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效防疫和有序复工复产之间找到“平衡”  

刘功润
2022-04-22 18:54
来源:澎湃新闻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超百万亿元,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近9亿劳动力人口和充足的高素质人才资源,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正是有着良好的经济运行基础,我们才有底气应对疫情长期冲击并管控好各种潜在风险。

抓防疫是阻击战,而抓经济发展则是天然的持久战。无论是阻击战,还是持久战,只有实现双战双赢才能取得战役的最终胜利。从长远计议,经济社会不能长时间停摆,在疫情防控进入相对可控时期,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以稳就业、稳经济,变得尤为现实和紧要。

打好“复工复产”这一仗,关键要在有效防疫和复工复产之间找到“平衡”,力求重点有序、压茬推进,最终实现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做到产业链供应链闭环管理,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此外,要精准施策,一边从供给侧政策帮扶纾困助力,一边通过消费刺激生产形成复工复产内动力,为全面复工复产创造良好基础性条件。

防止“人为”设置障碍

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要义在“分”字上:分区、分级、分类。

一是分区域打造流通体系。对于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尽快打破各地各区域以邻为壑、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协同的统一大市场,促进人才、物资更大范围的自由流动。比如,推进各城市、省际之间“健康码”、“核酸码”以及抗原检测结果的互联互通互认,全面打通跨区域的物流壁垒。

二是分级落实复工节奏。对于以及实现“动态清零”的区域,可以优先实现复工复产;对于能够实现安全闭环管理的企业,可以适当降低复工标准、缩减复工申请流程;特别是涉及民生保障的公共企事业单位,比如医疗、卫生、救助等机构,要首先恢复功能性运转,确保民生服务无堵点、漏点。

三是对行业进行分类。不同行业的复工要求以及员工聚集风险不尽相同。比如,劳动密集型行业复工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而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复工生产的风险就相对可控。

至关重要的一条,不得以杜绝疫情风险为由给复工复产设置“人为”障碍。这需要强化有关政府和部门的担当意识,如果担当意识淡薄,就极易产生程序“不作为”现象。比如,设置严格的复工标准和复杂的申请程序,或者通过多层级的行政审批流程来推迟复工,变相把自身的责任转移给上级或下级政府部门。因此,务必简化企业复工复产审批程序,提倡“一站式”办理,降低人为影响复产复工进度的因素。此外,要给企业吃下“定心丸”,只要是履行正常程序复产复工的,应该政企权责共担,解除企业复工复产的后顾之忧。

助企纾困更直接更及时

稳增长是全年政策的主基调。受疫情影响,GDP增长乏力,必须尽可能运用好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功能。政策的落脚点就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快复产复工步伐,以缓解经济增长压力。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与部门纷纷出台对冲疫情稳经济的帮扶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承诺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流程等措施,通过退税、降费、减税、免租等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紧张、资金不足、原材料短缺等难题,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以上海为例,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正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继上海市经信委制定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后,上海市国资委也通知要求全力做好复工复产复市工作并实现达产达标,上海银保监局则发布金融支持抗疫和复工复产工作号召,全力企业复工复产过程种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

数据显示,3月中下旬以来,上海约有1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直保持封闭生产状态,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电力、芯片、医药和必要防疫物资生产等领域;自4月20日起,上海666家重点“白名单”企业重新开工或者获得开工保障。为保障“白名单”企业、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上海地区银行保险机构积极行动提供金融服务“及时雨”:交行上海市分行为“白名单”内17家企业发放贷款8.35亿元,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累计为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提供信贷支持合计9.6亿元……多家金融机构主动推广续贷产品,施行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在本轮疫情中,受影响最为严重的依然是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中小微企业进一步遭受沉重打击。因此,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帮扶需要建立特别专项机制,助企纾困要更直接、更及时。  

挖掘消费需求,激活复工复产内动力

数据显示,2019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1.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11.0%;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3.7%,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0.9%。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显然,居民消费已经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支撑国民经济稳定恢复。

没有需求的供给不是有效的供给,没有需求就驱动不了生产,当前挖掘消费需求,实际上已成为激活企业复工复产的内生动力。疫情冲击直接导致大量消费需求锐减,如对消费品汽车、家用电器、手机、衣物、日用品等的减少;对消费服务品旅游、交通、宾馆、餐饮、购物、娱乐、健身、车辆服务、政府公共服务等的减少,已经对经济活力造成了严重损害。没有需求,生产端的萧条是必然结果。

因此,稳经济增长不仅要加快复工复产,更要通过恢复消费、促进消费增长,形成对商品和服务的强劲需求,从而激活复工复产的内动力。否则,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没有消费市场,复工复产也不可持续。

当前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把失去的消费“补回来”,二是如何把消费潜力“挖出来”。把消费“补回来”,又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要把“该进账却没进账”的损失补回来,比如假期消费经济,对旅游、酒店、餐饮、航运等行业而言,原本有一大波消费红利进账,但由于时间的不可逆,即便疫情可控之后,部分损失是一去不复返了。另一层意思是,很多消费一直存在,只是因为疫情防控“足不出户”而不能消费,因此要想办法把被疫情抑制、冻结的消费尽可能激活,使其通过延迟消费的形式补回来。

把消费潜力“挖出来”,应该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主要发力点。疫情对消费心理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消费者更关注消费环境的安全。因此,从消费者诉求的角度看,今后的消费场景重点要做好、做细、做实安全工作,包括消费环境的安全、源头生产的质量、高品质的服务等。只有守住安全的底线,这一波消费潜力才可能“浮出水面”。这是消费信心重塑的历程,也是不可避免的“阵痛”。

另一种消费潜力挖掘,要在新兴消费、“无接触消费”上做文章。疫情影响下,海量消费转向数字化端口消费。因此,可以大力开发AI、VR、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电子商务,比如和商圈品牌机构合作开发网络3D购物,匹配新时期人们的个性化无接触消费需求;支持平台企业不断丰富线上消费场景和内容,打造“小而美”的网络新品牌,精准匹配无接触消费新需求。换言之,疫情持续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考验,但也倒逼消费结构和产业升级加快调整的步伐。

(作者刘功润为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政研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蔡军剑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