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复工记|练塘茭白或困于水中,农户赌二十天内市场恢复

澎湃新闻记者 巩汉语
2022-05-28 07:22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上海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按下“快进键”。

最近,越来越多的防范区居民走出家门,记录下久违的外面的世界。超市卖场逐步恢复线下营业,建筑工地上响起大型设备运转的声音,新鲜蔬菜、肥美鱼虾摆上菜场台面,咖啡蛋糕的香气在商场弥漫,快递小哥说最近的派单量又增多了……

复工的人们用“高兴、激动”描述心情,迫不及待投入工作。有的人坚守在抗疫保供一线,有的人刚刚返回单位闭环管理,无论如何,他们都在全力以赴,用自己的力量助推这座城市尽快恢复运转。

5月27日起,澎湃新闻推出“五月复工记”系列报道,谢谢每一个奔波忙碌、倾心守“沪”的劳动者。因为有你,熟悉的上海正加速归来。

祝碧晨 设计

春末夏初,正是茭白成熟的季节。往年这个时节,在上海青浦练塘镇联农村的田头,农户石建强每天忙得停不下来,来进货的客商络绎不绝,大大小小的茭白刚出水,装上满满一货车,称好重量就被拉走。今年依旧是个丰收年,这些天,联农村千亩茭白田葱绿繁茂,一眼望不到头,水下的茭白个个长得饱满喜人——已经是采收的高峰期了,但田头鲜有人烟。

茭白,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练塘产的茭白,经过引进、培育,更是茭肉洁白、口感鲜嫩,是上海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蔬菜品种。其产量供应着整个上海市区的茭白市场,并销往苏州、杭州、无锡、南通等地。

5月24日,上海青浦区练塘镇,农户排队将采收的茭白送入冷库。 澎湃新闻记者 巩汉语 图

疫情之下,交通受限,市区的采购商出不来,外地订单出不去,茭白市场需求规模锐减。石建强只能把成熟的茭白一袋袋往冷库运,冷藏费10元一袋,不计天数。但新鲜的茭白最多冷藏20天,所以石建强在赌,赌20天之内交通无阻、市场开放,他能把滞销的茭白卖出去。

千亩茭白迎采收高峰

石建强是联农村的种植大户,承包了五六百亩田地,其中茭白有两百亩。5月24日是第一茬茭白采收的第一天,石建强一大早就来到田头,二十几个工人已穿好下水服在田间作业。

茭白成熟后,被采摘下来放在田头。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郁郁葱葱的茭叶已经有一人高,一丛丛立在水中,底部的根茎就是茭白,成熟的茭白上半部会钻出水面,圆鼓鼓的。采摘工人把胳膊伸进水中,手摸到茭白最底部,再一握一提,整个茭白便采了出来,洁白又饱满。

这一天,石建强的田里茭白产量超过一万斤,五十斤一袋,分装了两三百袋。单就产量而言,这是个很不错的开头。而随着茭白陆续成熟,接下来几天,还会迎来采摘高峰,每天至少五六百袋。

整个联农村有三个合作社、七个种植大户,加上其他一些散户,茭白种植面积约有1000亩。据联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邹伟珍介绍,5月24日当天,联农村茭白的产量在20吨左右。

莲塘茭白长势喜人,工人下田采摘。

但石建强高兴不起来。早些时候,他联系了多个批发商“老客户”,但无一例外都不能来收。

往年,他根本不用担心销售问题,练塘镇生产着全国最好的茭白,丰收时节,纵横交错乡间水泥路上,停着大大小小的皮卡车,刚采摘的茭白简单称重后就被运走。这股热闹劲能从五月持续到十一月,练塘茭白品种多,分时令种植,露天茭白一亩地能产5000斤,采收时间也长。

现在却冷清下来。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农贸市场仍然处于关闭状态,茭白不是硬需求,市场一旦缩小,需求量也随之下降。

“市区的采购商很多还出不来,想往省外运,但跨省运输困难,外地让不让‘沪牌’下高速也不知道。”当天,石建强的茭白田产出的万斤茭白,没有卖出一包。

面临销售难窘境的不只石建强。上海青浦练塘农副业有限公司农田管理科科长高卫林告诉记者,整个练塘镇茭白日产量约500吨,但当前每日销售量只有200吨,也就是说,每日有300吨茭白面临滞销风险。

赌一把:暂存冷库20天

卖不出的茭白只能往冷库送。

5月24日下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来到练塘农副业有限公司,从公司门口到冷库二三百米的距离,停放着大大小小的货车,农户们等待着将新鲜采摘的茭白存入冷库。几个农户聚在一起,谈论着收成与销量,一个农户坐在小型三轮车上,车内装着四五十袋50斤装的茭白,他告诉记者,今年收成好但卖不出去,先放冷库存一段时间。

石建强说,冷藏费是10元一袋,不计天数,随着采收的茭白越来越多,冷藏费用也是笔不小的开销。采收高峰到来后,这几天,往冷库送茭白的农户很多,最晚能排到晚上八九点。

但放冷库也不是长久之策。石建强说,新鲜的茭白保质期最多二十天,其间卖不出去,只能扔掉。

高卫林也表示,该公司有8个冷库,每个冷库能存500吨茭白,总茭存量在4000吨左右。截至5月24日,滞销在冷库中的茭白约有1000吨,高卫林担心冷库饱和之后,进不了冷库的茭白该怎么办。

而茭白的采摘工作不能推迟。石建强说,茭白成熟后需要在两三天之内完成采摘,否则就会变老。如果冷库饱和,成熟的茭白无法储存只能抛弃,“与其浪费人力,不如烂在水里”。

现在,石建强把希望寄托在之后的二十天。如果道路通了,市场恢复,跨省运输有了途径,他的茭白一定还能卖出去。

各方想方设法应对销售难

事实上,为了让茭白销售出去,练塘镇和联农村也都在想办法。

走进练塘镇农副业公司二楼,楼道里就传来一阵阵电话铃声。办公室内,工作人员电话接个不停,试图成交每一笔茭白订单。

据练塘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陆剑岗介绍,为应对茭白采收旺季销售难等问题,练塘镇成立茭白保供工作专班,下设产销对接组、农产品检测组、后勤保障组和推广宣传组,协同推进茭白采摘和销售等工作。

目前,茭白保供专班一共18人,分别负责统筹做好茭白销售过程中接单、派单汇总,客服咨询等售前、售中、售后相关工作。自大棚茭白成熟、陆续上市起,所有工作人员便吃住在单位,“没有一个人能闲下来”。

这几天,联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邹伟珍忙个不停,她在努力跟区里、市里的小区团长对接。5月23日总共对接了两单,五斤一包的茭白团购了500包,卖出去1吨多,当天也有一个超过200包的订单,“都是用村里唯一的通行证送出去的”。镇上的保供小组发来的订单量稍微大一点,一次有10吨-20吨。

“但茭白市场的整体需求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高卫林说,目前,保供小组正在想办法打通苏州、嘉善的销售渠道。如果成功,销售压力会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下一茬的茭白将于一个月后上市,工人们在田间除草。

一个月之后,下一茬的茭白也将成熟。目前,石建强正组织工人们在田间除草,前段时间居民足不出户,田间长了很多野草,复工之后,除了采收,他最看重的就是下一茬茭白的长势。

无论怎样,下一茬的茭白产量还要保证。

保供小组制作的销售茭白的宣传海报

    责任编辑:高文
    图片编辑:胡梦埼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