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之计②关注就业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高质量就业

杨志勇
2022-05-19 20:36
来源:澎湃新闻

今天看到一幅漫画,唐宋八大家在一起,苏洵发声:“王安石考上城管了!”这当然不是在说唐宋事,谈的正是那么几位博士和硕士到城管等岗位就职的事。对此,各人有各自的理解,这一点也不奇怪,毕竟时代变了,个人的选择权也多了。

眼下,就业任务很重,能有个工作岗位本身就是可喜可贺的,而且城管等岗位还有较好的待遇。就个人来说,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事去做,其他人确实不应该指手画脚,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他们自己。城管岗位怎么啦?这是城市运行离不开的岗位,当然各项工作本身都有完善的空间。

之前,也有名校博士到中学或街道居委会工作,也曾引起社会热议。同样地,对于个人来说,这没什么好说的。对于提供岗位的就业机构来说,能有高学历人员(是不是人才,由社会自己去判断)加入,也未尝不是好事,至少这可以改变下人员结构,带来一些不一样的理念。

今天我们更关注的是一般的博士硕士培养和就业问题。在三十年前,能进大学,就可以被看作“天之骄子”。如今,大学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本科生再也不稀罕。于是,在国人的文凭和名校崇拜症的共同作用下,似乎招聘单位不以研究生为起点门槛,不以名校毕业生为对象,就觉得对不住自己这金贵的单位似的。

实际上,不少岗位正常本科毕业生胜任已经绰绰有余,甚至高中毕业生就够了。但是,一旦规定要研究生,那么本科生的就业机会就没了,高中生就更别想了;一旦规定只能名校,那么更多的普通院校毕业生只能望洋兴叹。对于社会,显然这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在研究生培养中,硕士生的定位有点特别,既可以高,也可以低;既可以综合,也可以深化。专业硕士面向业界,这没什么好说的。学术型硕士本来就应该以学术导向,最好是向博士过渡的学位。

博士生培养的定位其实很简单。博士就应该学术导向(这里不讨论专业博士这个本来就和学术挂不上钩的所谓博士培养问题)。一个人如果攻读博士学位,而不以教学和科研为未来的择业导向,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那么他或她至少偏离了博士培养的初衷,势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我自己就曾建议不少不以学术为志业导向的青年不要攻读博士学位。

当然,读了博士,不见得他或她就一定有能力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就能够在学术研究上更上一个台阶。一些博士去当城管或去别的机构就业,或许和他或她的学术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有关。不是所有博士都有机会去高校特别是好的大学教书,不是所有博士都能够找到心仪的学术机构就职。

没有好的发表,或没有能被发现的潜在科研能力,博士到好的大学或学术机构就职也只会是梦想。我们甚至可以说,博士做不到这一点,博士阶段的培养就失败了。我们中的许多人确实失败了,这是事实。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有的博士有能力,但人生的方向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作用而改变了。

一个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不应发出一般岗位就一定要聘任高学历人员的信号,对于社会来说,这是一种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就业很重要,就业是民生问题。同时,我们更应该提倡高质量就业。高质量就业,强调的是人尽其才。在这个意义上,博士去当城管或到居委会去任职就不见得是高质量就业。

眼下,有一些地方到大学去找博士毕业生,去了就给处级岗位。偶尔为之,这未尝不可。但对于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般的行政管理岗位是否需要博士毕业生就很值得怀疑。为什么就不能够让这些具有专业技能的博士好好地去从事科研工作呢?学而优则仕,不见得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我曾亲眼目睹博士生导师培养的博士,本来要去科研机构工作,却为处级岗位所吸引,导师为此感到伤心和遗憾。

我们的社会,还有一种人才第一学历消费的倾向。一人如果没有好的第一学历,那么以后即使有博士学位,对不起,你就没有这样的就业机会。诚然,第一学历很重要,拥有好的第一学历也能说明很多问题,但这样的文凭消费,实际上是对博士生培养的缺乏信心,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怀疑或一味的否定。为什么一个人以后的成功没被发现,为什么就一定要去纠缠过去?我们确实需要反思当下的研究生教育。

强调第一学历,说白了,那是高考的胜利,那是高考报对志愿的胜利。第一学历后面是考分,是高考填报志愿的回报。一步错,步步错。这不是高质量就业社会应有的状态。即使高考考分低点,那可能只是一个人成长中的插曲,后来他或她完全可能吸取教训,实现人生的重大转变。即使他或她高考志愿填报错误,但那只是成长过程中的另外一种经历,不见得人生就会一直错下去。诚然,我们可以列举无数的第一学历不一定就意味着成功的例子,但社会之所以强调第一学历,也的确与第一学历好的个人能力总体好有关,高分总体上高能,社会不愿意去辨别人才,就简单化处理。用人单位的这种做法,显然也不利于高质量就业。

没有充分就业,社会就不容易稳定。就业关乎民生。同时,我们期盼高质量就业。社会能对博士当城管感到疑惑,这说明我们的社会的主导方向还是积极向上的。

总之,需要同时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入手,高质量就业的社会才可望形成。

(作者杨志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财贸经济》《财经智库》副主编,著有《新中国财政政策70年》《大国轻税》等。)

    责任编辑:蔡军剑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