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新人访谈录|宋弘:学术研究是一段精彩但未知的旅行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2022-03-16 12:22
来源:澎湃新闻

为加快培养造就本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青年拔尖人才,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上海东方青年学社从2010年起组织开展“上海社科新人”评选活动,有力助推了一批青年才俊加速成长,逐渐形成了涵盖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具有上海特色的青年学人共同体,对于加强社科理论队伍建设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了积极作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上海社科新人访谈录”专题,邀请2020-2021年度当选“上海社科新人”的14位青年学者进行专访。本篇请到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宋弘。宋弘的学术研究领域是劳动经济学以及公共经济学。

宋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致力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市场相关问题研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1)、上海市曙光学者(2021)、晨光计划(2018)、浦江人才计划(2018);在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曾获第六届洪银兴经济学奖(青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等奖励;担任国际权威期刊亚洲经济杂志(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SSCI)与 中国与世界经济(China and World Economy,SSCI)副主编、《世界经济文汇》学术编辑。

澎湃新闻: 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宋弘:我的研究领域是劳动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主要专注中国背景下的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学相关问题。近年来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话题:第一、高技能人力资本流动和供给问题,主要关注当下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本流动和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寻求增加高技能人才和紧缺领域人才供给的有效途径。第二、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决定因素,基于中国经济社会背景,从贸易自由化、信息化、教育改革政策等角度,考察其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及可能的影响机制。第三、医疗健康、社会保险与人力资本,从医疗健康和社会保障角度,考察如何通过医疗和社会保障提升人力资本、缓解地区和城乡间人力资本不平等、推进社会公平。

澎湃新闻: 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吗?您认为自己在学术上取得进步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什么?

宋弘:我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2017年博士毕业回国入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任助理教授,2019年起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近年来,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包括《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国内顶尖期刊,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等国际顶尖期刊。也有幸入选了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等人才项目。担任亚洲经济杂志(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与 中国与世界经济(China and World Economy)两本国际权威SSCI期刊的副主编。

作为青年学者,能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我觉得非常幸运和感谢。一路走来,不论是学生年代,还是青年教师时期,我有幸遇见了不少很好的老师、前辈和朋友。同时,我所在的复旦大学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学习成长的机会。学院学术科研氛围浓厚,有不少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这也让我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处的风光。

澎湃新闻:在您的学术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觉得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哪些方面的帮助是很重要的?在您学术成长道路上,哪些人哪些经历对您有重要影响和帮助?

宋弘:学术研究是一段精彩但未知的旅行,和其他的职业相比,学术研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面临很多的失败,而且回报的周期相对也比较长。有些论文,辛苦写作了五六年,自认为质量很高,但是一直被拒稿,至今尚未发表;也有很多个夜晚,因为数据或模型而失眠。

不过,和困惑挫折相比,更多的是收获了机遇、幸运和感谢。从学生到老师,复旦大学为我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复旦经济学院的不少同事,都是我的老师,如今也是学术研究的合作者,我的许多研究成果也得益于他们的指导与合作。例如,张军教授的指导与合作让我有机会更深刻的认识中国经济及其发展规律;封进教授让我对于医疗和社会保障研究的认识逐渐深入;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期间的导师,陆毅教授的一路指导让我对于经济学分析方法和问题意识有了较为扎实的掌握。还有不少学术界的师友和前辈,感谢他们一路同行,照亮我的学术之路。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您觉得当下的学术氛围是如何促进您个人的研究的?

宋弘: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的腾飞和变革,这是全球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没有过的现象,这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和机会。

从微观的角度来说,近年来,经济学应用微观调查数据发展迅速,我记得十年前读本科的时候,国内公开数据库还是非常的贫乏,和国际上的数据有一定差距,但近年来已经逐渐有了至少20多个大型、权威、高质量的公开数据库,这为我们做研究提供了很多的机会;此外,近年来学术界国内外合作、交流也不断深入、蓬勃发展,十多年前,中国学者在顶尖国际期刊发文章可能还是比较难得的事情,现在已经非常普遍的现象了。

澎湃新闻: 本市面向青年学者有不少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您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哪些帮助?

宋弘:上海市有不少针对青年学者的扶持政策,这为我们做研究提供了很宝贵的平台和机会,对此我也有切身的体会。我2017年博士毕业回国入职之后,在近五年内,先后入选了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晨光计划、曙光学者等项目,也主持了上海市多项理论和应用高峰学科计划课题。这些计划和项目一方面为我们年轻学者提供了经费支持,这对于青年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更是一种肯定和鼓舞。特别的,在历次项目的答辩中,评审专家针对我的课题所提供的建议都非常专业,也给了我不少的肯定和鼓励,对此,我一直觉得非常的感谢。

澎湃新闻: 您认为您所开展的哪些课题研究及其取得成果,对您成功当选上海社科新人有所助益?

宋弘:上海市社科新人的竞争非常激烈,候选人都非常优秀,而且来自社会科学各个领域,这次能够有幸入选,我觉得非常的幸运,感谢评审专家的信任和支持。

我的研究致力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市场相关问题研究。我所关注的大部分问题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包括人力资本投入和积累、人才流动与供给、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险等。就与之相关的话题,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二十余篇,包括国内顶尖权威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包括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等。这些研究一方面为相关学术文献作出了贡献和补充,另一方面,也为当下由物质资本驱动向人力资本驱动的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些政策经验。我想,这或许也对当选社科新人有所助益。

澎湃新闻: 获得了“上海社科新人”称号之后,您觉得对于您的课题研究会有哪些助益?“上海社科新人”称号的获得,对您的学术生涯的展开会有哪些助益?

宋弘:能够有幸入选“上海社科新人”,一方面,是对于自己已经取得成绩的一种肯定,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意味着一份责任。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向优秀的学界前辈学习,更多的关注重要的中国经济问题,更好的将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祖国的科研育人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澎湃新闻: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对加快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发挥了哪些作用?

宋弘:我的研究专注中国背景下的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学相关问题,这其中的大多数问题是重要而经典的学术问题,同时也和中国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相关研究成果为国内外劳动经济学相关学术文献作出了补充和拓展,希望研究成果也能为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澎湃新闻:您是如何看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整体的学术研究水平与城市软实力之间的关系的?

宋弘: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中国发展的实践、政策、现象出发,服务于社会大变革,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般逻辑并上升为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我想,这些经验逻辑总结与发展理论对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澎湃新闻:您觉得您的学术研究领域的水平提升将会如何助益于上海的城市软实力的提升?

宋弘:服务于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我所在的复旦大学劳动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团队,近年来从劳动与公共经济学角度关注了不少经济社会政策问题,相关学术成果发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相关政策成果也递交给国家地方政府部门。希望这其中的某些研究成果对于上海市经济社会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例如,我们所关注的方向之一是“高技能人力资本流动和供给问题”,主要关注当下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本流动和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寻求增加高技能人才和紧缺领域人才供给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我们2020年发表在《经济研究》期刊上的文章,关注国内人才培养计划对于理工类人才供给的影响;2020年发表在《金融研究》期刊上的论文,关注高房价对于城市高技能人才流出的影响。如何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给、优化人才配置是包括上海市在内的许多城市当前都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城市创新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希望这方面的研究能为此提供一些政策启示。

再例如,我们团队利用医疗报销大数据,结合现代前沿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考察了多项医保政策对医疗价格、患者和医生医疗行为、公众健康的影响,利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以及高维度高质量的医疗数据,模拟优化相关政策设计。特别的,我们也针对上海市的医疗和医保政策作了不少研究和探索,希望这些研究能为相关决策提供一些学术经验和启示。

    责任编辑:龚思量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