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琦丨“我能比啊”(Olympia):体育在中美关系史中的作用和贡献 

李贞 整理
2022-02-15 11:19
来源:澎湃新闻

2021年是中美乒乓外交五十周年,但学者们在讨论中美外交时,却经常忘记“乒乓”这个重要因素。2021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归联合国五十周年,乒乓外交助力中国回归联合国——体育一直在国家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更不用说当下正在进行的2022北京冬奥会,体育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徐国琦教授是国际史的重要开创者,他率先提出了“共有的历史”这一史学范式,其著作《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本文整理自2021年11月4日徐国琦教授在武汉大学所做的讲座“体育在中美关系史中的作用和贡献”,经徐国琦教授审阅并授权,经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杜华修改。

体育作为中美共有的历史:1872-2008

在中美早期的外交中,体育扮演了重要角色,只不过长期以来未引发学术界的关注。

留美幼童是早期中美外交中的重要人物。1872年,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摇身一变,成为代表中国出使世界的使节。蒲安臣出使的第一站就是美国,他代表清政府和美国签订了《蒲安臣条约》,规定美国的教育机构得以向中国公民开放,使得清廷得以派遣中国幼童赴美留学。同年,清政府开始组织挑选留美幼童,资助他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计划十五年。这批留美幼童中涌现了一大批在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设计京张铁路的詹天佑,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谈判庚子赔款项目的晚清外交家梁诚,以及邀请美国专家制定中国宪法的蔡廷干。

留美幼童

这些留美幼童在体育方面都非常出色。比如钟文耀在1880年作为舵手,率领耶鲁大学划船队打败了哈佛大学划船队。哈佛-耶鲁赛艇比赛起始于1852年,是全美最悠久的体育运动之一,影响力非常大。舵手是赛艇队的灵魂,既要掌控方向,还要动员队友,因此往往由全队最具领导力的人担任。钟文耀就是耶鲁赛艇队的舵手。他率领耶鲁大学划船队获得胜利,成为当时耶鲁同学们眼中的英雄。再如另一位留美幼童曹嘉祥,每个周末都会去打猎,其打猎事迹也被他的美国朋友记录下来流传至今。1881年,留美幼童被召回国时,路过加州奥克兰市,他们和当地的棒球队下战书,并在对战中大败奥克兰棒球队。在临走之际,留美幼童们通过这场棒球赛告诉美国人,“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但是,这些有趣的体育历史都不会被纳入到传统的政治史叙事中。毛泽东曾经称中美乒乓外交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平民外交”,但留美幼童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开启了“平民外交”,只是学者们没有重视而已。

中国人的体育观在近代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实际上,古代汉语中没有“体育”这个词,“体育”一词是1897年前后从日本传到中国的。在宋朝以前,中国人的体育观念与西方并驾齐驱,但此后程朱理学兴起,科举考试制度进一步束缚中国人的体育生活。宋朝出现了女性裹小脚的传统,从此之后中国人的体育观念开始走下坡路。直到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被日本人打败,有志之士开始全方位地反思中华民族的落后,中国人体质之落后也成为反思的重要内容。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中撰写了《原强》一文,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是一个“病夫”的说法。严复认为中国要富强,中国人的身体也需要改变,于是提倡“体育救国”,提出了新的身体观。

当中国人在思考救亡图存的时候,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恰好发轫。几乎在同一时期,法国的顾拜旦开始筹备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1896年,首届奥运会在希腊成功举办。更有趣的是,刚好在前一年,美国传教士在天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基督教青年会,该组织非常重视体育运动。基督教青年会开始向中国人介绍奥林匹克运动,推广现代体育。1908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杂志《天津青年》上讨论了三个非常著名的问题:中国人何时参加奥运会?中国人何时赢奥运金牌?中国人何时主办奥运会?当然,直到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一百年之后中国人才终于实现了奥运之梦。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体育救国确实时代强音。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曾是基督教青年会的主要成员,他也是这一理念的拥护者。后来,他在创办南开大学后,就极为重视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1917年,毛泽东在当年4月份的《新青年》上发表了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名为《体育之研究》。毛泽东对体育的关注,正是继承严复以来的体育救国理念。

虽然有关“体育救国”的呼声很多,但中国人实际参与国际体育的并不多。在192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之前,中国人一直是以基督教青年会干事的名义去观摩奥运会。1928年,宋如海先生作为武汉汉口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前往阿姆斯特丹观摩,回国后出版了《世界运动会丛录》一书。在这本书中宋如海把“Olympia”翻译成“我能比啊”,展示出中国人渴望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也是可以和其他国家比的。

在此后的历史中,奥运会对中国而言,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中国迈向国际社会的重要途径。1932年,刘长春单刀赴会,前往洛杉矶,中国体育健儿终于第一次正式参加了奥运会。如果我们要把这一事件放在三十年代的历史背景中考察,会发现这一事件其实充满了政治色彩。同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为了让其合法化,伪满洲国希望派运动员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从而把“国旗”升到国际舞台上。许多爱国人士纷纷表示不满,尤其是曾控制东北的张学良将军,他出资8000大洋把刘长春送到美国参加奥运会。中国其实错过了奥运会的报名日期,但美国人还是接受了刘长春。1932年初,美国虽然孤立主义盛行,但不承认日本侵略中国,也拒绝了伪满洲国派人参加洛杉矶的奥运会。可以说,刘长春到美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纯粹是出于外交考量,不是为了单纯的体育竞技,而是为了展示“中华民国”的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理论上也参加了1952年奥运会。1952年奥运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办,当时的芬兰是一个亲苏国家,苏联参加了这次奥运会,实行“一边倒”政策的中国也愿意追随苏联参加。但奥林匹克委员会在“谁代表中国”这个问题上陷入纠纷,最后选择既邀请大陆也邀请台湾。但无论是毛泽东还是蒋介石,都信奉“一个中国”原则,蒋介石因为主办方邀请了大陆而拒绝参加,毛泽东发现蒋介石不参加,就决定让政府派人去。但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在赫尔辛基奥运会快闭幕时才到达,只在本次奥运会上竖起了一面五星红旗。所以,1952年中国并不算真正参与了奥运会。1958年因为美国的台湾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出了所有台湾参加的国际体育组织,包括奥林匹克运动。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中国才重回奥运,并打算参加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树立全新的中国形象。邓小平在接受日本记者采访的时候曾表示,中国人不仅要参加奥运会,将来还要举办奥运会。

中国最终并没有参与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这与美国有很大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意义上回归奥运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洛杉矶运动会的组织者非常欢迎中国人参赛,因为能为他们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为了表达对中国人的感谢,奥运村的第一把钥匙交给了中国运动员,奥运村因此第一个升中国国旗,奏中国国歌。在开幕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团也受到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人不仅拿到第一块奥运金牌,并一举拿下15块金牌,中国女排打败了美国女排的佳话也甚至流传至今。当然,最重要的事件是,许海峰在这届奥运会获得了中国人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块金牌。

许海峰

2008年,中国人终于在自己的国土上举办了奥运会。在历史上,美国在任总统很少出席任何国家奥运会的开幕式,甚至在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连自己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都不参加,但2008年时任总统小布什却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可见中国通过国际体育大大提升了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更可看出中美关系的密切。在2008年奥运会中,中国一共拿了48块金牌,美国拿了36块金牌。如果从中美关系的“修昔底德”陷阱之说来看,早在2008年中美两国的竞争如同1908年在伦敦奥运会上美英争霸一样,在奥运金牌榜上就出现了端倪。

中美乒乓外交

要讲到体育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乒乓外交是不能不讲的话题。

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开始思考如何和中国实现“大和解”。尼克松在选举中承诺美军能够从越南战争中抽身。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尼克松希望寻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持。同时,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苏联在美苏竞争中占上风,苏联拒绝与美国进行谈判,尼克松则希望通过打中国牌使苏联回到谈判桌上。尼克松本人作为政治家,野心很大,希望千古留名,中美大和解也成为其战略生涯中最光辉的一页。总的来说,中美两国的领导人都希望实现中美大和解。

但是在1949年之后,中美两国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彼此之间互不信任,如何保证不被对方愚弄呢?为了表达诚意,尼克松入主白宫后多次公开抛出橄榄枝。与此同时,毛泽东在1970年12月邀请斯诺一起吃早餐,希望斯诺能成为改善中美关系的“红娘”。1970年12月25月的《人民日报》头版就是毛泽东和斯诺站在天安门城楼的照片,报纸右上角还有毛泽东语录:“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中美双方其实都公开表达希望和解的态度。但是,美国政府其实是不信任斯诺的,因此中国的友好态度并没有被美方真正理解。

1971年3月2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举行,毛泽东亲自决定中国运动员去参赛,并提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毛泽东非常重视这次比赛,规定代表团每天向北京报告比赛情况。在日本比赛时,中国运动队有自己的巴士,但一个美国运动员格林·科文却在慌忙中上了中国人的巴士,中国运动员们一开始不敢与他交谈。但庄则栋想起了毛泽东曾说“美国人民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这句话,便开始与格林交谈,还送给了格林一份礼品。毛泽东听说了这个情况,最终亲自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友人访问中国。中美两国的最好红娘居然是价值25美分的乒乓球。两国友好之门立即开启。同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15日,中美政府同时宣布尼克松总统将在第二年访华——这一切都是乒乓球推动的。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美国人访华之后,中国人也迈出了赴美的步伐,开启了中美民间外交的第一步。由中美关系委员会出资,中国乒乓球队赴美旅行,受到了底特律民众的热烈欢迎。中国乒乓球队还在联合国展开乒乓球表演赛。在七十年代双方无法对话的情况下,中美关系都能实现战略大和解。目前中美关系紧张,我相信,在今天双方都有对话渠道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友谊之门不会再度关闭。

从体育角度看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历程

体育比赛是观察国际关系演变的一个重要视角,从中可以看到很多此前被忽略的因素。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历程,也会发现不少有意思的东西。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起的1894年,美国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在经济、科技、商业上虽然都超过英国,但是直到二战之前,美国在军事上、外交上仍然拒绝担任霸主。但美国仍然全力以赴地在文化和体育上的进行扩张。1889年,美国人就开始环球宣传自己的国球——棒球。1899年,美国民间也出现通过打网球战胜英国的声音,美国人建立的网球Davis Cup应运而生。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英国人在开幕式上动了手脚,没有挂出美国国旗。但这个插曲并没有影响美国人获得奥运会的大胜利,通过在体育方面的强势出击,美国已经代替英国在经济上、技术上等多方面成为新一轮霸主。

从1896年到2020年,美国一共拿了1061块金牌,2636块奖牌,至今排名世界第一,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综上所述,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轨迹是非常清楚的:早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国际扩张主义就在文化、经济、体育方面普遍存在。直到二战后,美国的扩张主义才延伸到军事和外交上,成为真正的世界霸主。

回顾美英之间在体育上对抗的历史,我们便可以重新审视今天中美关系。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直到最后一天美国的金牌数才以一枚的优势超越中国。这既不是政治上也不是意识形态上竞争,仅仅是体育上的较量。

总之,体育是国际史研究的重要途径,能为我们揭示传统研究中被忽略的很多因素。从体育角度来观察中美关系的演变,我们也能发现,在历史中,无论中美关系处于何种状态之中,我们在民间层面上始终有强大的“共有的历史”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许能帮助中美两个国家最终避免冲突,走向理解和合作。

    责任编辑:于淑娟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