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与治理|“G60科创走廊”城市科创实力盘点与启示
以“高质量一体化”为目标,G60科创走廊成为贯穿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科创核心地带,着力于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课题组于2020年启动的人才与产业数据云项目,建设了四知全球人才画像平台和四知产业链动态监测平台,聚焦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融合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在《Science》发表。基于上述平台,课题组盘点了当前“G60科创走廊”区域城市的科创实力,通过洞察科创人才现状,聚焦关键研发领域,帮助快速掌握现有发展格局,为未来新机遇做好准备,以期促进未来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科创人才实力凸显,亮点城市优势展露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驱动力,亦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主体,区域城市要形成重要影响力,加快聚集科创人才是关键。目前,“G60科创走廊”已吸纳36.6万高端科创人才,分布如图1。“G60科创走廊”沿G60高速和沪苏湖高铁交通大通道,布局上虽以松江区为枢纽,但各区域城市的资源配置与经济地位不同,所掌握人才资源也不同。其中,地域优势明显的杭州市、合肥市、苏州市代表各种省份成为了“G60科创走廊”的核心地区,成为三个主要的人才集聚中心,人才吸引力逐渐辐射至其邻近城市。
图1 “G60科创走廊”区域城市科创人才地理分布
从人才特色指数(学术影响力、人才发展性指数、人才创新性指数、人才实效性指数、人才协同性指数)多维观察可发现(图2),“G60科创走廊”区域城市内的人才不但积极开放与他人协同合作,也有较高的实际应用绩效。这可能意味着“G60科创走廊”的良性协同环境初步建成,并且创新成果正不断地有效转化,科创人才的实力已凸显。同时又因科教资源、产业基础的不同,除人才聚集城市(杭州市、合肥市、苏州市)外,推测另有其他城市在形成自己的特殊优势:“学术影响代表城市”——上海市嘉定区、苏州市,受科研教育资源上的先天优势所影响,这两地的基础研究能力更突出;“创新领先城市”——苏州市,是目前最具备创新人才的城市,拥有最强的产业突破力;“未来发展城市”——上海市青浦区,虽然青浦区在数量或者其他方面都不具备明显优势,但受周边苏州市、嘉定区的影响,以及靠近松江枢纽的地理优势,未来发展潜力最强。
图2 “G60科创走廊”区域城市科创人才特色指数
目前“G60科创走廊”积累的人才资源上,高实效、勤协作的科创人才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将有望带动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同时,各区域根据自身产业创新环境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优势,在未来进一步产城融合之下,将形成功能互补的空间格局。此外,青浦区展露出的发展潜力,或许也在暗示着“G60科创走廊”一体化发展已有一定的带动效果。
科创机构大力建设,区域产研彰显协作
“G60科创走廊”也将逐步打造多个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包括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应用导向型基础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建设大学科技园和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设立研发基地。在地方政府通力协调下,目前三省一市共计有5009家机构或平台正致力于科技创新活动,具体分布见图3。机构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承载,数量上,也同样是以杭州市、合肥市、苏州市为集聚中心,其区域面积大、地理环境佳、经济文化繁荣,自然更能吸引企业或者研究机构入驻,而闵行区、松江区、嘉定区是上海高校的主要集中区域,在产学合作的推动之下,也成为科创机构或平台的主要选择。
“G60科创走廊”的首要建设目标是先进制造业,大致上,各区域城市形成的主要科创群体都是以应用为创新导向的企业和以理论为创新导向的研究机构。这些机构的区内合作缩短了产业链的空间距离,降低了创新的落地成本,有利于新兴产业或技术的蓬勃发展。同时,“G60科创走廊”充分发挥产业、区位、要素优势,努力实现跨区域、多层次的产业分工,导致分化出了部分强应用实力、强理论实力的区域,例如江苏市与合肥市:两地均属于机构建设与引入工作的活跃地区,但明显经济实力更强的苏州市更适合企业入驻。
图3 “G60科创走廊”区域城市科创机构类型分布
“G60科创走廊”区域城市对科创机构的建设投入,形成了人才吸引与产业推动的双循环,应用导向和理论导向的整体两手抓,加强了区域内的创新策源科研产出、区域外的创新链与产业链市场化协同合作。
创新策源科研产出,科技成果遍地开花
“G60科创走廊”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形成一批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成果。具有人才和机构集聚优势的三省核心——杭州市、合肥市、苏州市属于主要贡献者。但从引用来看,成果最多的杭州市实际在学术影响上表现不佳,应当引起注意。
图4 “G60科创走廊”区域城市论文发布情况
专利成果上(图5),同样是三省的核心地区占据体量优势,但是格局却不同于理论研究——苏州市成为了第一贡献者。
图5 “G60科创走廊”区域城市专利发布情况
相较于论文专利,不同级别基金项目代表更加多元化的科技成果(图6),更体现在多方联动协同之下,“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如何遍地开花。一般,地级市科创项目的主要基金来源为省部级,可能与国务院各部委办局、省科协、社科联、科技厅、教育厅的关联密切,解决诸多实际问题。此外,政府或横向项目属于成果产出的第二梯队,是服务地方发展建设的主要成果,这类成果占比比较高的区域城市有合肥市、上海市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一定意义上也都属于应用领域的成果。相较而言,国家级基金通常更关注基础研究,这类成果占比比较高的区域城市有杭州市、合肥市、上海市嘉定区、闵行区。
图6 “G60科创走廊”区域城市基金支持情况
*注:安徽省宣城市因论文数过少不纳入此次对比
结合多类科技成果,首先揭示了“G60科创走廊”区域城市科创工作与地方产业发展关联密切,基于企业主体或实际问题的应用创新项目较多。另一方面,上海几个地区的国家级基金项目占比较高,龙头作用明显。
区域城市各扬所长,领域分布各具特色
“G60科创走廊”的成员城市中,上海的几个地区最早探索先进制造业,而三省核心区中杭州市拥有人才资源优势、苏州市拥有应用创新优势、合肥市拥有基础研究优势,因此,基本形成“一核多极”的区域联动格局。学科领域视角下,其他区域城市还具备学科特色(图7),例如合肥市的数学,青浦区的神经科学、健康学最好,金山区的护理学、心理学等。其中,金山区的护理学、嘉定区的经济学、苏州市的牙科等都表现出了远超其余城市的超强实力。
图7“G60科创走廊”区域城市发文学科分布
“G60科创走廊”所关注的先进制造业,指的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应学科至少应包括遗传分析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医学、能源、计算机科学、药理药剂学、数学、免疫微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因此分析以上12门学科与区域城市的关联关系(图8),以篇均被引为依据,在以上几个领域有领先优势的有:在工程、化学、化工、材料科学、能源、计算机科学都占据第一优势的苏州市,具备面向多个领域的绝对科创实力;在遗传分子生物学、医学、药理药剂学、免疫微生物学有突出贡献的嘉定区,更适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神经科学、免疫微生物学、遗传分子生物学关联都十分密切的青浦区,表现出了在生物医药上独特优势。
图8 “G60科创走廊”区域城市学科影响关联
区域城市发展特色学科,是为了加快先进产业、新兴产业形成规模优势因而选择先探求科研成果的利用与转化。在先进技术领域率先完成特色化,也为未来区域间强化优势产业协同、错位发展打好基础。
“G60科创走廊”是当前最受关注的跨省市科技产业带,通过人才与产业数据云项目课题组的分析与研判,整个区域内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协作环境,基础研究创新和应用研究创新齐头并进,正逐步壮大先进产业。各区域城市也在不同领域展露出科创实力,积极形成特色领域优势,寻找协同分工中的最佳定位,最终向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迈进。
(作者许鑫系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瑾萱系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商业分析专业硕士研究生。许鑫教授持续关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型经济形态,关心新兴技术治理,本专栏以“产业与治理”为主题,探讨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瞻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