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 | 7人从意大利香港北京上海相约参观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李佳蔚
2018-01-07 23:15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1月7日,星期日,小雨。

坐落在上海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冬日细雨中开馆,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参观者的热情,大家陆陆续续依次排队进馆参观。

12时许,尹智杰、曹韧和张榆鑫等一行7人来到展馆。他们分别从北京、香港、意大利和上海等全球多个地方相约而来。

尹智杰一行人在纪念馆门前合影。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李佳蔚 图

“我们都是同学,以前很多次想过来,正好现在假期,我们约好一起来参观,圆大家共同的念想。”从北京来的张姓同学介绍,他正在北京读研究生,也是这次行程的发起和组织者。他说,“把一大会址作为大家共同的目的地,每个人都很乐意。”

尹智杰、曹韧等6人在馆内参观。

进入展馆后,一行人先是观摩了序厅中央的大型铜版浮雕《起点》,并合影留念。然后走入基本陈列的第一部分“前赴后继 救亡图存”。 

7个年青人年纪相仿,都是二十五六岁。在展厅里,他们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地观看陈列的展品。时而聚在一起小声讨论,时而又分开各自观看感兴趣的部分。天气寒冷,展馆里不像往日那般人头攒动,也给这些年轻人留了更宽裕的空间和时间尽情观摩。

尹智杰在了解中共一大时期相关历史人物。

尹智杰在上海做数字媒体方面的工作,他对展馆的内容数字化特别感兴趣。刚进纪念馆取号时,尹智杰就发现取号的票上印有一大会址的微信二维码,可以获取展馆的数字内容。通过扫描这个二维码,关注纪念馆微信公众号,就可以查看每一个藏品更为详尽的说明,还可以通过扫描藏品旁边的二维码,收听语音介绍。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尹智杰每到一个感兴趣的藏品旁边,就立即打开“扫一扫”。他感到纪念馆的数字媒体非常便利。尹智杰说,通过数字媒体的解说功能,就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解说服务,“平时出门游玩,我会听听导游或解说员的介绍,因为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但因为导游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为每个人提供他正好想要的信息,在这个纪念馆,我就可以走到自己喜欢的展品跟前收听解说,我觉得这个很棒。”

曹韧在纪念馆临时展区观看展品。

曹韧在意大利留学,前天刚放假回国,这次和几位朋友一起来一大会址参观,他觉得意义非凡。曹韧专攻政治学,对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极有兴趣。这次前来,他希望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情况,“当时都有哪些人,他们是抱着什么样的思想来开这个会的,背后有许多可以深入了解的知识。展馆里提供了不少早期文献,可以让我们了解建党的历史,更可以看到党的初心所在。”

从香港过来的张榆鑫在参观时也很兴奋,和同行的朋友认真观摩不同的藏品。她说,许多展品以前在历史课上了解过,像《新青年》杂志,“但虽然知道,却没见过实物,今天才算见着真的了,这挺有意义的。”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