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中小企业纾困还应解决需求侧问题

曹卫云
2022-04-30 16:54
来源:澎湃新闻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人口就业,占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近年来受中美贸易争端、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底子薄、抗风险能力较弱,面临的挑战更大。

为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境,国家出台了大量惠企政策,如减免税费、清理账款、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融资便利等措施,大量中小企业的税费、账款、融资等经营压力已大大缓解。不过,也有很多中小企业相关人士表示,上述中小企业供给侧纾困政策起作用的前提,是中小企业能够生存,也就是有市场的生存机会和生存的市场空间。除了供给侧政策之外,我们还需要从需求侧考虑如何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目前主要面临三类市场需求相关问题。

首先,市场需求收缩。近年的财政支出规模,特别是政府购买支出收缩明显。单个中小企业面对的政府类客户数量和需求规模都非常有限,甚至萎缩。疫情暴发以来,政府购买规模普遍每年压缩20%-30%。中小企业受资源有限,能力较弱,开拓新市场、新客户的能力较低,面对需求收缩,往往只能裁员,削减支出,甚至只能关门。

其次,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要求条件苛刻,甚至提出不合理要求。中小企业规模小、底子薄,在其专注的领域研发技术、开发产品、执行项目己属不易,而企业客户还往往要求企业垫资,并提供较长的账期。中小企业要想生存发展,不仅要有好技术好产品,还必须面对较多的垫资和较长的账期等问题。

最后,市场不规范,侵害中小企业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中小企业面对甲方合同要求,往往需要预先投入本就非常有限的资源研发产品、备料、制模,中小企业为满足订单投入大量资源。甲方执行合同过程中往往硬约束小,随意性大,且因为领导变更、业务调整、经营波动而不履约的情形多发。有时中小企业的核心技术创意在商务交流中外泄,产品大概率被模仿;有时甚至遭遇大型网络平台型企业的恶意竞争而失去市场生存价值。

因此,政府在着力解决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同时,也应从需求侧为中小企业保障足够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空间。首先,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数字中国、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等目标出发,积极谋划既利国家,又利企业的公共投资项目,适当提高中小企业参与度,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市场空间;其次,严格执行《中小企业支付条例》,鼓励社会资金创新业务,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问题,切实为中小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助力中小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最后,规范市场秩序,严格市场邀约、履约和竞争行为,既保障企业市场空间,又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作者曹卫云来自赛迪智库中小企业研究所)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