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建校117周年之际推出6场科学报告会:学问没有边界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张慧
2022-05-28 15:14
来源:澎湃新闻

在校庆期间举办科学报告会,是复旦大学的传统。

复旦大学建校117周年之际,5月17日至27日,第56届校庆科学报告会接连开展,包括文社理工医专场、学术交叉融合场共6场学术盛宴。

校庆科学报告会综合场,在复旦大学官方视频号、B站和微博进行直播。 复旦大学 供图

这一学术传统始于1954年,时任复旦校长陈望道提出,“校庆种种活动,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中心”,当年的校庆即举行了复旦大学首届科学讨论会。

5月27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创新”为主题的科学报告会综合场举行。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致辞中介绍,复旦的学科格局长期稳定,拥有多样、丰富的学科资源,但如果把学科的认知作为自我设限的边界,就很难突破现有的知识体系,也就很难再有原始创新。

“当你在做研究、做科研时,担心自己是不是跨出了学科边界,那也许就是创造的时候,因为学问没有边界。”金力认为,当下新的科技革命、新的发展格局,构建孕育着学科发展的巨大可能,如果现在大学不抓住机遇拓展格局、优化结构,也许就会失去达到顶尖的时机。

他介绍,学科交叉已成为高水平科研与顶尖人才的重要特征。百余年来的诺奖获得者有41.02%属于交叉学科,尤其是21世纪以来,跨学科成果占半数以上。今年上半年,中美分别发布了十大突破性技术,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全球都在高度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

据了解,复旦大学从2015年开始成立大数据学院和研究院、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逐步建立复杂体系多尺度、类脑芯片等一系列研究院,以及正在推进的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AI³)研究院、智能医学研究院、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等。

什么是“新工科”?构建数字孪生脑可以实现吗?元宇宙医疗有哪些应用?在科学报告会综合场上,多位专家给出观点。

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上海市脑与类脑中心副主任冯建峰指出,对小孩来说,8小时以上睡眠更有利于大脑发育,这一论断引起网友热议。在科学报告会上,冯建峰介绍,近期,研究人员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38岁-70岁人群的多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这一群体来说,7小时睡眠时间最优。

“做科研必须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从短期和中期目标看,我们是想理解人脑,长期目标是想模拟人脑。”冯建峰介绍,团队已构建数字孪生脑,模拟有着860亿个神经元的人脑,“我的数字孪生脑和人脑之间的相像程度,大概有0.87的相关系数。”

复旦大学率先提出开展“新工科”建设,“新”在哪里?科学报告会上,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甘中学指出,新工科新就新在“发明创造”这四个字上。回顾历史,他认为,三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发展爆破点和技术枢纽都源于创新发明或应用创造,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改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电机,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电子计算机。因此,新工科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发明创造人才,构建发明创造工程。

甘中学表示,办好新工科的关键词就是融合创新。他以移动消杀机器人的研发为例,要实现融合创新,就要基于目标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人员协同的智能融合、从需求到应用的产学研融合。

“元宇宙医疗刚刚起步,它基于VR/AR+物联网、个体数字孪生技术,可应用于远程医疗、虚拟诊室、虚拟教学等地方。未来,从医学生培养到手术看病,都将有很大应用。”基础医学院教授刘雷表示,智能医学有众多研究方向,比如大数据分析、医疗图像、元宇宙医疗、智能药学、AI+传染病监测、AI+慢病管理等。

刘雷说,智能医学是以现代医学为基础,融合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挖掘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规律,探索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诊疗方法和临床应用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他介绍,从事智能医学的工作者,被要求具有很强的数理基础,以及拥有生物和医学背景。因此,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个挑战,实际上,全球众多高校已在多年前开展相关人才培养。在国内,目前已有40多所高校布局智能医学类专业。

    责任编辑:陈斯斯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