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一家三口看董必武文物史料展,眼含泪水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陈逸欣
2017-12-31 20:03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12月31日,星期日,多云。

2017年的最后一天,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人头攒动。看完“董必武生平文物史料展”,28岁的王春月和父母都眼含泪水。

“看到展出的董必武文物史料,仿佛想起了兄弟姐妹当年革命战斗的艰辛与不易,其中有不少人牺牲了自己性命。”王春月母亲说。她和丈夫都是老党员,他们来自山东的一个军人家庭,家中许多亲友都在部队。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董必武生平文物史料展”。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摄

据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介绍,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坚持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在担任的党和国家领导职务中,奉献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全部忠诚和力量。“董必武生平文物史料展”运用140多幅图片、37件馆藏珍贵文物史料,讲述了董必武的丰功伟绩及其崇高精神,展出时间为2017年12月28日至2018年2月22日。

令王春月印象最深的是,召开中共一大会议一波三折的过程。一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员说,中共一大会议是冒着危险秘密举行的,中途遇到了情况被迫中断,最后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船上继续进行。“在这样危险且艰苦的环境下,老一辈共产党人对于信念的坚持是令人敬佩的,值得我们年轻人深思。”王春月说。

这是王春月第三次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她说,前两次是和朋友同事,这一次父母从山东老家来上海跨年,第一站便是中共一大会址,“因为我父母这代人是把一些历史革命人物视作偶像的,他们的感触会更深。”

2017年12月31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王春月与父母合影。

他们一家三口之所以选择2017年的最后一天,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重温建党历史和背景,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有着特殊的意义,“参观一大会址是党性锤炼的途径之一,为来年的工作目标指明了新方向。”王春月说。

离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前,王春月来到留言板处,写下了“中国梦”三个字。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