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单海洋碳汇指数保险落地威海荣成

2022-05-15 19:15
山东

“海里的草能上保险,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成真了。”5月7日,随着荣成楮岛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威签名完毕,该公司在桑沟湾近海种植的100亩海草正式投保全国首单海洋碳汇指数险。当特定海洋环境变化造成海草受损,碳汇减弱时,保险公司将予以赔偿。

为什么要给小小的海草上保险?威海市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倪国良说:“海草是海洋里的高等植物,连起片来就是海草床,就是‘海底森林’,其固碳量是陆地森林的两倍以上,不仅是全球的重要碳库,也是保护海洋的天然屏障。”由于海洋气候多变,以及始终缺乏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与规避手段,一旦出现台风、海温、赤潮等海洋灾害,往往造成海草床大面积损毁,固碳效果随之大打折扣。

为了让海草床的固碳效果不再“随风飘摇”,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和威海市两级公司配套联动,综合国内外海草床碳汇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威海市政府、行业、科研等领域多方论证,在实现对海草床碳汇价值和修复成本的初步核定的基础上,利用海草床生长环境数据、海草床损毁及修复数据、海水流速等海洋大数据,参照海草床碳汇能力、碳汇市场交易价格等依据,量身定制了海草床碳汇指数保险方案。

“该险种以海草床为保险标的,以海草床碳汇富余价值,包括固碳经济价值和修复成本等作为补偿依据,以海草床因特定海洋环境变化造成的碳汇减弱事件为保险责任,充分保障海草床固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中国人寿财险威海市荣成支公司经理张晓辉介绍, 有了保险保障,当海草床因特定海洋环境变化造成的碳汇减弱时,视为保险事件发生,损失补偿可用于对灾后海草床碳汇资源救助、生态保护修复等生产活动。

 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党委书记王宏全表示,此次落地的海洋碳汇指数保险为全国首单,对扩大海洋资源利用、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具有开拓性意义,有助于推动山东省海洋生态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支持帮助下,荣成楮岛水产有限公司在地处桑沟湾的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宁津街道东楮岛村附近近海水下约3米处,连片种植了约100亩鳗草(即大叶藻,俗称海草),并建立了鳗草高效繁育基地,目前人工鳗草成活率已达到70%以上,成为整个威海地区人工修复海草床的典型代表。据介绍,通过人工海底种植,目前桑沟湾已形成海草床约3000亩。

首单海洋碳汇指数保险落地,是碳汇价值多元转化的一次金融尝试。

海洋碳汇又称蓝碳,是通过海洋生物的碳汇功能,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 山东是海洋大省,拥有滨海盐沼、海草床、藻类贝类养殖等丰富的海洋碳汇资源。《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中明确加快推动海洋碳汇建设,推动海洋碳汇由资源转化成资产。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创新海洋碳汇金融产品, 全国首笔海洋碳汇贷在2021年8月落地荣成。

寻山集团旗下的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海洋生态牧场面积6.8万亩。经监测分析,该公司养殖海区每年的固碳量超40万吨。参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价格,荣成农商银行推出“海洋碳汇贷”产品,将企业减碳量的远期碳汇收益权在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权利质押登记和公示,发放2500万元贷款。“如果能实现海上养殖碳汇指标上市交易,将进一步增加渔民‘蓝色收入’。”寻山集团董事长李长青说。

 “海洋碳汇保险和贷款,一个是为了保障固碳效果,一个是将固碳效果转化为资金。”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丛永平说,“我们正在为更多涉海企业申请‘海洋碳汇贷’提供碳汇计量与评估报告,让蓝碳由‘无价’变‘有价’的路径更加清晰。”(通讯员 石炫 文/图)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