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托成长故事-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春

2022-04-06 15:44
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医药会员之家 ,作者会员部

中医药会员之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综合服务平台新增会员注册、会议缴费等功能。本平台以会员需求为根本,力求精准服务,打造“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创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会员之家。

简 介

李春,1985年2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现代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证候基础与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工程项目1项、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课题4项等资助;作为科研骨干参加科技部重大新药、国自然重点项目等多个项目中。共发表论文117篇,SCI 收录64篇,最高影响因子11.1613,总影响因子292.277,被引1044次,单篇最高被引251次;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4篇,SCI 收录43篇,最高影响因子11.1613,JCR分区1区杂志收录31篇。入选北京中医药“青年科学家培育计划”拔尖人才项目(201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18年);获得第二十三届国际长城心血管会议青年医师奖、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新药创制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中药药理分会以及临床药理分会委员与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一届基础与转化医学专业会委员等。

扎根研究方向,坚信中医药发展道路

非常荣幸能在2018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项目的立项资助,在三年资助期间,本人及团队聚焦心衰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及药理药效机制研究,针对当前制约心衰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及药理药效机制研究的关键瓶颈问题主要包括:1.心衰血瘀证能量代谢紊乱研究泛化,在底物利用模式、代谢途径改变以及调控机制等层面刻画不清、实质不明;2.对证活血化瘀中药的靶-效机制不明,严重制约中医药临床优势的发挥和推广。申请人以心衰血瘀证能量代谢底物利用转换及其调控机制为切入点,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针对以往血瘀证能量代谢研究泛化,涉及病理机制广泛且上下游调控关系刻画不清楚等问题,申请人基于团队稳定构建小型猪/大鼠“血瘀证”心衰动物模型(No.360-10-20130881-19),以及该模型具备“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转变的“由瘀致虚”的证候演变规律,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认为“证候的动物模型制作方法、评价标准和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均为原创性成果,在国内外该领域均处于领先水平,对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血瘀证能量代谢紊乱模式机制的揭示,提供了更为切合的动物模型以及同病异证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而引入系统生物学以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创新性提出:

1、率先揭示PPARs/RXRα是心衰血瘀证中糖/脂代谢紊乱的关键调控蛋白;并以不同二聚体形式调控心肌组织中底物利用模式与氧化磷酸化水平,决定了心衰血瘀证的发展与转归。该部分研究获得2021年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的资助(82174215);得到了蛋白组学亚太人类蛋白组织AOHUPO的知名学者Shantanu Sengupta的认可,并在《Journal of Proteomics》配发评述,认为动态的代谢组学研究以及特定代谢物及模式的阐释有助于更加深刻的认识疾病发生的机制。

2、以活血化瘀经典方剂丹参、三七配伍为代表,其药效核心作用靶标集中在PPARs/RXRα及其介导的能量代谢通路上,反证了PPARs/RXRα介导糖、脂代谢重构是心衰血瘀证的核心生物学基础;在起效成分的确认上,申请者联合北京蛋白质研究中心构建首个用于中药分子靶标预测与作用机制研究的生物信息学工具BATMAN-TCM (a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of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CM),该软件已被应用到46种疾病的研究中,自2016年发表以来被引251次。

3、从活血药物切入,筛选调控能量代谢进而促进细胞自噬的中药活性小分子,将为心衰血瘀证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药物干预靶标与治疗策略。以上研究被2021年药理学领域1区杂志《Med Res Rev》高度评价:天然小分子具有潜在自噬调控作用,该中药小分子有望成为超过二甲双胍等已知自噬调节剂、为更为精准的自噬调节剂和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设计提供基础。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知名心衰遗传学专家在《CIRCULATION RESEARCH》评论:中药小分子有待成为药物诱导性心衰治疗的突破口。以上小分子为调控心衰能量代谢新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基于以上,在入选青托工程以来,本人在2019年顺利晋升为正高研究员职称,入选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科学家”培育计划、北京中医药大学“杰出青年人才”计划。新增主持1项国家级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15篇,总影响因子92.731。借助学会平台,兼任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委员、心血管药理分会委员、中药药理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中西医新药创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医药分会委员等。

回顾这三年走来,一路有师长陪伴,有同行鼓励,有青托大家庭的温暖与帮助,虽遇到重重难关,但最终还是收获满满。近年来,中医药的基础科研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仍需要继续努力。我将不忘初心,不负使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真诚感谢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和托举导师的培养!

本微信号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官方微信,邮箱:xinxibu102@126.com

原标题:《青托成长故事-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春》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