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10月之后无淡季,每15分钟就有场讲解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邹娟 杨帆
2017-11-11 20:59
来源:澎湃新闻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员朱蓓靓表示,从她2008年入职至今,观众的热情今年最汹涌。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杨帆(02:09)
【编者按】

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11月11日,星期六,晴。

每当讲解员的声音响起,嘈杂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示厅一定瞬间安静。

此时,讲解员朱蓓靓略快的语速和简练的介绍通过扩音器在展馆流淌,观众无论老幼都凝神倾听,偶尔用极小的声音交流。

朱蓓靓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她2008年入职一大会址纪念馆至今,观众的热情,今年最汹涌。

一大会址纪念馆办公室副主任林晶晖回忆,去年七月,纪念馆改陈完毕,重新开放,在每周一闭馆的前提下,客流同期仍上升25%。今年10月,总书记携六常委共同瞻仰一大会址纪念馆后,客流更是同期增长60%。

11月11日早上,众多游客排队等待进入中共一大会址参观。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图

据《人民日报》报道,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人民日报》指出,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这是十九大之后中共新的最高决策层的第一次集体活动,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全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在上海郑重亮相。

这样的到访,成为坊间美谈,也直接带来游客瞻仰一大会址的汹涌热情。

为了确保观众以及文物的安全,纪念馆人流到一定量时,启动临时限流措施。进入11月以来,每天上午,都是展馆大客流限制入馆的高峰。

游客的热情,让讲解员们激动而忙碌。

以往,纪念馆里的讲解,除了为团队提供预约服务外,每天上午10点及下午2点还为散客提供两场定时讲解。现在,馆内基本每15分钟就要讲解一场,胖大海、桉叶糖、龙角散成了讲解员的常备药。今天是周末,客流更大,常备药“断货”也来不及补齐了。

不过,即便声音已略带沙哑,每轮到自己讲解时,朱蓓靓都精神抖擞,有问必答,还能“看客下菜”。比如,如果是小朋友,朱蓓靓能一个接一个讲展品的故事;如果观众年纪大一些,朱蓓靓便留心观察,他们对哪位代表感兴趣,适当地讲些代表们的生平。

前几天,朱蓓靓接待几位老红军,一大会址纪念馆尾厅有一段视频,讲述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90多年的光辉追梦历程,老红军们看得特别感动,有的甚至留下眼泪,他们告诉朱蓓靓,自己亲身经历过这段历程,对党的艰苦而光辉的历程特别能感同身受。

“那时候我特别肃然起敬。总书记说,这里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我作为精神家园的守护者,倍感光荣,也责任重大。”朱蓓靓说道。

澎湃新闻记者获悉,以往,团队游客参观一大会址纪念馆需提前一周预约,目前,至少要提前两周。林晶晖说,以往,进入11月后,一大会址客流会渐渐少一些,进入低谷。不过,今年10月之后,已无“淡季”。

11月11日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开馆前,某海军部队在纪念馆门前进行了宣誓。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图
    责任编辑:陈伊萍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