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报告:加大中小微企业纾困力度,配套解决应收账款问题
“鉴于当前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我们建议集中加大政策力度,以提振市场的信心。一是财政加力,比如在目前社保缓缴的基础上,变为不缴,期限可以扩大至三年。二是,亟需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各地应该进一步明确国常会精神,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地区间协调好疫情防控政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文凯在6月8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上作出上述表示。
本次活动,还发布疫情冲击背景下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和救助报告(下称“报告”)。报告认为,总体来看,五月底全国各地基本都出台了响应国务院33条号召的相关政策,各项指标现处于缓慢复苏的阶段,但大部分指标仍处于景气线以下。
一是根据邮储银行发布的小微企业运行指数,在2021年大部分在景气线以上。但进入2022年之后渐渐落入到景气线以下,特别是四五月份仍然大幅度低于景气线。另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小企业PMI指数更悲观一些,从去年5月份小企业PMI低于景气线以来整整一年一直低于景气线。
基于天眼查的数据,从新增企业数量来看,整体还可以,表明整体市场仍有一定的韧性,但进入到四五月份企业主体受影响较大,其中小微企业受影响更大,注册数量下降较快,注册注销比低于1,市场整体活力确实是有所下降。
报告认为,受疫情防疫影响,中小企业近期困难加剧。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成本上升的问题凸显,内外双重压力带来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艰难。
具体到三重压力,在需求收缩上,小微企业运行指数的市场指数和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近期都跌入景气线以下,另一个方面,体现在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上升。在需求不足时,企业拿不到现金,整个产业链条上都缺现金流。在供给成本方面,目前各个指数显示,成本上升趋势明显,包括原材料大宗商品成本、人工成本,加上疫情防疫相关成本。预期转弱则体现为市场信心不足。近期,消费者信心指数跳水式下降,远低于景气线。四月份小微指数的信心指数低于景气线较多,五月份有所恢复。
其次,报告认为,疫情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纾困政策,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非常重视,一是中小微企业关系到就业,二是因为整体经济活力,但目前在政策层面,报告认为有五个方面有待完善。
第一,直接补贴力度不足。报告认为,已出台的政策对中小微企业的直接补贴力度不足。既有总量不足问题,也有在花费方式上直接补贴不足。
中国对企业的直接补贴相对要小,主要是以减税降费为主。减税降费这块,一般减增值税或所得税有盈利才会有减免,有很多是应税额度不够,它的损失没有用直接补贴的方式给予适当的补偿。虽然受到了政策管制直接的负面冲击,但是没有给予相关的补偿。一些地方以消费券直接补贴居民,但额度也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支持政策覆盖面有限。中国的市场主体达到1.58亿,企业主体也介于四千万到五千万。但是一些纾困政策的覆盖面非常有限,比如留抵退税根据税务总局公布4-5月的数据,有大概1万亿左右,接近总额的一半了,但它只退到了149万户的纳税人账户上,占整个市场主体的比例非常低,如果按1.58亿市场主体计算连1%都不到,这是因为退税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所以,政策的普惠性不够。另外,通过多个机构的调查,像减房租等一些政策,受惠的比例也不高。
第三,应收账款融资发展缓慢。“我们前段时间以线上的形式做了不到十家企业的调研,普遍反映是应收账款问题更严重了,特别是建筑、汽配,给大企业提供支持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非常高。”孙文凯直言,国务院包括工信部出台了一些条例,起到了一定作用,包括让国有企业和政府尽快偿还,但是,整体上一些调查可以看出应收账款问题仍然严重,应收账款占营收比还在提高,近期的资金流动率仍在下降。在疫情管控期间市场主体都缺乏现金流,这个问题显而易见更严重了。
近三年疫情导致各行业供应链支付周期都在变长,传统的减税降费普惠金融难以解决应收账款占款问题,供应链金融在这方面非常重要,因为它不需要抵押物,只要有应收账款背书就可以依据这个发行票据贴现使资金流动起来。
报告认为,帮扶中小企业,很重要的举措是解决应收账款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的纾困政策难以发挥效用。具体来说,2021年有20多万亿商票市场,基本都是银行承兑的,3万多亿是企业自己发行的商票,基本都是大企业,中小企业在其中的占比很少,即使有应收账款也不能尽快以票据的形式把资金贴现到位。如果中小企业能将应收账款票据化,将加快资金流动,且成本下降,并且由于有切实业务和大企业背书而风险不大。
第四优惠政策套利问题凸显。目前一些政策,不具备普惠性,覆盖面相对窄,这导致了一些很明显的套利问题。“比如我们去年的一个研究发现,当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利率低于住房市场贷款利率时,大批小微企业异常出现,因为注册企业成本相对比较低,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套取经营贷应用在房地产市场。”孙文凯说,二是一些税收政策有明显的套利空间,之前出过不少案例,近期的留抵退税案例,我们搜索了一下非常多的留抵退税出现了套利的情况。原因是一些信息很难核实,一些差异监管部门间协调比较困难,套利空间还是有的。
第五提振信心缺乏有效手段。报告认为,虽然决策层反复强调提振信心,但目前来看缺乏有效手段。一方面,疫情防控从省到县甚至到居委会都在层层加码,这对企业经营的信心是不利的。市场会认为不再关注经济,不再关注企业。特别是有时候管控出现临时性,甚至出现反复性,这对市场信心打击很大。
鉴于目前市场主体的现状和政策效果,报告有六点建议。
一是,财政支出应加力扩面。在疫情严控的形势下,目前财政救助总额要提高,覆盖面和直接补贴的比例要扩大。鉴于疫情防控给市场主体直接带来的损失,直接补贴是补偿企业损失最有效的办法。一方面减税政策,很多企业没税可缴,也就享受不到政策优惠,但这些企业实实在在受到了疫情管控的损失。其次,应加大政府采购的额度和比例。资金来源可以发行国债,或直接划转国企的利润为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甚至是财政政策货币化,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
二是,复工复产阶段可考虑出台诱导性政策为主,使企业逐步地扩大投资,扩大就业。现在是就业的关键阶段,一千多万大学生,企业有顾虑,并不敢扩大经营规模。诱导性政策含义是对新增部分给以政策优惠,比如对新增投资者进行补贴,而不是补贴之前的存量已有的行为,新增要扩大产能,要新增机器厂房建设,可以给财政补贴,退减税,以及给居民发放消费劵也能有这样的效果。
三是提升市场信心政府需要更坚决的态度。按照国常会的态度,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把稳经济放到更突出的位置,甚至是第一位,不能反复。比如出现了几例阳性就关停整个城市,这对市场信心的打击是非常大的。所以,在信心恢复上,要把稳经济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是国常会的态度。
另外,可以集中加大政策力度,延长期限。比如留抵退税和社保缓缴,这是“国常会33条”中很重要的两条财政手段。但留抵退税和社保缓缴都属于延期缴纳的形式,回头进项大于出项能够退税,补充一些现金流,社保缓缴到年底,回头都需要补缴,这些实质上是一个延期缴纳的性质,并没有真正大幅降低企业成本。
因此,社保缴纳可以将目前的缓缴变为不缴,期限比如扩大到三年。相关的支出额度可以用财政和社保基金的存量支撑一段时间,或者用其他财政手段来补齐这部分,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政府支持的决心越大,越能增加企业信心。
四是加强疫情防控政策协调。各地在执行中央疫情防控政策时,经常出现层层加码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更多地应该靠地区间协调来解决,也可以通过倒逼机制。地区间政策的协调,不仅在地方内部放开人员、物流流动,更需要跨地区协调才能真正恢复起来,这个过程中需要中央的一些统筹。
五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出台的各项纾困政策,也面临政策套利的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信息难以核实,这让政策很难精准落实到相关主体身上。例如,对于企业和家庭的收入情况,要有更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更精准地掌握企业和家庭的实际收入情况,需要加大力度来把信息基础设施好,或者是有制度保障,避免一人注册多个小微企业来避税、或者留抵退税套利的情况。
六是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问题应该得到更快地落实。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受到关注,也是中小企业的痛点,不仅是拖欠问题,很多时候是账期较长,压着这个钱,如果通过供应链金融把贴现、应收账款通过类似于债务转移,类似于一个资产,尽快把资金流转起来就会非常好,目前看这个空间还是很大,特别在供应链金融上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报告认为,中国应收账款的问题,在供应链的框架下是相对比较有前景的,因为中国的供应链,特别是制造业,两头上下游都是核心大企业,相对信用比较好。但中小企业在中间受上下游挤压,上游输出产品需要它支付现金,下游又拖欠它,两头早付迟收,这是应收账款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重要问题,但如果把下游企业的应收账款以票据形式贴现,让拖欠应收账款的大企业给背书,它一定会还的,让中小企业发行票据,票据可以到银行进行贴现,也可以以一定的价格为准货币的形式促进流转,这样一是可以降低中小企业成本,二是资金本身流转起来会更快。这个票据市场如果发展起来,中小企业的成本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