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美又清晰的月球地质图,是如何绘就的?

2022-06-26 10:00
未知

近日

由中国科学家团队研制的世界首幅

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成果

发布

1:250万全月球地质图缩略图

这幅图是目前世界上

最完整、最高精度、最详细的

全月地质图

为月球科学研究、探测规划、

着陆点选址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一经发布

网友们迅速点赞:中国科学家,牛!

近日

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记者采访了

参加编制该全月地质图的相关专家

了解我国科学家

为月球地质“画像”的来龙去脉

探月工程开启我国月球地质综合研究

2004年

我国正式启动实施月球探测工程

2007年10月24日

我国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

成功获取了大量探测数据

为应用我国自主获取的资料开展月球地质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250万《月球地质图》(虹湾幅,LQ-4)

2009年开始

在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绕月探测工程科学数据应用与研究”重点项目支持下

我国科学家开展了

月球地质综合研究与试点地质编图工作

编制了月球典型地区(虹湾地区)地质图、构造纲要图

填补了我国月球地质图方面的空白

为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深入开展

提供了区域地质资料

月球地质编图讨论

2021年10月开始

嫦娥五号返回样品年代和成分等分析

取得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

获得月海玄武岩19.63亿年和20.3亿年的同位素年龄

将月球岩浆活动年龄延长了约10亿年

对重新标定月球地质年代表、深化月球成因及地质演化历史研究等

具有里程碑意义

百位科研人员历时10年编成月球地质图

虽然国际探月活动方兴未艾

但是月球地质图编制却明显滞后

2012年前后

经过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

探测和研究积累

我国逐渐具备了

进行月球全月地质图编研的条件和基础

因此,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

提出用我国的数据

绘制出一幅更全面、更精确、更新的

月球全月地质图

那么,为什么将这幅地质图的比例尺

确定为“1∶250万”呢

据介绍,这是科研人员

以嫦娥工程中分辨率最低的数据

来选择的比例

也就是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的数据

因为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的数据

能够支撑最高1∶200万的绘制需求

再结合美国曾提出

编制1∶250万月球地质图的规划

为了方便和国际接轨

便选择了这一比例尺

开展全月地质图的编制工作

1:250万《月球地质图》分幅图

月球地质编图是一项系统工程

项目周期长、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吉林大学、山东大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近百位研究人员精诚合作

历时近10年时间

于2022年1月完成了

1∶250万《月球地质图》编制工作

多源数据集成表达

最新月球科学研究成果

在新编制的月球地质图中

科研人员基于

对月球动力学演化过程的认识

更新了月球地质年表

采用“三宙六纪”的划分方案

将月面历史分为3个宙,分别为

冥月宙(岩浆洋纪)

古月宙(艾肯纪、酒海纪及雨海纪)

新月宙(爱拉托逊纪和哥白尼纪)

与月球演化过程中的

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阶段、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并重阶段

以及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阶段相对应

1:250万《月球地质图》(北极幅,LQ-01)

该地质图中表达的要素主要包括:

12341个撞击坑

81个撞击盆地

17种岩石类型

14类构造

图面还表达了一些特殊要素

如探测着陆点、特殊高程点等

这些首创性成果的背后

凝聚了我国地质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心血

月球地质编图讨论

1∶250万《月球地质图》的编制

将为后续探测任务规划部署和实施

提供地质科学依据

同时也为其他天体地质图的编制提供参考

必将促进我国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的

跨越式发展

记者:王瑜

原标题:《又美又清晰的月球地质图,是如何绘就的?》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