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追鱼记

2022-05-17 10:13
上海

周华诚

富春江上 小麦 图

1、

早春时候,鲈鱼从入海口进入钱塘江,再逆流而上进入支流和小溪。

它们的数量极大,就像无穷无尽的银色流线型鱼类在河里游行。它们的尾鳍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地对抗着水流。

一般来说,白鲈是从大水面往上游去产卵的。最先到的是个体比较小的雄鱼,它们会率先找到深度和水流都合适的完美产卵地点。雌鱼紧随其后,它们个体较大且一肚子鱼籽。这个时期是渔民收获的季节。

“季鹰鱼”,就是鲈鱼。“季鹰鱼”是有出处的。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张翰在洛阳当官,见到秋风吹起,就开始思念家乡吴地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这种饮食上的乡愁,是足以摧毁人的意志的。张翰说:“人生贵在顺遂自己的意愿,怎么能为了求得名声和爵位,而羁留在离家数千里之外的地方当官!”

于是张翰很任性地裸辞了。

他要回去吃鱼,喝莼菜羹。

然后我们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成语叫“莼鲈之思”。

鲈鱼是一种很好的鱼,《南郡记》载:“松江脍鲈献隋炀帝。帝曰:金齑玉脍,东南佳味。”鲈鱼肉质细嫩,刺少,清蒸也好,红烧也好,都是妙物。

陆游是浙江绍兴人,本就生于鱼米之乡。绍兴人的餐桌上,鱼一向是频频出现的家常下饭,陆游最爱鲈鱼,在晚年贫困潦倒时,仍不改初衷,他有一首《买鱼》诗:

两京春荠论斤卖,江上鲈鱼不直钱。

斫脍捣齑香满屋,雨窗唤起醉中眠。

陆游说,鲈鱼本来是要到了秋天肉质才最为肥美,春季四月鲈鱼产籽,身体瘦弱,本不是最好的食用季节。但这时候的鲈鱼价钱便宜,吃得尽兴,陆游买了鲈鱼,做成切脍,那一个香呀。怎么能不喝一点酒呢?美酒配上鲈鱼,不觉之间微醺。春雨轻轻地敲窗,檐下雨水成线,一杯一杯复一杯,不觉之间喝高了,就在这春意中醉眠,人间的美事啊。

富春江上的渔船

渔码头 老白 图

还是这个陆游,秋冬也吃鲈鱼。冬天吃了鲈鱼,他就又写一首诗《初冬绝句》:

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

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这次的做法,很家常,也是绍兴人家常见的菜式——鲈鱼带汤煮了,配上生嫩的茭白,这是很鲜美的羹汤。江南人家,这是很日常的一道菜,因了食材好,并不需要怎样高明的烹饪手法,只是清水里煮出来,就能让食材本身的鲜美渗透出来。想来张翰思的,也正是这样的家常之味吧。

唯有食物可慰藉。

小时候,还在语文课本里学到一首诗,是范仲淹的一首诗《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一尾鲈鱼,就这样游进了诗意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西风吹上四鳃鲈,王松酥腻千丝缕”,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写过鲈鱼,又有多少人在富春江上,看见晨曦中的渔船,或者捕鱼的身影,在心中想起范仲淹的诗句呢?

唐宋那是两个什么样的朝代呀,诗人文学家如过江之鲫。可是,京兆韦氏家族一定是人们无法忽略的——整个唐朝时期,韦氏是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代有人才出,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坊间俗语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在唐代,韦氏家族成员有20位当过宰相,可以说整个唐朝没有其他家族能与之匹敌。

而韦应物,是韦庄的曾祖父。

韦应物诗风恬淡高雅,擅长景色描写和隐逸生活的诗述。韦庄是晚唐花间派的代表人物,和温庭筠合称“温韦”。

于是,生在晚唐的诗人韦庄,有一句写鲈鱼的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白羽鸟飞严子濑,

绿蓑人钓季鹰鱼。

2、

富春江,一条盛满春天的江。

春天在这里是层次丰富的,是满负荷运行的,春早已把一条江装满。从立春开始,到雨水,到惊蛰,春天一点,两点,三点,就把一条江换上了春天的行头。

春笋步鱼,春天的一道时鲜菜。春笋,步鱼,都是这时节最鲜之物,也是杭州历史上源远流长的名菜食材。我们坐在富春江边,喝茶,看夕阳一点一点落下去,渔船还是什么别的船在江上,而富春江水脉脉,流淌出一片华丽的金色。

不多久,春笋步鱼上来了。江刀还没有。但是有白鲈。

给我们当向导的俞雪堂先生是当地乡贤,熟知富春江里的一切。比如,江心一座叫桐洲的岛上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樟树,70年前曾经发生过一场大火,缘于村民好心用火把驱逐一群筑巢其中的胡蜂,结果引燃枝干,火势绵延七日七夜,所幸古樟如有神佑,劫后反而愈见繁茂。比如,江中自1996年有人捕到最后一条鲥鱼,之后鲥鱼就再也没有出现。

再比如,刀鱼。

江刀(许志华摄)

刀鱼在钱塘江中也并不稀见。——我曾经在南通吃过一回,知道吃“明前江刀”是身份的象征。小小刀鱼,30厘米长、单薄瘦狭的身材,被人们排场而隆重地吃着,它也是死得其所、死而无憾、死得无限荣光了。三条长江刀鱼,凑足一市斤,售价一万元,简直是贵得离谱了。自古以来,江刀、鲥鱼、河豚并称“长江三鲜”,刀鱼上市最早,被列为三鲜之大哥。清代李渔称其为“春馔妙物”,是因为春天越早上市的刀鱼,刺越软,到了暮春时节再吃,极多的细刺就成了一件烦恼,所以价格过了时节,也是一落千丈。

长江的三鲜,其实富春江里早先都有。俞先生说从前河豚很多,一网捞上来,好多的河豚,扔到地上马上气鼓鼓的,身体就变圆了。这种鱼都是直接扔掉的,剧毒。拼死吃河豚,每年吃河豚都要死几个人。我吃过一回河豚,那厨师把一碗河豚煮好了,隆重地端上桌来,当着大家的面舀起一碗鱼汤喝了,然后坐到门口去抽烟。过了一刻钟,大家扭头看见那厨师依然支着二郎腿在那里悠哉游哉地抽烟,这才放心地喝汤吃鱼。这也是吃河豚的规矩。

俞先生说那时富春江里好东西很多的,甲鱼一捞就是一大串,河虾一捞就是一脸盆。现在富春江里,最好的鱼就是白鲈了。“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席间有人吟出这几句诗,令我想起曾经采访过这条江上的渔夫——或者说是船老大。那是七八年前,我还在报社工作,来富春江上采访调查生态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想来想去,我就去找船老大聊天,天天在江(湖)上行走的人,才能真知道生态好与不好。这是取了一点“渔樵问答”的意思。渔樵问答是古琴名曲了,弹出来时曲意深长,神情洒脱,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丁丁,橹声欸乃,隐隐都在指间。

在那篇新闻中,我写了这么一段:

“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一条旖旎的河流蜿蜒在浙江大地,穿过山峦、村庄和城市,穿过杭州境内,源源不断地汇入东海。这条河流宛若闪亮的生命线,为两岸带来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这样一条江里,鱼是很多的。

细数过来,曾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竹鱼、黄尾巴、刀鱼、鳗鱼、鲈鱼等等,还有虾和蟹。而今,最为常见的,莫过于鲈鱼。

说话间,一道清蒸白鲈上来了。

现在是秋天。天还蒙蒙亮时,富阳陈家弄亲水平台的鱼市就已经热闹起来。很多人趁早赶来,就为的是在鱼市上,买条富春江里的野生鲈鱼尝尝鲜。

那是当地渔民集中的地方。他们每天早晨五六点划着小船出去,下午一两点回来,在富春江上张网捕鱼。每天早晨的鱼市,能够让市民买到过去记忆中的江鲜味道。而十月时节,正是野生鲈鱼最肥美的时候。

清蒸鲈鱼,那是一道鲜美无比的菜肴。

小饭店的老板是个中年男子,他每天一早都会到码头上去买鱼,且天天赶早,也因此才饱了闻讯而来的客人们的口福。

他说,眼下野生鲈鱼一斤重左右的,卖120元一斤;二三两重的,卖60元一斤。到了十一月,野生鲈鱼捕获量越来越少,那时就不容易吃到了。

3、

在春天,富春江还有一种鱼,也是极为名贵鲜美的,那就是鲥鱼。

可惜,现在已经没有了。

鲥鱼,很多大江里都有,以富春江鲥鱼最为著名。富春江的鲥鱼,又以七里泷捕到的最为名贵。

相传严子陵隐居之时,第一次到江畔钓鱼,钓到一尾鲥鱼,又把它放生了。鲥鱼感激不尽,从此子子孙孙年年到富春江产卵时,都要到七里泷钓台下拜谢他。凡是参拜过严子陵的鲥鱼,他就在鱼唇上做一个红点标记。后人把有红点的鱼,作为上品。

鲥鱼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中,仅每年春夏之交,即端午前后洄游,并在流速较快的淡水中产卵繁殖。幼鱼在江河中生长大约四个月,又顺流而下,回到大海。

富春江渔码头 老白 图

所以一年之中,只有初夏时节才有鲥鱼汛。

一九六八年,富春江水电站建造之时,为了保护鲥鱼,特地在大坝间做了一个鱼梯道,以供鲥鱼过坝,繁殖生长。这个梯道,全长158米,旋转三层结构,梯道水深1.5米,流速在0.2米至1.8米每秒之间,鲥鱼可以顺着梯道自由上下。

但是,天真的人类呀,以为鲥鱼是那么愚笨,那么容易被左右的吗?

年年都来的一条江,什么时候水流变了,什么时候春天远了,鲥鱼都是知道的呀。

水电站大坝建成之后,一条江被截断,水流改变了方向,节奏与韵律都有了变化;七里泷的疾流消失了,大坝上部已是静水深流,这是另一种自然的深水道;而鲥鱼,却已经上不去了。

沿江渔民都知道,自从有了富春江电站大坝,鲥鱼越来越往七里泷峡谷的下游富阳集中,以后更是日常稀少。到了最近十年,已经很少有渔民捕到鲥鱼了。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

多刺有什么可恨的,富春江没有了鲥鱼,才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呢。

4、

富春江里还有一种鱼,唤作“子陵鱼”。

以前我一直不解,到底什么是子陵鱼?

后来有一次在桐庐富春江边,吃到了“干烧子陵鱼”,这才恍然大悟。

国画大师叶浅予,是桐庐人,对家乡的子陵鱼,他是很喜欢的,也曾写过一篇文章《子陵鱼》,其中说:

“子陵鱼,为七里泷特产。孟夏间梅青初涨,鲥鱼多迎沫而上,至七里滩石间生子。子经化育即为子陵鱼,渺小如越中鳗线,而形却异。以细同针颖者味较胜,若稍粗则微腥。捕者于浅湍急溜中,铺以布网,频频施展,穷一日之力可得数十斤。但须趁日曝干,方能耐久致远。所异者鱼之簇聚,总在钓台左右间,若濒大江则屏迹矣。是盖名称其实者欤!”

富春江子陵鱼只产在子陵滩下,所以人们称之为子陵鱼。

子陵鱼形似太湖银鱼,体细长,不盈寸。这个鱼学名叫做“栉鰕虎鱼”,属鲈形目,鰕虎鱼科,栉鰕虎鱼属。有人以为“子陵鱼”就是鲥鱼,其实谬也,子陵鱼指的就是这种身形细长的小鱼。“每当农历五、六月间,捕鱼者于浅滩河湾处铺上布制网具即可”,机会好的话,一天可捕上数十斤。捕得以后,要及时晒干或烘干,才能保存。

这个小鱼,将油烧沸后,加红辣椒、酱油、糖等佐料干炒,味酸甜、松脆可口,下酒极好。桐庐人烹制子陵鱼一般是干烧:将蒜末、姜末、辣椒同时倒入油锅,待炒出香味后,再倒入晒干或烘干的鱼干及料酒,翻炒三五分钟,即可出锅,然后再淋上麻油就可上桌。

富春江子陵鱼只产在子陵滩下,所以,人们称之为“子陵鱼”。自富春江水电站建成后,子陵鱼便日渐稀少。

清人徐庾,有《簇水》一阕,咏子陵鱼云:“半寸银花,桐江上番春风起。高台坐钓,不信是为伊投饵。还似羊裘残毳卷共杨花坠。迎浪花千头针细。真好事,千载下鳞鳞白小,谁为注先生字。冰衙弹铗,喜乍见香羹至。想像梅家仙耦,举案耽风味。更不用戏赌金盘鲤。”

清人俞樾诗云:“我思严夫子,变化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归卧青山中。至今山色青如皴,山中无复羊裘人。上有千尺百尺之高台,下有一寸二寸之游鳞。老饕一见笑不止,咄咄子陵竟在此。素书不报侯司徒,白水未忘汉天子。桃花浪扑渔人蓑,其中戢戢千头多。秋来已作干鱼薨,不知风味还如何。我爱此鱼名字好,客星化作鱼星小。幸无搀入五侯鲭,尊前尚恐狂奴恼。”

子陵鱼,据当地渔民讲,也可分不同的生长阶段。幼时,身长不足3厘米,每年7—9月份成群游至子陵滩一带聚集,迎浪花千头针细,体小不盈寸的子陵鱼,溯江逆流而上。捕得之后,可做“子陵鱼炒蛋”,也可晒成鱼干,每6公斤鲜鱼仅可制成1公斤鱼干。

待到子陵鱼长成3寸长,当地人叫“竹鱼”,肉质鲜美,可以清蒸、红烧、作汤,也可与其他菜配制,做成许多鲜美的菜肴。

而今,到得桐庐,一定要去找找当地的美食。在靠近富春江边的一家饭店,随口问老板,是否有子陵鱼。老板说有,少顷即端上来一盘干烧子陵鱼。

干烧子陵鱼,鱼且纤细,炸得又酥脆,可以连骨带肉一起嚼咽。这鱼之香,之鲜,令人难忘,加之一壶小酒相伴,窗外又是一江美景,真可一醉也。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