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江谈“49后”建筑:城市更新应守住历史人文底线

澎湃新闻记者 鲁怡
2022-08-11 12:31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过去四十年城市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也存在问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势必要发生变化。”

在2021澎湃城市更新大会现场,曾任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的伍江教授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过去粗放式的扩张造成资源的消耗,包括空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等。

2021年6月10日,伍江在2021澎湃城市更新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1991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成为国内第一个针对近代建筑(1840-1949年)建立保护机制的城市。2002年,上海市人大通过《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条例》,在全国率先将历史建筑保护上升到地方立法层面。

“条例将‘优秀近代建筑’扩展到建成30年以上的‘优秀历史建筑’,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建筑被列入保护名单。”伍江表示,总体来说,目前的保护工作重点仍比较集中在1949年之前建成的近代建筑,而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建筑还很少进入保护的视野,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现当代建筑在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中遭到破坏。

2020年,伍江主持的《超大城市高密度既有城区有机更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荣获上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他看来,有机更新的本质是作为有机体的城市,遵循其发展规律,以更为常态化的代谢与更新进入持续发展的轨迹。

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这位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历史风貌区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特别指出,甄别更新对象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所有更新的前提。

为什么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世界共识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发展标志。”

伍江介绍,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自1985年加入该公约以来,中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不论是从重政治上还是法律上都是史无前例的,截至2021年7月,已有5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中排名第一位。

“历史文化既是社会共同的精神依托,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竞争力所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既是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对后代的负责。”伍江指出,建成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最重要的物质载体,所以,讲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时候,总是不可能回避建筑的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提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念,将一批重要建筑物(建筑群)列为国家级文物。当时确定了180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77处。

“但是,除了文物保护单位之外,针对使用中的建筑,我们认识的起点是比较晚的。”伍江指出,1991年颁布的《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使近代建筑保护有规可依;2002年《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出台,其中第九条规定,针对建成三十年以上,并满足著名建筑师代表作品、反映上海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等条件之一,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视野扩大到现当代建筑。

为什么要保护现当代建筑?

历史是一条河流,源远流长,拒绝断点。

伍江表示,因为历史本身是连续的,所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该局限于某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而应将完整的、连续的历史作为保护对象。

“如果不对1949年以后的建筑予以重视,持续地失去,将造成浩瀚历史中的一段空白,或者说浩瀚历史中一段文化的低潮期。事实上,1949年至今70多年间,我们的建设活动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这么大的建设活动怎么可能不留下历史文化遗产?”

因为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及认识不足,一些高质量的“49后”建筑在城市开发的浪潮中遭到破坏。“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整个国家的建造量很少。”伍江提到,北京有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内的1950年代十大建筑,而上海的建造量更少,这些数量上“稀有”的建筑一旦消失,这段历史可能就在城市版图上抹去了,若干年后,可能没人知道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我们的政府是怎么造房子的,没有办法透过建筑触摸当时人们的生活与城市的面貌。

伍江师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罗小未,从1980年代起,他跟随这位被称作近代建筑“保护女神”的建筑学家投身上海历史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并在恩师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于1997年正式出版。他表示,近代建筑经历了不断遭到破坏又日渐被重视的过程,而现当代建筑同样经历了这一过程,甚至是在激烈的辩论中达成保护的共识,而引发这场建筑圈大辩论的,是2015年的华东电力大楼改造。

揭开现当代建筑保护的序幕

曾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并被评为上海市1949年-1989年“十佳建筑”之一的华东电力大楼,是解放后南京路上第一栋高层建筑。业主更换为鲁能集团后,2015年,华东电力大楼改造为精品酒店的方案“流出”,该方案对大楼外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重建。

华东电力大楼改造前。图片来源:《六十甲子颂》,上海建筑学会编。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第九条规定,针对建成三十年以上,并满足著名建筑师代表作品、反映上海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等条件之一,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落成于1988年,时年二十几岁的华东电力大楼不具备“被保护”的先决条件,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根据相关政策通过了这一改头换面的改造方案,与此同时积极协调,组织沪上建筑专家和业主鲁能集团、酒店方万豪集团进行专业座谈。

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回忆,在设计方演示完改造方案后,当时担任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的伍江作为专家组成员第一个上台发言,阐释了建筑标志性外观背后的设计理念,如顶部的坡屋顶是向和平饭店致敬、凸出的三角窗呼应上海里弄屋顶的老虎窗等。

学者们的专业建议最终打动业主,不改变建筑形态与材质、对内部进行修缮更新。“留住城市共同的记忆是城市更新的精髓”,鲁能泰山度假俱乐部副总经理兼华东区域酒店业主总代表孙宏超告诉记者,华东电力大楼改造经过政府、业主、万豪、建筑学家多方反复沟通,最终更改方案维持了大楼“三角窗”、“斜屋顶”、“棕墙砖”的外观,继续招展在南京路上。

华东电力大楼改造后。伍江作为专家组成员与业主方座谈,最终,华东电力大楼在不改变建筑形态与材质的原则下,改造为上海艾迪逊酒店。

华东电力大楼改造为上海艾迪逊酒店后,大楼坡屋顶在HIYA日矢(酒店餐厅名)形成的三角窗,如今已成为沪上潮人的打卡点。

正如1960年代简·雅各布斯等人士对宾夕法尼亚车站拆除的抗议催生了纽约《城市地标保护法》,这一专业组织发起保护现当代建筑的仅有案例,催生了针对“49后”建筑价值评估的课题,揭开现当代建筑保护的序幕:《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将保护对象推及1949年前的建筑;《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将保护对象推及建成三十年以上的建筑;基于华东电力大楼的改造之争,建筑界开始呼吁对“49后”建筑,包括改革开放后最近三四十年的建筑予以保护。

“不仅是拆除不拆除的问题。‘49后’建筑基本都在使用中,一旦被列为保护对象,大家才会更爱惜,好的保养可以延缓建筑的寿命。”伍江表示,要想让保护成为共识,成为政府和社会管理的一项内容,首先要让公众认识到保护对象的价值,所以价值挖掘是根本所在。

2017年,由上海市建筑学会发起,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共同启动了《上海市优秀现当代建筑(1949年至今)价值评估研究》的课题,课题的研究技术内容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主持,同济大学等高校和各大设计单位共同参与。

在伍江看来,价值评估一定要走出几大误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建筑类文化遗产的评估角度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对于后两者的评估比较清楚,而对于历史价值的理解则容易陷入误区。

“建筑是历史文化的一个物质载体,我们保护的目的是通过物质载体来延续传承历史文化,这是根本。而历史文化本身是不能中断的,你不能说历史文化这一段重要那一段不重要,所以承载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也应该是不中断的。”

首先,历史的价值不取决于主观喜好。历史的重要性不是政治上重要才重要、中国人特别有偏好的才重要,而是说它在整个历史长河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和标志点。伍江以上海虹口区日军慰安所旧址“海乃家”为例,一些建筑代表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很多人以此为由认为应该将它抹掉,这是没有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历史。

其次,历史的价值不取决于时间的长短。5000年是历史,100年是历史,50年是历史,昨天就是历史。伍江常常和他的学生们说,只有40几年历史的深圳,同样可以被视作历史文化名城。

“再过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人们仍会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伟大的一个创举,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在一个小渔村之上打造了一座先进的现代化城市。如果我们不去好好保护,将来的人们可能就不知道深圳如何成为深圳。”

有机更新:时时刻刻,不知不觉

“城市如同一个鲜活的生命体,需要不断地新陈代谢,发生在细胞层面的演变,我把它称作有机更新。”

2021澎湃城市更新大会现场,伍江作为演讲嘉宾发表题为《城市有机更新》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生命体的代谢更新活动应该是细胞层面的,即小规模渐进式的,而非大规模断裂式的,手术式的更新改造只能是在极特殊情况下的短期的和暂时的行为。对于城市和社会发展而言,应该找到最基础、最要紧的底线问题,除了历史人文底线,还有土地资源底线、生态宜居底线、公平公正底线、公共安全底线。

关于历史人文方面,伍江强调,城市历史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延续,最重要的在于如何激发历史空间的当代活力。上海的历史街区保护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规划体系建设方面更有创新性尝试,如2002年发布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率先在全国推出成片保护的概念。

其中,衡复风貌区作为2003年上海市政府首批批准的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因梧桐、洋房、邬达克、永不拓宽的马路而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到大小长假,风貌区内的武康大楼更因巨大的流量要动用警察指挥疏导维持秩序。

伍江认为,这正是该区域最早以成片形式被保护的结果反映,建筑与街区承载的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不可复制的魅力。

(本文部分“49后”建筑档案资料由上海建筑学会提供)

    责任编辑:陈贇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