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张掖古迹(三)榆泉墩堡

2022-08-14 22:32
甘肃

榆泉墩堡航拍照片

榆泉墩堡(玉泉墩堡)位于甘州南滩大野口河南侧榆树滩上,地理上有榆泉村的记载。张掖方言前后鼻音不分,“玉泉”“榆泉”读音相似,在地图及官方调查报告中记作玉泉墩堡的玉泉应是地图绘制过程中地调工作人员的笔误。根据实地调查“榆泉墩堡”一说应更有依据。榆泉墩堡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堡围聚落,在其西侧有一庙,西北有八个烟墩,高约4米,与主墩台形成九连墩,蔚为壮观。而单是八个烟墩,在张掖是仅见的。清代的官堡一般都在官道上,是作为供给的驿站,这里却远离官道。所以这里可以断定是明代的边堡。

榆泉墩堡建筑遗存标准

明朝建立后﹐逃亡北方边塞以外的北元仍不时骚扰﹐严重威胁着明朝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北部边防﹐屡次派将北征﹐同时﹐还分封子朱棣﹑朱权等将重兵驻守北部边塞。明成祖朱棣五出漠北﹐又于沿边设镇﹐派兵驻守。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又设山西﹑固原两镇﹐是为九边。

张掖在元代称甘州路,是甘肃行省省会。明代初期,朱元璋在甘州置甘肃卫,隶属陕西行都司。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与甘肃卫辖地另置肃州卫及山丹卫,甘肃卫改称甘州卫。

榆泉墩建筑遗存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封其第十四子朱楧为肃王,封地在甘州,并将陕西行都司移治甘州卫。接着又把甘州卫分为左卫、右卫及中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陕西行都司都指挥史宋晟移驻甘州。朱元璋以都司权轻,又添设宋晟为西宁侯,敕赐平羌将军印,总兵镇守。宋晟到甘州后,积极修缮城池,修建粮仓,修筑肃王府第。王府所在街名称作王府街(今县府街)。

夕阳下的八个烟墩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肃王朱楧就藩甘州,诏理陕西行都司、甘州三卫的军务。次年,陕西行都司又增设甘州前卫与甘州后卫。甘州五卫的治所均设于甘州城。

南墙剩余 夯土墙

明成祖永乐年间,在陕西行都司地域设甘肃镇,甘州又成为甘肃镇的治所。明成祖为了控制军队,另设镇守太监一人,与总兵共同镇守,实际上大权都掌握在太监手中。

西墙剩余 夯土墙

明英宗正统年间,明英宗以庶务不可无综理纠察之任,故设甘肃巡抚都御史,由都察院选派官员充任,常驻甘肃镇。

寺庙建筑遗存

明代甘肃镇作为九边重镇之一扼守河西走廊和北方塞外侵扰,甘州城做甘镇的治所防御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榆泉墩堡只是甘州卫南边的防御边堡之一,设置八个烟墩和一个主墩从规模上来说也说明了在在防御中的重要性。

榆泉墩堡

榆泉墩堡,东、西、北、三面堡墙形态完整,南墙部分与地面平齐:墩堡西墙43米,西南角剩一段夯土墙,长5米,宽1.4米,高4.3米;南墙47米,南墙西侧剩一段夯土墙,长10米,宽1.4米,高4.6米,底部已经糟朽,依然在坍塌;北墙48米;东墙47米。

北墙外椭圆形“榆泉涝坝”遗存

墩堡北墙外侧有一椭圆形遗迹,周180米,宽30米,长60米,中间有一夯土堆,直径5米,高1.2米。周120米,北面东侧有一夯土墩,周围用土坯包砌,长10米,宽7米,高2.4mi 。久久凝视无人机拍摄的图片在堡墙和主墩北侧的这个椭圆形遗迹,觉得应该此处在明代有一泉眼并形成了一个张掖人在古代饮水的“涝坝”,用于兵马饮水。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叫“榆泉墩堡”和在此地建边堡的原因吧。

航拍下整齐排列八个烟墩(由右至左——北至南)

在玉泉墩堡西北方一百米外有烽火墩八个,通过直径可以看得出是一样大小,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坍塌。

形体基本完整的第四个烟墩

榆泉墩堡作为甘肃镇治所甘州卫的数百个官堡之一,在报警设施(烟墩)的设置上显示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虽然级别并不是很高,也缺乏文献记载,但是作为甘州明代官堡的遗迹也可看出当时甘州城军事防卫体系的科学性。

吴玮摄影并撰文

原标题:《【文物古迹】张掖古迹(三)榆泉墩堡》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