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大后没有小时候快乐?

2022-02-21 15:25
上海

撰文/杨劲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张钦茹(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运营/王云汐

 

儿时的我们,总盼望着长大、盼望着成熟,但长大后很多人却发现,还是童年时代更快乐。那么,为什么长大后没有小时候快乐?

 

快乐阈值增高

阈值又叫临界值,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快乐的阈值越来越高了指的是快乐越来越不容易获得了。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定期把食物奖励投给笼子里的老鼠,一开始老鼠对此很兴奋。然而很快,老鼠便厌倦了奖励,多巴胺(又称快乐激素)水平明显降低。但当研究人员投放不同食物后,老鼠的多巴胺水平又上升了,它们再次感到兴奋。同样,小时候,整个世界对我们来说都是崭新的,而长大后,我们对周围的事物越来越熟悉,相同的刺激越来越难让我们分泌多巴胺,感到快乐。

当然,较难分泌多巴胺并非一无是处。激活多巴胺通路会让我们的机体处于唤醒状态,因此,长时间大量分泌多巴胺会让我们一直处于亢奋状态,这不利于身体健康。

 

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指人在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将他人作为基准从而评价自我。即使在少不经事的时候,我们也会受社会比较影响,例如爸妈常挂在嘴边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我们进行社会比较的对象。

罗杰斯曾说:“小时候,我们完全依靠自己的直接亲身体验来评价是否快乐,随着逐渐长大,我们会越来越多地内化外界评价标准。”内化外界评价标准让我们不再基于个人体验评价我们是否快乐,而是通过有没有达到外界标准来评价自己。例如,与同学比成绩、与帅哥比颜值、与首富比财富……当我们长大后,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可比的对象也越来越多,在不断比较中,我们越发难以感到快乐。

 

错误记忆

回忆总是自带滤镜。不管是妈妈做的饭,还是小时候玩的游戏,回忆里的事物总是很美好。过去的事物真都美好吗?研究发现并不完全如此。研究者曾让参与者描述自己的第一段记忆。结果显示,约40%的参与者的第一份记忆是错误的。可见,人的回忆不太可信。

我们的童年回忆也许是在我们听父母讲的故事或看的老照片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妈妈可能说过“我们家以前有一辆很大的婴儿车”,于是你便开始想象婴儿车的样子,并添加很多虚假信息,比如婴儿车车顶有好多玩具。

还有研究发现,人会通过怀念过去抵御当下体验到的负面情绪。当我们想起过去美好的日子,会体验到生活有意义,这会让我们鼓起面对生活的勇气,从失意中振作起来。

 

对快乐的认识

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快乐》一书中提出,快乐的三要素是享乐、意义和参与。

享乐是一种简单、易得的快乐。刷剧、追综艺,吃美食,微博吃瓜都属于享乐,但这种快乐来去皆快,难以持久。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快乐的阈值也会越来越高,也就是大家感受到的“越来越难获得快乐”。对于成年人来说,享乐还往往伴随着高额消费和愧疚感,很难让人获得持久的快乐。

意义来自于实现自身价值,这种快乐更有意义。孩提时,我们会因为作业被老师表扬、拿到小红花而开心许久;长大后,会因被领导夸奖、获得奖学金、找到心仪的工作而快乐。不可否认的是,长大后得到的支持和鼓励往往是有条件的,因此,成年人获得快乐的难度比童年大很多。

参与是指人际关系带给我们的快乐,包括家庭、友情、爱情以及与自我的关系等。小孩子带着爸爸妈妈满满的爱,快乐得像是飞了起来;而随着年纪增大,我们搬出原生家庭开始独自生活,爱情、友情都需要我们用心经营,因而长大后较难获得快乐。

 

成年人如何获得快乐?

成年人该如何获得快乐呢?你需要学会以下三招。

第一,活在当下,关注内在体验。当你为过去的事烦心或者为未来的事焦虑时,很难觉察到此时此地的自己,即无法做到活在当下。将注意力锚定在此时此地,你会发现内心的烦恼一扫而空,你会感受到嘴里咀嚼的美食、看到马路边盛开的花朵、感受到身边人的陪伴是多么可贵。同时,你会依据自己内在的体验而非外界标准去评判自己,如此一来,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拥有了不少想要的事物。

第二,激发好奇心。用你的所有感官认真感受周遭的一切,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像孩子一样怀着一颗好奇、探索的心体验周围的一切,这会让你感受到孩童般的快乐。有研究表明,好奇心强的人一般拥有较高的幸福感。

第三,学会自我关怀。成年之后,我们需要面对很多痛苦和失败,此时,我们往往会习惯性地自我批评,但这不利于身心健康。当你遭遇失败时,不要急着指责自己哪里没做好,你需要看到自己正在承受失败带来的痛苦,这就是觉察。然后,你需要意识到世界上很多人遭遇过类似的痛苦,这会让你不再感到孤单。之后,你还可以友善对待自我,比如想象当你的朋友遭遇你的经历时,你会对他说什么、做什么,那么,请对自己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

儿时的快乐和现在的快乐都是我们生命中宝贵的财富,愿每个人都能从当下的生活中感受到独特而深刻的快乐。

 

参考文献

Akhtar, S., Justice, L. V., Morrison, C. M., & Conway, M. A. (2018). Fictional first memori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9, 1612–1619.

Leboe, J. P., & Ansons, T. L. (2006). On misattributing good remembering to a happy past: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ognitive roots of nostalgia. Emotion, 6, 596–610.

Neff, K. D. (2003). Self-compassion: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 healthy attitude toward oneself. Self and Identity, 2, 85–101.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