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追溯 | 书之旅:从文庙出发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鲁毅/梅菲斯特书店主人
2017-10-24 15:29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追溯与重构”第六期,我们将跟随一位二手书店主人,踏上书的旅程。一本书从别人手里来,到你手里去,延续书的使命,激活书店的生命。报名方式详见文末。

刚看到书店的一个读者(他属于很清楚自己需要的那类读者,每次都是自己一个人来,然后就开始翻书了,偶尔就某本书跟店主说上几句)发的朋友圈。他说:“我在2014年9月搬到巨鹿路生活,这家店刚刚换手一家香港点心店,从那个时候到今天,这个店址已经开过四家店。日日经过,惨淡经营。最后一家是一个台湾人开的简餐店,晚上兼作酒吧,是最辛苦的一家。今天路过,又换手,如果加上头尾,四个年头里六家店在这里转走马灯。”

我想起书店搬到绍兴路也才一年,去年就经历了两次搬家。我们将要带大家去看一看的犀牛书店也是今年才从丽园路搬到复兴坊。小亚细亚梅菲斯特书店分出来落脚永康路,但据说也在考虑搬迁了。早一年在绍兴路落户的诗集书店,最近暂时关门,看来店主也面临不少紧迫的问题需要闭关好好想一想了。

除了前面提到的四家,还有“明室”和“会饮”,再加上历史更久远的瑞金二路上的“九华堂”,绍兴路一带确实也算是二手书店扎堆了。也有心急的记者马上把绍兴路比做日本的神保町了。这些店主们可没那么乐观,他们对变动深有体会。

“季风书店”将要关门了,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书店消失了。这么多年来,也只有文庙书市自打1986年来还在文庙,虽然,文庙外面的鬼市在G20期间被整治掉之后就此消失了。那可是我读大学期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每周末必去淘书的地方。每周日的文庙书市,总能看到熟悉的面孔,有些甚至是十几年来一直都在,也有新加入这个营生的摊主。看到他们在做生意的同时互打招呼,沟通有无的时候,还是能给人一种实在之感:书籍经过他们之手重新又流转起来。

文庙。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文庙7点半准时开市,每次看到摊主推着三轮车,骑着电瓶车搭着一麻袋一麻袋的书挤进文庙的大门,还是很激动人心的。看着他们在大成殿前大院手脚麻利地搭建起摊位,等候一旁的各式人等早就涌了过去。一摊摊挨个看过去,有没有收获完全没个准。有时候一无所得,有点泄气想着下周不去算了。但忍不住还是去了,结果这周就有了。淘了书,可以在外面院落的台阶上坐一下,翻检今天的所得。那里早就有不少老先生已经在扎堆了。这是我最喜欢的情景。

从文庙出来,经由建国中路(这条路上也有不少所谓的家具调剂店,卖旧家具和古玩,说不准也有旧书。旧书对他们来说不是主业,说不定就能捡漏了)思南路,最先到达的是身处复兴坊深处的“犀牛书店”;线装书是他们的主营,他们最近还开始影刻线装书售卖,反响不错;书店的前廊也被他们用起来做小规模的展览,目前已经策划了一个版画展。作为普通读者,我在那里买到过陈遵妫的《恒星图表》、徐鑫堂的《经济住宅》。

犀牛书店

然后再从弄堂穿出去,经由瑞金二路,转到绍兴路上。这是条单向街,所以颇为安静,除了出版社的写字楼,就是水果店和咖啡馆,小卖部和文具店这些很街坊的店了。“梅菲斯特书店”在民居的三楼(它的对面是昆剧团);这里你会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占据了显要的位置,不单止外国文学收藏丰富,日记书信、科技史、各类画册图录也是他们的一个特点。还有,这里你看到的所有的物件差不多全是淘来或者捡来的。他们也有网店,微信公号,正要开始制作各种小册子。

梅菲斯特书店

出门走个一百米,有个雅致的绍兴公园。那里散置着长木椅,有树荫浓密的大树,假山,水池和盆景。你会想在那里喝喝啤酒看看书,周围的老人家都很安静地在闲聊。公园再过去几十米就是“诗集书店”了,隔着花园能看到它的灯火;这里正如它的名字所示,诗集的收藏丰富。店主也是个诗人,组织读诗会和放映是他们的传统。当然,他们也制作各种没人出版的小册子。不过,我在“诗集书店”收获的倒不是诗集,而是几种线装书。

诗集

绍兴路和陕西南路的转角是“明复图书馆”,这里安静,有点过于朴实无华,是个适合阅读的地方;陕西南路往北走,永嘉路——嘉善路——永康路,“小亚细亚书店“也藏身弄堂深处,它是一家带民宿的二手书店。店主菲戈是个前媒体人,是我所认识的最狂热的读者,你想,他可以为了写一篇文章看300万字的相关图书。他的店真是满坑满谷,全是书。以史地类图书居多,关于上海的书也很显眼。我在这里买到过台版的《西藏研究》和《今传西汉史籍考》。

小亚细亚

作为普通读者和旧书店店主的我,除了每周五的聚奇城,周日的文庙,复旦周边的几家旧书店,蓝村路站的“小朱书屋”,这几家书店也是我常常去淘书的地方。上海的旧书市场也因为这几家店而稍稍有了点生气。

城市漫步:追溯与重构 | “从文庙出发”路上观察者招募

第一部分 行走

带路者:鲁毅,梅菲斯特书店主人。

时间:2017年10月29日(集合时间将通过邮件通知各位入选的路上观察者)

路线概览:文庙-建国中路-犀牛书店-绍兴路-梅菲斯特书店-诗集书店-永康路-小亚细亚书店

招募人数:5位左右

同行者:IVC-InVisibleCities社群,致力于分享城市创新的小组。

如果你:喜欢淘书胜过闲聊,可以为淘书之旅早起,欢迎加入。

报名方式:请以“文庙漫步报名”为邮件主题,发送“姓名+职业+电子邮箱+电话号码+一句话报名缘由”至邮箱shenjw@thepaper.cn

报名截止时间:2017年10月26日中午12:00。

名额有限,收到包含集合时间和地点的确认邮件即报名成功。

第二部分 讨论

时间:2017年11月18日(周六)晚7-9点

地点:那行零度空间(上海市镇宁路465弄161号愚园里C座101室)

嘉宾:

梅菲斯特书店主人鲁毅,本期漫步在地者;

IVC-InVisibleCities社群,本期漫步创作者;

部分参与行走的漫步者。

讨论会不限参与人数,报名请扫下方二维码,或复制链接地址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1410913052100至浏览器打开。

讨论会报名二维码。门票含任意饮料一杯。
关于“城市漫步:追溯与重构”

继2016年澎湃新闻·市政厅与瑞象馆共同发起“城市漫步:发现与表述“系列工作坊活动之后,2017年澎湃新闻·市政厅将继续召集对生活在上海的地方经验有独到感受和见解的“在地者”、“创作者”与“观察者”一起“再生产”。

我们需要追溯地方历史,感受空间经验如何影响人,并重新建构地方和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50年前就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人,与30年前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人,与现在刚刚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人,对同一条路,同一爿店,也会有不同的私人经验和身体记忆。曾经这里有一条河,这里有坡,这里是戏院,这里是二手书市……如今不一定还在,但我们还有开放的感官和理性的头脑,双脚能量地,耳朵能听,眼睛能看,双手可以创作。

这些关于地方的个体经验,构成了一个场所的精神。通过这些不同于书本的生动经验,我们可以把一个地方的故事讲得饱满,让人意识到,这个地方是经过时间积淀的,是有独到价值的。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