紧急医疗情况,紧急取决于病情和内心。”王仲说,作为病人,没有人会觉得自己的病“不急”,此外,只有医生看过,才知道他是真的“急”或“不急”,所以急诊科往往是医院的“第一道关口”,尤其在灾害发生时。
对于王仲来说,急诊是一个综合体系。从跟随老师入门,我国急诊医学经过30余年发展,急诊人的学术地位和自信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有了专门的梯队,技术设备也不断进步,综合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而不变的是解决患者的问题与困扰。
“急诊科是能体现社会价值的。”王仲说。急诊科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之外,还承担多项重大保障任务。2003年“非典”期间,王仲负责的北京协和医院东院病区先后收治了200多例疑似或确诊的SARS患者,并创造了“双无”纪录:无一例因“非典”死亡,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他还做了大量科研工作,亲自采集了158例鼻咽拭子,并从中成功分离出3株冠状病毒,成为我国研发“非典”疫苗的病毒株。
除此之外,王仲曾在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雅安地震、H1N1流行等特殊时期都带领团队冲在第一线。如今,他的研究生也投入到新冠病毒的防疫工作中,进行核酸检测、上门接种疫苗,继续一系列医疗保障、救援、评估工作。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全科医学科办公室。
“GPS”导向培养学生
2012年,这位急诊老将从北京协和医院调入清华大学参加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筹建,并与全科医学结缘。2016年,王仲带领团队组建了全科医学科,并开设了全科门诊、全科病房。此外,还借助全科医疗服务开展了新型的医养结合工作。他将自己的急诊医学知识和技能推广到全科医疗服务中,提升全科医生的急救意识和能力,并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重患者判断及转诊技术规范标准》。
“急诊科医生目前是综合性医院中业务最综合的一个人群,但缺少一张诊桌;全科医生是一个全过程、全人群、全周期服务居民健康的人群,应急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之一。我们应当鼓励急诊医生走进全科医疗服务中去。”
从急诊到全科,王仲从解决患者的生命危机到关注健康管理。如今,他带领学生团队进行脓毒症的预防和阻断研究,从“拯救”一步步走向“预防与阻断”,为患者从源头上发现与解决问题。
“医生首先是哲学家,看懂宇宙,看懂生命,看懂人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二是艺术家,对病人讲述病情时,就应该是艺术家;第三才是科学家。”这是王仲对医生的理解。
在他看来,医患之间的关系是“没有隐私的陌生人”,做一名医生,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获得患者的认可与信任。这其中,“临床沟通”和“医学人文”是他多年教授学生的课程。
“医生和患者在看病的行为上认知是有差别的,医生想要解决病灶,而患者需要解决病痛。”王仲意识到沟通在这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要把病人看作一个完整的个体,综合考虑病人的病因、情绪、需求等等。而这要求医生有广博的知识,需要注重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才能充分获得患者的信任。”
因此,对于年轻的医生,他认为不仅仅要学习知识和技术,还要学会思维逻辑和自我学习。
王仲和学生。
王仲一直重视医学教育工作,独创了“GPS导向培养”。他的研究生在入学时就要规划自己的目标,设定一个“GPS”。“有人想设计成为院士,现在就需要做准备,需要定位发展中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每一个站点,在什么时候成为杰青,什么时候成为长江学者……都需要现在就考虑。”
通过这样的教育,常常可以让同学们开始独立思考,完成自我设计。王仲说,“他们不再只为完成论文,拿到学位证书而学习,而是为成为中国医学领军人物而做认识、能力和知识储备。”
对自己的研究生,王仲也在无形中沿袭着邵孝鉷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照顾。遵从他们自身的想法并积极给予指导,带领学生每周打羽毛球进行体育锻炼,要求学生有热爱生活的能力而不能做“苦行僧”……每个周一,大家围坐在一张玻璃茶几周围,汇报一周的工作,讨论每一个人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挑战每一个“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