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一大藏宝:毛泽东与《天问》第23号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陈伊萍 杨帆 刘瑞
2018-02-17 18:04
来源:澎湃新闻
《天问》周刊第23号,刊登了声援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运动的文章《湖南人民的自决》,文章署名为“泽东”,这是毛泽东在上海所写、又为上海刊物所载的第一篇文章。摄影:杨帆 刘瑞 剪辑:杨帆(01:48)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群英汇聚,开天辟地。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二楼第三部分,展出了13名一大代表及2名参会的共产国际代表生平简介。

每一幅代表头像照片下会配一些与之相关的实物照片。在毛泽东代表的头像下,配有一份杂志《天问》,另有一张他和新民学会会员在上海的合影,常吸引参观者驻足良久。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列研究部副主任韩晶介绍了这份杂志和这张照片的背后故事。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展出的《天问》。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杨帆

《天问》刊登毛泽东在上海所写的第一篇文章

韩晶介绍,《天问》周刊由湖南旅沪各界人士所创办,于1920年2月29日在上海出版,同年7月发行第24号后停刊。它在湖南人民的驱张运动中应运而生,为湖南各界人民在驱张运动中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也是“五四”以后出版的一份反帝反封建刊物。

1920年7月4日,编辑部在霞飞路上(今上海淮海中路523号)的《天问》周刊第23号,刊登了声援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运动的文章《湖南人民的自决》,文章提出,“社会的腐朽,民族的颓败,非有绝大努力,给他个连根拔起,不足以言摧陷廓清”。

文章署名为“泽东”,这是毛泽东在上海所写、又为上海刊物所载的第一篇文章。当年5月,毛泽东以“驱张”代表团成员的身份,从北京来沪,直到7月离沪返湘。

《天问》第23号。 图片来自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官网

韩晶说,当时的毛泽东,可谓中国先进青年的代表。五四运动前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新思潮激荡全国。青年毛泽东为探索改造中国的道路,于1919年至1920年到上海进行革命活动:组织与支持湖南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推动各界人士进行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筹划新民学会的工作,与旅沪会友一起研讨会务,主持了颇有影响的“半淞园会议”。

而他与陈独秀的见面与谈话,更是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大会址纪念馆提供的材料显示,在沪期间,毛泽东多次去拜访陈独秀,与其商讨“改造湖南联盟”计划,陈独秀则把建党计划和盘托出。毛泽东后来告诉斯诺:“陈独秀谈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湖南人民的自决》一文不到400字,但鲜明尖锐,所论不仅限于张敬尧被逐,湖南人民自决的问题,而是对人民力量充分信任和对旧中国统治阶级一针见血的剖析。

韩晶介绍,《天问》第23号于1995年7月被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物鉴定小组鉴定为一级文物;同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全国一级革命文物鉴定确认专家组鉴定,确认为一级文物。该杂志原由上海旧书店保存,1961年出售给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毛泽东在上海曾召开“半淞园会议”

其实,早在《天问》第23号出版之前,毛泽东就已在上海待了近2个月。

一大会址纪念馆提供的材料显示,1920年,湖南各界人民为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组织驱张请愿团分赴北京、上海、衡阳等地作宣传活动。毛泽东是赴京请愿团代表。

同年5月5日,毛泽东从北京到达上海,寓居在民厚南里29号(今静安区安义路63号)。毛泽东到上海的第四天,5月8日,召集留在上海和准备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在南市区半淞园路480号召开了著名的“半淞园会议”。

会上详尽地讨论了新民学会的任务、活动原则、入会手续等问题。会议认为学会应采取“潜在务实、不务虚荣、不出风头”的作风,吸收新会员要具备“纯洁、诚恳、奋斗、服从真理”四项条件。在会内要养成好学的风气。

韩晶说,“半淞园会议”对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来说,是一次重要会议。会间,参加会议的毛泽东、彭璜、陈绍林、萧三、李思安、魏壁等12人在蒙蒙细雨中合影留念。展示的这张照片就是由李思安捐赠给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

毛泽东从上海回湖南后就积极地进行建党工作。1921年6月底,毛泽东和何叔衡再次来到上海,以湖南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中共一大。

    责任编辑:徐晓阳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