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征程|十九大代表李媛:实现中国梦与个人理想有机结合

澎湃新闻记者 李闻莺
2017-11-16 14:26
来源:澎湃新闻
十九大结束后,李媛又马不停蹄,参与到有关十九大精神的宣讲和相关活动中。澎湃新闻记者 杨一(01:57)
10月19日,十九大代表李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采访。新华社 图

什么是中国梦与个人理想的有机结合?

20多年前,还在读书的山东姑娘李媛和同学在宿舍看过一部美国电影《壮志凌云》。影片中,汤姆克鲁斯扮演的飞行员驾驶F-14舰载机在卡尔文森航母上弹射起飞、定点着舰,这些场景让她热血沸腾。

那时的李媛,就暗暗许下心愿,希望有一天看到中国的航母出海,看到中国的舰载机起降成功。

经过十几年、许多人的共同努力,这个愿望已经实现。

2017年10月,已是“辽宁舰”某特种装置主管设计师的李媛作为十九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站上党代表通道。她用坚定的语气告诉大家,为了两个“一百年”目标、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做好准备,为一流的军队提供一流的装备。

“我们把中国梦和个人理想合二为一,肯定能产生巨大的合力。”十九大结束后,李媛又马不停蹄,参与到有关十九大精神的宣讲和相关活动中。

她告诉澎湃新闻,最近又许下心愿,希望看到我国国防装备在各个领域,都能迎来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弯道超车”的那一天,这也是所有科研工作者心中的梦想。

现场聆听报告曾“热泪盈眶”

“大家都很好奇,大会开幕那天,我们在人民会堂能不能带手机?怎么没看到水?上厕所怎么办?”

11月6日下午,位于上海衡山路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重工)第七〇四研究所,一场别开生面的党支部活动正在进行。

当天的主角是中船重工第七〇四研究所某部门专业科科长李媛。

前不久,她作为十九大代表在北京参会履职。回到上海后,李媛连续参加了包括科技系统、妇联系统以及本单位在内的10多场十九大精神传达活动。

“虽然辛苦,但也很光荣。”对于目前的忙碌状态,李媛认为这是党代表的职责和使命。她表示,十九大虽然闭幕,履职还没有结束。这一阶段,党代表就是要当好“播种机”,认真领悟大会精神,尽可能传递给更多人。

每一场传达活动,关注度很高,要解答的问题也五花八门。

比如有人问李媛,10月18日总书记作十九大报告时,现场鼓掌为何那么统一?是不是代表们手上的报告都有括号标明“此处应有掌声”?

“当然不是。每一次掌声,都是发自内心的。”李媛笑着回答。

她告诉对方,总书记作报告时,谈到弘扬传统文化,同是十九大代表的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率先鼓掌,引领了全场的一次掌声。当总书记讲到三农问题,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旁边一位来自黑龙江代表团的基层代表把手都拍红了。

作为一名军工科研人员,李媛最有感触的,是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内容。特别是总书记说到“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她的心情顿时觉得很“燃”。

“以前看过一些报道,说有人流着眼泪听完报告,我还不太相信。”在李媛印象中,那也是十九大开幕会上全场掌声最热烈的一次。而她很自然地联系到自己从事的工作,感觉肩负重任,也因此热泪盈眶。

为期一周的十九大,让李媛难忘的还有很多。

参会期间,她曾走上人民大会堂“党代表通道”接受采访。这一特别经历,让李媛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开放与自信,“包括我在内,三场采访一共有60名代表走上党代表通道,这是党代会上的‘第一次’,也是让外界近距离观察十九大的一个窗口。”

她也为大会的简朴作风感到欣喜。

不少人关心,大会期间,代表们吃住行都是怎样的?每当有人问起,李媛都细细解答,吃的是自助餐、家常菜,没见到一滴酒。住在指定宾馆,房间干净整洁,没有一次性洗漱用品。宾馆往返人民大会堂要统一乘坐大巴车,领导级别的代表也是如此,不会搞特殊。

“我们坐在人民大会堂里面,前面桌子上不但没有摆水,连使用的铅笔都是废旧报纸制成的。”李媛曾这样告诉身边的人。

曾因工作推迟要孩子

回到上海半个多月,尽管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李媛还是挤出一天,陪4岁儿子去了趟游乐园。

这是她很早以前就承诺好的。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这些年来,李媛陪伴老人和孩子的时间非常有限,这也让她有“作为母亲”“作为女儿”的愧疚。

1999年,22岁的李媛从山东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进入中船重工第七〇四研究所,开始了她的“科研人生”。

由于从事的研究与国防重点工程装置有关,日常生活离不开“保密”二字,这也让她早早体会到科研工作的艰辛与寂寞。

“直到今天,我们的办公地点没有互联网,不准用手机,从进入研究所的大门,到我的办公桌前要刷多道门禁。”李媛说,这种不为外界所知的状态,让她明白自己的工作就像绿叶,要耐得住寂寞,为红花做好服务。

25岁那年,李媛结婚了。刚开始,她觉得自己还年轻,没打算马上要孩子,几年后开始考虑这一问题,却发现现实条件不允许了。

那个时候,她接到了更为艰巨且重要的任务,涉及“辽宁舰”航母舰载机降落的关键装置设计研发工作。

航母舰载机起降,是一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它关乎着飞行员的生命安全,也因此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蹈”。

“不要说国外技术封锁,连我们自己的飞行员也会质疑,你们行吗?”站在党代表通道,李媛曾说,刚刚着手这项任务时,首先想到参考国外成熟技术,于是发动大家去搜索资料,但一个月过去了,他们只找到几张设备的外形图片,工作原理、技术指标一无所获。

“洋拐棍”拄不上了,只能靠自主创新。之后便是数不清的挑灯夜战、野外试验、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地方安装调试。最忙时候,她一年在外出差160余天,连续28天住在船上,个人问题几乎无暇顾及。

“我出差还不算最多,有的同事一年320天扎根外场。”李媛特别强调,关键技术的攻坚克难,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努力。七〇四研究所副所长卢永锦还时常鼓励大家“方法总比问题多”,这句话也成为很多人处理事情时的“七字真言”。

三年又三年。终于,2012年11月23日,随着我军飞行员驾驶歼-15战斗机稳稳降落在“辽宁舰”上,李媛和同事们的多年付出获得回报,也由此实现了中国航母发展史上的“从无到有”。

仿佛冥冥之中注定,就在辽宁舰实现舰载机成功起降一个月后,李媛怀孕了,那时她已经35岁。“我们真高兴,之前一直觉得欠你一个孩子。”得知这一消息,熟悉她的领导纷纷送上祝福。

对于这个姗姗来迟的孩子,李媛曾暗暗下决心,将来要拿出更多时间,好好陪伴孩子长大。与之对应的现实却是,工作依然繁忙,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是不多,因为出差,她甚至错过了宝宝第一次叫“妈妈”。

尽管如此,李媛还是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特别是去北京亲身经历了十九大,她更加明白,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踏上新的长征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很多人的付出和努力。

“这份工作能给我带来巨大的荣誉感和满足感。”在李媛看来,航母在国人心中激起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是无法比拟的,她和同事们势必要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坚守、不断拼搏,为中国国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