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业:为什么中华文明起源,需从8000年前说起

韩建业
2022-04-29 18:16
来源:澎湃新闻

用知识对抗无常,重建心灵的力量。4月25日晚,澎湃新闻“探寻五大神秘古文明”专题好课正式开讲,首场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点击此处观看直播课录像)

点击图片观看直播课录像

一直以来,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的说法如满天星斗。韩建业教授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8000年前,形成于5000年前,至少存在北方、中原和东方三种起源模式。而“敬天法祖”,则是我们最根本的文化基因。

在当晚的讲座中,韩建业教授带领线上观众从考古学出发去追根溯源。以下为讲座部分内容的整理与摘录。

何为中华文明?

今天当我们在讨论“文明”乃至“中华文明”时,经常把“文明”等同于西方的civilization,但其实2000多年前,“文明”就已在先秦文献中出现。中国人在讨论“文明”时,有着更为深远的内在含义。

2000年前,中国人眼中的“文明”:

- 天下有文章而光明

个人有道德修养,社会有礼仪制度,强调内在。

200年前西方人眼中的“Civilization”:

- 物质文化发达

个人有教养,社会发达,强调外在。

古往今来,学者们对于文明有着不同的解释,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看法,更是如满天星斗。韩建业教授认为,所谓中华文明,是指以华人或华夏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或者中华民族所创造的高度发达、长期延续的文化实体或者文化圈。文明不等同于国家,文明的起源,自然也比国家起源的内涵更为丰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阶段

在距今9000-7000年的裴李岗时代 ,文化上的早期中国开始萌芽,中华文明的起源迈开了第一步。

在裴李岗文化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考古学家们在墓葬中发现装有石子的龟甲,被认为是用来进行占卜的器具。同时,龟甲上刻画了一些符号,与殷墟甲骨文有相似之处,有学者甚至认为,这些符号可以被视为中国文字的起源。龟甲的形状,也极有可能表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在当时已具雏形。除此之外,“规矩”形骨器、骨笛、酒器,以及排列整齐的“族葬”墓地等,显示裴李岗时代已出现八卦数卜、观象授时、敬天法祖等华夏文明的核心要素。

舞阳贾湖龟甲上被认为是“目”的图案

除了裴李岗文化,韩建业教授还通过白家文化(距今8000-7000年)、上山文化(公元前8000年-前6500年)、高庙文化(距今7800年-7000年)、兴隆洼文化(距今8200年-7500年)中的大量考古实例,论述了在距今8000年左右,已经出现了较为先进的宇宙观、宗教观、伦理观、历史观,以及较为先进的天文、数学、符号、音乐知识等,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

进入仰韶文化后,此前形成的文化要素继续发展。例如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的小口尖底瓶,苏秉琦先生认为这类器物属于祭祀用的酒器,甲骨文中的“酉”字,便是从尖底瓶象形而来。

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陕西临潼姜寨村落,每一组房屋代表了一个家族,房门均朝向中央广场,屋内布局为向心结构,这些都显示出当时有着利益与共、血缘凝聚、颇有秩序的社会状态。

在同样距今6000多年的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的蚌塑“龙虎”墓,极有可能就是一幅星象图,与先民所掌握的天文知识相关,被认为将中国二十八宿体系的滥觞期提前了数千年。

“龙虎”墓局部及其所代表的星宿投影示意

长江中下游地区,著名的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6000年)拥有发达的物质文化,精美的漆器、酒器、玉器,以及器物上所刻画的精美图案等,都是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发现。

第二阶段

距今6000年以后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中国大部分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加快,中华文明起源进入第二阶段。

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分布在现在的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和陕西东部三省交界之处,它出现之后迅速向周围扩张影响,使得整个仰韶文化区的文化面貌都跟中央十分接近,形成了一个三层次的文化共同体,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正式形成。

例如河南汝州出土的鹳鱼石斧纹彩陶缸,腹部绘有《鹳鱼石斧图》,所绘“石斧”为象征军权的“钺”。可能代表着庙底沟在向西扩张影响的过程中,描绘鸟部族(庙底沟人群)战胜鱼部族(半坡人群)的纪念碑性图画。

在庙底沟时代,上述三省交界处的聚落数量增加了3至4倍,聚落面积增加到几十万甚至于上百万平方米,还出现了数百平方米的宫殿式建筑、大型墓葬。在庙底沟类型的带动下,周围地区也陆续开始了文明化进程。

中华文明的形成

距今5100年左右,出现了多个区域文明,中华文明初步形成,进入“古国文明”阶段。这些区域文明包括:

北方地区的石峁区域文明

中原地区的陶寺区域文明

黄河下游海岱地区的区域文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龙山文化)

长江中游区域文明社会(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文化等)

长江中下游的良渚区域文明

四川盆地的宝墩区域文明

……

良渚出土的神人兽面纹玉琮、玉钺

其中黄河上中游地区至少有三个古国,分别是陇山古国、崤山古国和河洛古国。

​韩教授正在发掘的甘肃庆阳南佐遗址,是陇山古国的核心遗址之一。南佐遗址环壕内面积达6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二里头的两倍;“九台”核心区有30万平方米;在其中央宫殿区,有一座室内面积达630平方米的大殿,是国内同时期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布局最严整的宫殿式建筑。2021年,南佐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罕见高等级陶器,如白陶带盖圈足簋、彩陶大罐、带盖塞小口平底瓶等。

距今4500-4100年,山西出现了陶寺文化。在山西襄汾陶寺古城遗址内,有280万平方米的陶寺古城,有宫城、贵族墓地、“天文观象台”等。墓葬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彩绘陶礼器、玉器,还出现了最早的石罄。然而在距今4100年左右时,陶寺文化发生了巨大变故,都城被毁、墓葬被挖,韩教授认为这是一场军事变故,很有可能跟传说中的“稷放丹朱(周人的祖先后稷流放尧的儿子丹朱)”有关。这场变故之后,形成了陶寺晚期文化,有朱书文字,首创了复合陶范铸铜技术。

到距今4100年左右,中华文明进入了夏代和比较成熟的“王国文明”阶段。

中华文明有何特殊之处?

中华文明的三种起源模式

韩教授认为,中华文明至少存在北方、东方、中原三种起源模式。

北方模式及中原模式:稳定内敛、生死有度、重贵轻富、井然有礼、朴实执中。

东方模式:波澜起伏、视死如生、富贵并重、奢侈浪费。

中华文明有两大文化特征

1. 多支一体的文化结构

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体,以黄河中游地区为核心,文化面貌多支;

2. 发展上呈现跌宕起伏的连续发展进程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心强则合,中心弱则分。

相对独立的地理格局和广大坚实的二元农业体系,使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以农为本”的基本理念,锤炼出了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总结起来:

整体思维、天人合一;

祖先崇拜、以人为本;

追求秩序、稳定执中;

有容乃大、和谐共存;

勤劳坚毅、自强不息;

以农为本、稳定内敛。

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前两项,概括而言,即为“敬天法祖”。对天地祖宗有敬畏之心,是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能够屹立于世界而不倒的秘诀之所在。

Q&A

1、当我们在谈论中华文明的时候,如何判断这一文明是否属于“中华”?除了地缘,还有哪些判断依据?

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在裴李岗文化、高庙文化等当中,发现的有关于天圆地方、观象授时等宇宙观、天文学、世界观知识系统,是否一直贯穿在中华文明之中?中华文明有这样一些精神内涵,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也会有其相似性,这些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中华文明。它们不仅仅是在地缘上相关,还必须具有中华文明的特质和基因。

2、您如何看待仰韶后期到龙山时期,关键聚落壕向墙的发展和人们城邑的夯筑?我是基于环境变化和大文化集团方面去考虑,希望您能点拨一二!

壕向墙的转变,似乎还是有迹可循的。挖掘壕的时候,会把土挖出来堆在壕的内侧,自然而然形成一定的高度。在壕的内侧,除了土堆,可能还有一些篱笆墙、竹木等,只是保存至今的只有壕。另外土堆得高,也让人们意识到它也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于是就有了城墙。

像双槐树遗址,尽管发现了大规模的壕,但却没有任何城墙的痕迹,可能是因为它作为中心,没有筑城墙的必要;但在它附近,同时期的西山古城,那么小的聚落却筑有城墙,可能是从空间的整体上进行考虑,为了防御大的中心聚落。

3、请问您如何看待,许多人在见到某些惊艳的考古发现时,喜欢对其冠以“天外文明”、“外星人”等背景?例如埃及金字塔、三星堆都曾有过类似揣测,我们应该如何驳斥?

社会上确实有许多人会出于各种目的编撰各式各样的说法,对此我们希望大家多学考古,多读一些考古学家的著作,多了解考古学家的研究和成果,通过证据去支持或者驳斥。

以上就是“探寻五大神秘古文明”专题好课第一期的内容提要,点击这里进入澎湃问吧,可回看全程视频。

【系列讲座仍在进行中,欢迎添加澎友圈主理人(微信号ID:askmemore2015),入群收看直播!】

 

    责任编辑:黄雅竹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