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英烈记|许党为民万事轻——罗世文烈士事迹
许党为民 烽火不息
——罗世文烈士事迹

罗世文(1904—1946),字自元,号哲生。四川威远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参加革命后,先后曾用试闻、瑟夫、澈木、特生、绍堂、登华等别名或化名。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不久,自贡“学生联合会”组织宣传队到观音滩附近乡镇进行宣传,使罗世文深受影响。不久,他同堂弟罗世良、罗世法等十余人组织起“读书会”,阅读进步书报《星期日周刊》,开始讨论政治问题。次年秋,罗世文在任重庆高等法院推事的六叔罗万震资助下,进入重庆教会办的青年会补习学校学习。一年后考入重庆省立第一甲种商业学校(简称商业中学)第十三班就读。
1925年夏,罗世文从商业中学毕业后,党组织决定派他赴苏联留学深造,并在出国前批准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
1928年秋,罗世文从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毕业回国,由中央组织部派回四川工作,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秘书。不久,省委派其到川军第二十八军第七混成旅做兵运工作。他化名罗澈木,以该旅代理旅长、地下党员旷继勋私人朋友身份住在旅部,秘密发展党的组织。次年6月29日,旷继勋、罗世文率领全旅官兵二千余人在遂(宁)蓬(溪)边界的大石桥宣布起义,树起“四川红军第一路”的赤旗。旷任总指挥,罗世文任党代表。起义军当晚便攻下蓬溪县城,继后转战西充、南部、营山、巴中、渠县、达县等地,沿途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深得人心。不久,起义军发展至三千余人。7月13日,在攻打梁平县猫儿寨时,红军失利,罗世文和旷继勋决定向东转移,以便与王维舟、李家俊领导的川东游击队靠拢。但部队行军路过达县万家沟、碗厂沟时被军阀刘存厚的部队包围击溃,导致起义失败。此后,罗世文孤身一人,昼伏夜行,历尽艰辛,回到重庆,向省委汇报了“遂蓬起义”的情况及其经验教训。此后,留在省委组织部任秘书兼川南巡视员。

1930年上半年,四川军阀加紧实施“剿共”行动,省委主要负责人穆青、李鸣珂、刘愿庵等人相继被捕牺牲。面对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罗世文毫不动摇,对革命仍充满信心。不久,他与程子健等人在重庆组建中共四川临时省委,领导全省人民继续战斗。同年下半年,罗世文还参与领导梁山、江津、广汉、荣(县)威(远)农民暴动及合川兵变,由于敌众我寡,缺乏外援策应,几次暴动均遭失败。
1931年3月,罗世文任省军委书记。6月,罗世文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8月被任命为四川省委书记。


1933年8月,罗世文由中央调往川陕苏区工作,担任川陕省委党校校长,并亲自为省委高级训练班的干部讲授“列宁主义初步”等课程。还与省委宣传部负责人刘瑞龙、傅钟和胡曼石同志一道为列宁学校编写了《少先队课本》(包括《革命三字经》《消灭刘湘三字经》两本书)。1934年底,罗世文与中央派往苏区的廖承志因抵制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而遭到逮捕。长征途中,他俩在被监视的情况下,同红军战士一道,两翻雪山,三过草地,历尽艰难,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直到1936年10月在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的帮助下,二人才获得了自由。随后,罗世文由中央组织部安排到瓦窑堡“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任理论教授,给红军高中级干部讲授马列主义原理和中共党史等课程。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为发展抗日力量,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从而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8月,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接见了罗世文,决定派他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回四川与刘湘、邓锡侯等地方实力派人物联系、谈判,促使刘、邓等人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四川的抗日救亡运动。
在川期间,罗世文还以中共代表身份先后展开了对刘文辉、潘文华、田颂尧等人的争取工作。促使这些地方实力派人物在抗战初期倾向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对蒋介石的反共政策作了一些抵制,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民主,有利于四川各地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罗世文在进行上层统战工作的同时,还指导了成都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促成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都部队”与“海燕社”的合并;并亲自创建了《新华日报》成都分馆,为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贡献。1938年11月,川康特委成立,罗世文任特委书记,具体领导了川康党的组织发展工作。

1939年底,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反共高潮。1940年3月14日,国民党特务在成都策划了“抢米事件”,诬蔑共产党鼓动饥民抢米,妄图暴动,从而借机镇压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罗世文及时召开紧急会议,通知已暴露的党员立即疏散转移,同志们也劝罗世文尽快离开成都,但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决定留下来继续坚持工作。3月18日,罗世文在去成都祠堂街《新华日报》成都分馆处理机密文件时,被事先埋伏的特务逮捕。当晚,特务们又在努力餐馆逮捕了车耀先。

罗世文、车耀先被捕后,拒绝与国民党“合作”,先后被囚禁于重庆歌乐山军统局白公馆监狱、贵州息烽集中营长达6年之久。在狱中,罗世文始终坚贞不屈,保持了革命者的气节。他与车耀先、韩子栋、许晓轩等秘密建立了狱中临时党支部。罗世文任书记,车耀先、韩子栋任支委,领导和团结狱中的革命同志与特务展开斗争,使难友生活逐步得到部分改善,取得了散步、晒太阳、看书、看报纸等权利。党支部还利用一切机会与监外党组织取得联系,以便里应外合,组织狱中暴动或争取狱外援助。
罗世文、车耀先被捕后,中共党组织曾多次与国民党交涉,要求释放罗世文、车耀先。1945年国共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再次向蒋介石提出释放罗世文、车耀先的要求。蒋介石却诡称罗、车已被处决,同时命令将二人更严密地监禁起来。


1946年7月,息峰监狱撤销,罗世文、车耀先等人被秘密押回重庆渣滓洞监狱。8月,特务们放出“和谈”空气,说要将罗、车二人转送南京释放,一些难友信以为真,很为他俩高兴。而罗世文却清醒意识到,最后的时刻到了,遂托狱中难友带信给堂兄罗世嶷、罗世襄(两人都是大学教授),请他们让王一苇将母亲接去同住,以慰晚年。同时他把自己和党支部多年储存下来的一万元悄悄交给“老宋”(宋绮云)作为党的活动经费,并在一本俄文书籍扉页上写下了给党组织的绝笔书:“据说将押往南京,也许凶多吉少!决面对一切困难,高扬我们的旗帜!老宋处尚留有一万元,望兄等分用。心绪尚宁,望你们保重、奋斗。”
1946年8月18日下午3时,罗世文、车耀先被特务秘密押至松林坡戴笠停车场的草地旁。就义前,罗世文面对歌乐山连绵的群峰、苍翠的松林,高声朗诵了孕育已久的诗篇:“故国山河壮,群情尽望春。‘英雄’夸统一,后笑是何人?”

★★★★
1957年,人民政府惩办了杀害罗世文、车耀先的凶手,并寻找到烈士遗骨,进行了隆重安葬。周恩来总理亲自为罗世文、车耀先烈士题写了墓碑。


★★★★
文稿:中共威远县委组织部、威远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视频:中央电视台
原标题:《中央电视台·英烈记|许党为民万事轻——罗世文烈士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