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赏乾坤丨银行博物馆“精品掌上看”之典藏纸币(一)
原创 尹伯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文│尹伯
闭馆了,不能参观博物馆怎么办?不用着急!即日起,我们将整合本馆馆藏资源,开启线上“云展览”,在闭馆期间,为广大观众提供足不出户的金融文博体验。
小编在此透个风,银行博物馆一些由于较为珍贵稀有,保管要求高,未曾在展厅公开陈列的馆藏珍品,此次将首度登录线上“云展览”。
机会难得,让我们一起相约“云”上,静待“疫”散花开!
JOIN US
云展览 · 纸币精品展(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早在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金属币量重额小不便于携带和流通的弊端开始显露,于是,纸币应运而生,并逐渐取代金属币发展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01
至元通行宝钞贰贯
至元通行宝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币之一。以桑皮纸制,呈深灰色。钞首通栏横书“至元通行宝钞”,下为蔓肥叶硕果纹饰框,框内上部有钞值“贰贯”,字下有二串铜钱。左右各有一行八思巴文,意为“至元宝钞,诸路通行。”钞上钤有二方八思巴文朱文红印,上为“提举诸路通行宝钞”,下为“宝钞总库之印”。据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其钞设计者叶李早先曾将初样进献南宋,但未采用,直到宋亡以后才由元政府发行于世。至元通行宝钞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起正式发行,成为元代流通的重要货币。流传至今的至元通行宝钞已屈指可数了。
02
北京官钱号精品钱票一组
北京是清代的都城,也是北方的金融中心。由清朝北京金融机构发行的钱票是私钞中精品,也是研究清代京城金融业、票帖流通及商业活动、民族经济的珍贵史料。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清内务府设立天元、天亨、天利、天贞和西天元五家官钱号,统称“五天官号”。自咸丰三年(1853年)起,清政府为了推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的发行和流通,又在京城内外设乾豫、乾恒、乾丰、乾益,宇升、宇谦、宇丰、宇恒和宇泰,统称“四乾五宇官号”。如今能见到的官号钱票有“五天官号”,以及乾恒、乾丰、宇升、宇恒等官号钱票,均以张论,相当稀少。
“五天官号”钱票存世稀少,是“五天四乾五宇”钱票中最为罕见品种,五枚齐全尤为难得。此组“五天官号”钱票早年系美国史迪威将军旧藏,后归美国华裔收藏家王士平拥有,流传有绪,堪称绝品。
03
“亁恒官号”户部官票
户部官票从咸丰三年发行至咸丰十年,共有四个版别,其中尤以第一版手写体最为稀少。此版“乾恒官号”户部官票为手写体壹两,面值、编号、发行年月均为毛笔手工临时填写,这种面值的官票总量在五十枚之内,十分罕见。“四乾官号”印一般盖在清代北京官钱号钱票上,盖在户部官票纸币上极罕,这枚“乾恒官号”户部官票手写体一两发行日期较早,为天字号第一版。背面盖有“户部乾恒官号”官戳,为藏家梦寐以求的绝版珍品。
04
钦差大臣总粮台银票伍拾两
中国纸币始于北宋年间,随着官方纸币的大量发行与流通,大致从明代开始,民间金融机构钱庄、钱铺、银铺和银号等便发行可以兑换的钱票或银票了。由于使用方便,钱票和银票逐渐被推广,清代则更盛行。此票为钦差大臣粮台饷银票,非常稀少。直票型,书章式样,上书“王统领所部三月分一半票银伍拾两整”。光绪元年(1875年),军费开支甚巨,国家不堪重负,故军饷一半发银两,另一半发此银票,日后支取。左侧为落款时间“乙亥四月二十二日”,乙亥年即为光绪元年。其上盖有“钦差大臣总粮台关防”大印和落地章、骑缝章3枚。此类银票存世极罕。
05
北洋天津银号对色票一套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为扩充势力,决定自办银行,从各方筹资50万两作为官本,又由各局所拨银60万两为护本,于当年8月呈户部立案注册,将原设保定的直隶官银号迁至天津,成立北洋天津银号,又称天津官银号,并在北京、上海、汉口等地设立分号。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北洋天津银号改名为直隶省银行。该套纸币为北洋天津银号存档的对色票,包括壹佰元、伍拾元、拾元面值对色票各6枚,该套对色票保存完整,存世极罕。
06
福建官银行钱票龙洋壹元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十月福建官银号成立,也称福建官钱局。资本台平银51296两。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改称福建官银行。行址原设福州下杭街。1916年12月移迁福新街。额定资本100万元,实收31万元。主要办理汇兑、存放款业务。目前见到该行的龙洋票只此一种。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人在旧档案里发现几张装订在一起的“福建官银行龙洋壹元”票样,遂被民间收藏家收藏。此龙洋票周边饰有双龙戏珠和海水纹,正中直书“凭票支龙洋壹元正”字样,附有存根,属清代晚期纸币的罕见品种,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07
大清银行兑换券流通拾元票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度支部奏改户部银行为大清银行,这是中国最早的国家银行。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为了统一全国币制,决定印制大清银行兑换券。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批准的国家银行发行的法定钞票,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钢板雕刻印刷技术印制的纸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为了设计制作该纸币,清政府重金邀请了著名美国雕刻设计大师海趣及工作小组共5人来华,筹建钞票印刷局,并传授钢板雕刻技术。该套纸币分壹元、伍元、拾元、佰元四种。仅少量拾元券在市场流通,该券正面为黑色,票面左侧为摄政王载沣半身雕像,人物肖像传神逼真。右上方为巨龙腾空图,下方为长城,印有“凭券即付银币拾元全国通用”字样以及红色编号,背面为蓝色,印有大清银行英文行名并盖“大清银行监督”和“检校印记”两枚印章。
该枚纸钞存世甚少,据记载,正式流通票不超过10枚,是中国清代纸币中极为稀罕的品种。
08
伊犁官钱总局制钱票
伊犁是我国西北边陲重镇。清宣统元年(1909年),发行以制钱为单位的伊犁龙票,俗称“伊帖”。由天津北洋官报局印制,竖式票面,纸质优良,印刷精美。此票正面印有“伊犁”、“官钱总局”两行字,配双龙戏珠及海水纹,中间直书“凭票取制钱千文整”,右边为“字第号”,左边为“宣统年月日”。背面分三格,分别为满、汉、维吾尔文布告,是清代纸钞中仅有的三种文字共存的官方货币。由于伊贴的流通范围仅限于伊犁府和绥定、宁远县,流通区域狭小,故留存至今极其罕见。
09
山东烟台顺泰号汇兑钱庄通用洋元
烟台顺泰号汇兑钱庄是一家历史悠久的钱庄,早在清末已是山东著名的金融机构,资本银150万两,并代理保管山东的盐税,成为实力雄厚的钱庄。
该枚纸钞虽未印发行日期,但纸钞上的两条蟠龙已说明了清代纸钞的身份。该券正面上方是钱庄中文号名“山东烟台顺泰号汇兑钱庄”,中间是“通用洋元壹圆”。两侧印有发行公告,下方签有庄主的中英文签名。背面左侧印有庄主半身像。右侧方框中内容是此钞最为珍贵之处,直式印有“本庄汇兑处:上海茂太锦、香港广顺太、仁川怡太栈、皇城怡太号、釜山福泰号、旅顺盛太号、大连湾通太号、威海财太号、青岛源泰号、九江兴泰号、福州义记栈、天津四合盛、神户忠信和、横滨德荫、镇口华泰号”共十五个汇兑处,可见此时顺泰号钱庄的汇兑业务已充分利用烟台作为沿海城市的优势,发展到韩国、日本等国,同时也证明了清末烟台与韩国、日本在贸易中已通过汇兑来结算。这是目前仅见印有包括国外如此之多汇兑城市的钱庄纸钞,为研究钱庄历史及纸钞发行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清代的钱庄票非常少见,烟台顺泰号汇兑钱庄壹元是目前仅见的以汇兑钱庄命名的钱庄纸钞。
10
中国通商银行上海通用银两伍拾两纸币
中国通商银行系督办全国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奏准清廷后,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创建时额定资本银500万两,先收半数。设总行于上海,并在北京、天津、保定、汉口、重庆、长沙、广州、香港、福州、宁波等地设立分行。通商银行成立之初,国家即授予纸币发行权,从1898年开始发行银元、银两券,“至此国中始见本国纸币与外商银行之纸币分庭抗礼”,早期通商银行发行的纸币一面为中文,一面为英文“Imperial Bank of China”,即中华帝国银行之意,后英文名称改为“Commercial Bank of China”,成为纯粹的商业银行。
通商银行是第一家发行纸币的华资银行,也是我国近代史上发行纸币历史最长的商业银行。到1935年国民政府币制改革通商银行停止发行共计发行银元票9次十版,银两票2版。这套通商银行纸币既包括中国钞王之称的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伍拾两流通银两票,还包括存世罕见的光绪二十四年广东地名壹元券、上海地名壹元、伍元券,光绪三十年(1904年)和1914年的各种试色票、1920年的伍拾元、壹佰元券和00001号伍元券等。由于回收彻底,又历经百余年的历史沧桑,早期的和高面额的中国通商银行纸币早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稀罕之物,成为钱币爱好者争相追逐的收藏珍品,再加上其是中国第一家银行的货币,诸多“第一”的头衔使之成为纸币收藏中宠儿。
原标题:《云赏乾坤丨银行博物馆“精品掌上看”之典藏纸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