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下引发小麦危机,中国会去国际市场上抢粮吗?

2022-06-09 18:39
上海

原创 仝若楠 上观数据

“芒种”后,中国各地的小麦进入了收获季节。

今年中国的小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是小麦价格的下一个压力点。”一家海外媒体这么形容。俄乌冲突后,国际小麦价格已经上涨了80%,这也令全球一些贫困地区的饥荒更加严重。国际上传出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中国拥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要是用来买粮囤积,那么会让国际“粮荒”雪上加霜。

对此,5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奉行的是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观。中国是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没有必要去国际市场囤积粮食。

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过半

今年中国的小麦收获季节比往年要早一些。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6日,全国已收获小麦1.67亿亩,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过半,全国麦收总体进展顺利。其中四川、湖北麦收已基本结束,安徽收获进入扫尾阶段,河南麦收进度过八成,江苏进度过半,陕、鲁、晋、冀即将进入收获高峰。

小麦和稻谷,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粮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口粮”。考古证据显示,至迟在距今4000年以前,小麦已经传入到中国境内。汉代小麦在中原居民主食中的比例普遍增加,到唐代中后期,小麦已经成为北方居民的主食了。在当今中国人的粮食消费中,小麦的占比也超过15%,加上稻谷、玉米、小米等类的“谷物”,占据了我国居民粮食消费的90%以上。

不过,不用担心中国的小麦不够吃,作为小麦的最大消费国,我们同时也是最大的生产国。2021年,中国小麦产量为1.37亿吨,居全世界第一。

这几年,中国的小麦进口量有所上涨,但主要是品种调剂,今年4月的小麦进口量为7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还下降了22.4%。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如何看待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从整体产量上看,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八连丰”。2021年的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和2020年相比增长了1336万吨,涨幅约2%。已经连续七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算下来,2021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4公斤,已超出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400公斤“安全线”标准。

分类来看,谷物的产量总和为63276.1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2.7%。稻谷、小麦、玉米的产量分别为21284.3万吨、13694.6万吨、27255.2 万吨。

当然,粮食安全并不意味着我们一点粮也不进口,恰恰相反,从2004年开始,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从此前的净出口国转而成为净进口国。但这有一个不同类型粮食进口比例的问题,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说,我国是“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小麦、稻谷和玉米的进口量都极低。

我国谷物的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近年来,玉米的进口有所增加,主要用于饲料。

进口量较多的是油料和大豆。20年间,油料的自给率从81.0%下降到25.1%,大豆的自给率从60.2%下降到17.0%,这拉低了我国的粮食自给率。2021年,大豆的进口总量为9653万吨,和2020年的1亿吨相比有所下降,进口的大豆主要用于压榨大豆油而非食品加工。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提出了大豆和油料播种面积要扩大至2200万亩以上,要着重补齐大豆和油料作物的产量短板,提高整体粮食自给率。

俄乌冲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俄乌冲突会否影响中国粮食安全?

乌克兰主要是我国玉米、大麦、菜籽油的较大来源国,2021年进口量分别为639.8万吨、362.2万吨和87.7万吨。而俄罗斯则是我国油料、油脂重要的进口来源国。但根据艾格农业统计的2021年度我国大宗农产品进口来源国排行榜,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排名分别为第六和第十一,从重要性上来说,影响还是有限的。

以国际社会最关心的小麦为例,中国为数不多的进口小麦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受影响较大的可能是玉米,中国的玉米进口中,美国占全部进口量的70%,乌克兰占进口量的29%,排第二。我国的玉米进口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月曾大幅下降一次,仅进口193吨,比1月(275吨)少了近30%。但进口玉米多用于饲料而非主粮,因此不必过度担心。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月受俄乌战争的影响,各类粮食进口量均有所下滑,但3月后稳步恢复,4月略有反弹。

俄乌冲突对粮食期货价格还是有明显影响的,除稻谷价格较为稳定之外,小麦、玉米、大豆的均价在今年2月末都有明显上涨。

其中小麦和玉米的价格涨幅度较大,但4月以来,进口价格显著高于国内价格,国内价格虽受到一定影响,但和全球谷物价格疯涨的局面相比,国内价格相对更低。

全国一盘棋的粮食安全观

中国的粮食安全,也得益于土地广袤。我国共划分了13个粮食主产区,除了东北三省外,还有河南、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北方省份,而南方粮食主产区则有安徽、江苏、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六省。

2021年,北方七省粮食产量总共为34155.9万吨,占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粮食产量,但这七省的人口仅约3.98亿,算下来还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因此很大一部分粮食会向外省市供应。

从地理分布上看,各类主要作物分布为:小麦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和东北平原(春小麦),稻谷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玉米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中部黄淮平原地区及北部地区,大豆在东部地区,主产区和玉米分布类似。

因此,尽管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发达,人口密集,部分城市粮食产量无法保障自给自足,需从外地调取。但靠种粮大省兜底国内粮食产量,加上北粮南运的畅通,中国各地的粮食安全都能得到有效保障。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显示,未来十年,中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能够完全确保,粮食自给率将提高到88%左右。立足国产以外,“适度进口”也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缓解国内资源环境压力,而且有利于腾出宝贵的农业资源,集中力量确保基本口粮、谷物和食物安全。

原标题:《俄乌冲突下引发小麦危机,中国会去国际市场上抢粮吗?》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