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31位记者,我们寻求答案

2022-02-08 12:39
广东

原创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 记者手记 /

自我们发出记者手记预热推文起,到现今已经过了六个月。

最开始我们的疑问——“记者是一个怎样的职业?”“成为记者需要克服怎样的难题”“如何看待自己所在的这个行业?”“在记者这个职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之后,他们将会怎样讲述‘成为一个记者’的故事?”……

在不同领域深耕多年的专业记者托住了我们抛下的问题,给出了他们最专业、最细致、最真诚、最厚重的回答。不同领域的记者的经验感受不尽相同,但所指向的核心却不约而同。

曾经提出的问题现在的你作何感想?如今你对“记者”有了怎样的理解?

目前为止,我们已完成并发送了23篇记者手记系列推送,还有更多的内容在筹备中,这远远不是结束。(但我们需要一个中期总结)

记者是( ?)

正如《财经》杂志记者王静仪所说,“记者就是这样,快速学习,在工作中学习”。

彭奕菲将国际新闻称为“解渴”的报道,以读者思维思考,读者想看什么,想了解什么,我们就解答什么。

“记者做报道就像弓箭手站在山岗上,他朝着山谷的“战场”放箭。而律师办案则是下山,参与山谷间的“厮杀”,可能受伤,也可能历经搏斗后全胜。”

他把“触碰社会的苦痛,不让绝望的人流干泪水是记者的天职和使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不断践行。

记者是天然的闯入者,投身于世情的体察。

记者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战地记者这份职业最需具备的品质是“激情”,它是支持许多战地记者坚守在危险境地的原动力,带着激情做出来的东西能让读者觉得身临其境。

天然的激情之外,余勇强调了“敏感”对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性。“我觉得做一名记者,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对于新闻的敏感度。迅速捕捉到新闻事件,并从中快速甄别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一半天生,一半来自后天的培养。”

这样一段职业经历,尤其是在这样的国家和社会背景下,带给他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就像“走路时踩到一棵小草,你不会有感觉。但如果你可以去仔细观察,就一定会有感触。”

扎实的知识积累很重要,但还要有过硬的采编功力、稳定的价值观、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记者更重要的是讲故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她将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排在第一位…在积累医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还要学会“跳脱出行业,建立一套观察事物的坐标体系。”

做一个好的国际记者需具备的条件,除了基本的多语种能力外,还需要有好奇心、共情能力、观察力、洞察人性和社交能力,写出来的作品要有历史的纵深感。

精准的读者定位和独特的观察视角,是一个记者在共性新闻写作中成功的关键。

这个职业需要有一种原始的驱动力,譬如去探寻真相,或是挖掘独特的故事。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坚信,学者唯一的德性是“智性的诚实”。郝汉认为文化记者同样需要这样的品质。它不仅意味着祛除矫饰,更重要的是尊重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采访是最重要的,不采访,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要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心,有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欲望,热诚地投入到这个领域去。最后,不要给自己设限。

关于新闻理想

“新闻理想”是只有短短的4个字,但要真正践行一辈子是非常难的。我永远坚信这句话——“做记者要心中有光,脚下有泥”。

扎根于现实,基础才牢靠。新闻理想不是建在沙地上的。它的最终实现,也是要靠一个个题材、一篇篇报道累积而成的。

“不奢谈理想,但也不能忘记理想。”尽管主张以务实的态度做新闻,但邓全伦从来也相信,“理想”二字在新闻行业不会缺席。“如果我们这一行业缺少了理想,你觉得它还能走得远吗?新闻行业是个人文职业,它一定是有着浓厚的理想色彩的。调查记者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要面对的题材不那么干净纯洁,如果没有一点情怀在里面,是很难克服困难一路走过来的,新闻理想多少会有一些。记者这个职业不可能使人飞黄腾达,除非利用职业之便敲诈勒索,而一旦没有守住初心,受到利益诱惑,便离身陷囹圄不远了。”

这种新闻理想更像是一个永远正在寻找的答案,当朱宁向这个世界求索真实时,它便呈现出自己复杂多样的面貌:或是异国文明间的交融互通,或是紧急事态下的理解信任,又或是战争灾难后的和平祈愿…

理想很重要,各行各业都如此,但有理想没专业,只会把事情搞砸。在我看来,新闻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要做好这份工作,你需要的是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

职业操守

强时效性稿件和弱时效性稿件是两套标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强时效性稿件需要快速出稿,但我们不会为了时效性而去牺牲准确性。而且我认为真正能考验媒体是不是优秀媒体,就是看他们能不能写得又快又准。

今年8月份,一位国有企业的总裁跳楼自杀。我们是18:30知道这个消息的,20:00 我们就写完了报道,但我们不确定他是否为自杀,所以一直在找别的信源去交叉核实。最后,我们在当晚21:30发布了这一报道。如果当天核实不了的话,我们就不会发布这篇报道,虽然这意味着损失巨大流量。

刘旻操作的每一篇报道的信源都非常充分,报料人的、自己调查的、专业学者调查,就是调查者主动地参与行动,投身其中,沿着事物或事件留下的蛛丝马迹,追本溯源,寻找答案或真相。

刘旻要求自己操作的每一篇环境调查报道,都要信源充分,现场口供与案头分析并重,如果只限于自己的眼睛,只听到村民怎么说,那么这是不合格的报道,这些并不证据确凿的“现象”并非“真相”。真正的“实锤”,首先要拿到污染现场的证据,寻找行业专家、法律人士研判分析,然后去接触企业和当地政府,露其本相,或者以子之矛攻其之盾,要让企业或者当地政府承认所造成的污染,直面所造成的影响,并进行针对性的整改、治理、修复,这才是一篇好的环境调查报道必须完成的闭环操作,才能最大程度地接近真相,通常这样的调查报道都是独家。

做了多年调查记者,刘旻要求自己的每一篇报道都做到调查严谨、证据翔实、报道客观、零瑕疵、零投诉,她很在乎这些,也确实做到了在追问事实的过程中,我对每一个疑问力求究根问底。

到前线去和问题正面交锋,这就需要环境记者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丰富的知识结构,一定的专业技能,足够的现场突破能力与应变能力。

打蛇打七寸,真正能够拿捏住调查对象的致命问题,往往需要从前期案头工作和中期多方采访共同推演得出。面对纷繁复杂的潜在采访对象,邓全伦会采用“从外围到内围”的方式,既采访目标人物的举报者、竞争对手,也去接近他的朋友、利益相关方、身边人,保证采访的平衡性。当真话与假话并行,他也有自己的应对方法:“同一个事实的说法和认定有矛盾的时候,你就要注意信源多元化,去交叉印证,通过大量的调查走访确定哪一种说法更接近真实。”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在真正直面目标调查对象的时刻到来以前,邓全伦往往已经有了充分的把握:“只有我们前期各方面调查都做得特别扎实,基本上我觉得可以出稿了,最后我才会正面与他交锋。这时候提出一些闭合式采访问题,采访对象回答与否对于整个调查报道的主旨方向、基本事实没有任何影响。直接将证据甩出来,让他没有任何辩解的余地。”证据,是邓全伦“相信文章能立住”的信心来源。

新闻在今天

“新闻”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新闻是已经很丰富,但人们却从未放弃追求的东西。只要人类存在,便总有一部分人渴望知道这个世界如何运转,总有一部分人寻求真相。新闻的意义在于它的本质,以及人类与世界关系的本质把握。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专业、深度的新闻报道更是稀缺品,它们是我们了解真相的重要途径。

编者语

张馨尹

“记者手记”活动统筹、采编组编辑

深度营八期成员

在这个项目正式开始之前,我就设想过做记者系列的采访。除了进入新闻领域做类型记者获得的经验体悟之外,我还很好奇记者的生活日常由什么成分构成,用怎样的方式被填满然后慢慢疏解……

在理想范式中,记者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记录者,是“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火把……记者被赋予太多意义,抛出这些抽象的概念,解构“新闻理想”,记者仅仅是一份职业,在这个领域耕耘的人们,有着各自具体的人生——因为种种原因成为记者,又因为各种机遇成为特定领域的记者,在职业成长中遇到困难贫瘠,突破壁垒达到新的飞跃,沿途路过可悲可喜的风景,见证了国家和人们的大事,最后回归平原潜心耕种自己的热爱。

从第一篇到第二十三篇,“记者手记”系列趋于丰盈,我们也随之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良多,与记者“近距离”接触后有所启迪。也有记者在和我们交流之后坦言,职业经历的复盘让他们也很是感慨,对于职业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我们抛出了如此多稚嫩的问题,而专业记者们尝试将它们托住,耐心为我们解答,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我们作为采访记者的小记者,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着答案,寻找经验指向的道路。迷茫总是会有的,而业界前辈拨开了笼罩着我们的迷雾,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我们:不必悲观,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个体适合的方向,而方法一定是能找到的。

专业记者同我们的交谈这样之真切,给我们的答案这样之真诚。可以说,“记者手记”系列一定是有价值在里面的,尤其是对传媒学子、新闻实习生,抑或是往后想做记者的人来说,是值得收藏并反复阅读的。

掐指一算,“记者手记”系列从九月开始到今天,已经过了将近半年,用我们编辑团队的话来说,“是个大项目”。咱们编辑团队(请允许我称之为“煎饼社”)在这个过程中空前熟络(最长几乎36天群聊不间断),在长期配合赶稿合作之下,业务能力肉眼可见地提升。(特别感谢各位,很爱大家!)

冯平

“记者手记”活动统筹、采编组编辑

深度营八期成员

满打满算,已经快六个月了,“记者手记”的伙伴们写了近20篇稿子,采访了数十位记者前辈。从最开始的找不到受访者、被婉拒,到后来的“滚雪球”式约采,大家越来越得心应手,真好呀。我们八个人在做统筹人和编辑的过程中,也能够从幕后无限地“接近”这些前辈们,为自己解惑,也为点赞、在看、转发的各位解惑,是很开心、很值得的一次经历呀。

这次我主要负责财经、国际、体育、文化、环境组的编辑工作。记得最开始的时候,手忙脚乱的,连改了好几篇,熬到特别晚。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是一种改“上头”了的感觉(哈哈哈)做编辑的时候,经常会忍不住感慨:哇,写/采得真好。忍不住去找作者们取取经,打听打听能否共享采访资料,真的,收获了特别特别多吧。不过也很遗憾,自己有时候还是不够严格、细致,缺了点和作品死磕的劲头,那就下次继续改正吧哈哈哈~

拉群、写预热推送、写策划、push进度、写总结……一系列流程下来,最大的感想是:于统筹来说,一份完善的策划、极强的执行力和组织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走很多弯路。做统筹工作的这个过程还是蛮累的,本来说做完这次,下次不再做了,哎,又打脸了。

其实这次最开心的是,深夜里,我们在小群里聊些有的没的、开茶话会、插科打诨、吃瓜,在线上聊未来、聊理想、聊焦虑与困惑,哇——感觉很治愈,聊完,嗯,俺又可以了。最后,大家真的太nice了!希望有一天大家可以见个面呀,攒个局,咱们接着唠~

邓雨洁

“记者手记”活动排版组统筹

深度营八期成员

首先,非常开心能够参与这个系列的统筹,主要延续了上一个系列继续担任了排版统筹这个职位。和其他编辑以分工形式不同的是,在这个职位上,每一篇文章都从我这里过手,见证了每一篇文章的诞生和发布,也能看到编辑们在很用心的和作者进行沟通、改稿,以最好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工作期间也遇见了很多困难,稿件量与值班编辑数量不对等、排版同学临时有事无法继续、稿件多次修改等等情况,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临时有稿件出来,但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急速顶上排版,不能耽误发稿。后来世鑫也分享了曾经自己蹲在马路边打开电脑改稿的经历,听见的时候是真的很感动。

“记者手记”这个系列比以往系列持续时间更长,从九月到二月,在这个过程中也和统筹组的其他七位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合作也非常愉快。感受到了大家都在为同一件事情而努力,各自在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真的很nice!!还有好几次晚上熬大夜大家一起畅聊,聊了很多很多,包括对未来的规划、各自的担心、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思考、喜欢的公号、博主……还是煎饼编辑社的前期渊源所在!在这里面给我一种在同一个领域还有人与你一起向前迈进的感觉,可以说是宝藏统筹组啦!

我们在这里见证了太多,见证了马克老师那篇文章突破了以往的阅读量,也见证了深度营公众号粉丝破万(大家一起守在群里看这一篇发出去涨了多少粉丝,最后真的达到了破万的结果!是记者手记见证啦!)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是真的很幸运能遇见统筹组内的各位,以及每篇文章优秀的作者们!

唐卓雅

“记者手记”活动统筹、采编组编辑

深度营八期成员

记者分的领域是很多的,但是之前我对这些领域的划分没有那么明晰的概念,在深入地和小伙伴一起审稿改稿的过程中,我才了解到不同类型的记者日常工作是怎样的,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事儿。记者手记像是不同类型记者的成长手记。

“记者手记”是我目前跟的最长时间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和大家建立了深刻的友谊,最大的收获就是共创了“煎饼社”,成为“煎饼社”的元老人物哈哈哈。

杜锐峰

“记者手记”活动统筹、采编组编辑

深度营八期成员

这次的“记者手记”系列,我负责的是战地、绿色、文化、法制小组的统筹和编辑。之前的“专业开箱”、“记者在汛区”做的都是采写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做编辑。倒不是为了体验给别人催稿的滋味,而是觉得编辑似乎也是稿件创作的一份子,对稿件的质量提升有好的作用。

印象很深的是做“专业开箱“的时候,编辑同学提意见说“你这一部分可以补采一些内容,这里有点空”。那时候我才发觉,编辑的工作不只是改改错别字、病句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审阅稿件,提出修改的意见。许多时候作者们当局者迷,反而发现不了问题。

馨尹说我爱抠字眼,我想了想确实是这样,每次改完的稿子都是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其实通常是一些小错误,我会把语序、字句调整一下。对意思没什么影响,就是苦了排版同学了。

比较难把握的是涉及理解作者意图的部分。战地记者陈聪那篇,记者老师希望加上一段战地经历给他的人生启示。原来的结尾意思已经完整了,加进去有点不连贯,我想了很久,最后把结尾的思路改了一下,重写了结尾。成稿的结尾是这样的:

最终,这份职业带给他的,还是那几个眼熟问题的答案:我是谁,我如何向前走,我想要过怎样的人生?在剥开战争最残酷一面的过程中,陈聪也在无数次自我反思里找到了“超脱所有叙事框架和刻板印象的、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人生道路。”

听起来像句遥远的空话,但陈聪相信得很彻底。

就像他曾经觉得遥远的战争,由“暴力、冲突和混乱”具象成了衣食无着的摊贩、头顶擦过的子弹;他曾经觉得遥远的和平,由“和平鸽、安全和繁荣”具象成了路边不会熄灭的路灯、广场上安然飘扬的国旗。他经历过这些,所以他相信。

因为特别担心对作者的意图有曲解,所以我找到了作者黄水一。所幸她对我的修改也比较赞同,这是整个“记者手记“编辑过程中最让我开心的时刻。

统筹组的同学因“开个煎饼摊”的天才想法而凝聚到一起,组成了未来的知名非营利性文学研讨团体“煎饼社”的雏形。冯平、雨洁、瑞雪、馨尹、卓雅、雯欣,还有咱的全能世鑫,大家真的太棒了。希望我们继续合作,把煎饼社发扬光大!

曹嘉轩

“记者手记”活动采编组成员

深度营八期成员

我们负责采写的是社会新闻记者,刚开始并不是很顺利。先选了一下媒体,决定在澎湃和新京报找写偏长一点报道的社会部记者后,大概找了四五位记者老师,但要不就是找不到联系方式,要不就是加上了,但不同意接受采访。最后是在一个公开课的群里,找到新京报春晓姐姐的微信,写了一大长串自我介绍,很鲁莽地发送好友申请。然后!我们就成功地加到了采访对象——彭冲老师!

我们在《重案组37号》找了很多老师写的不同类型的报道,打着语音电话,边看边聊,最后决定还原一个完整的做稿过程,用报道做例子进行采访。除了做稿过程,我们还提了一些有关于她本人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来做新闻,做社会新闻是什么感觉之类的。

采访的过程很顺利,但我感觉,真正打开老师的是(可爱厉害的)周书涵同学提问的:“这段时间里,有遇到什么瓶颈吗?”彭冲老师的回答很精彩,也是我们觉得很动人的一部分,但是在出稿之前删掉了。这里就悄咪咪地说一下,那是一个有关于伦理道德与职业规范之间矛盾的故事。一个普遍,且避免不了的问题。

因为第一次采访没有获取到很多细节,后续写作中难以搭建事件,因此我们补采了一次。最终的成稿,虽有遗憾,但我们很开心也很满足。直到今天,哈哈哈我和周书涵都在互通有无,有稿子就会喊着一起做。哦对,还有一个彩蛋,在我们做完稿件的两个月后,一位放了我们鸽子的记者老师回复消息说,很抱歉没有回消息,作为记者,她知道约访挺不容易的,挺愧疚的,并祝我们工作、生活顺利。

施嘉翔

“记者手记”活动采编组成员

深度营八期成员

财经是枯燥的,但财经新闻可以有趣。在采访之前,我一直认为只有社会新闻和社会脉搏同呼吸,但采访之后,我发现其实财经新闻其实也和社会紧紧联系,比起社会新闻,财经新闻其实是更具成长性的,你在某个条线的积累是可以直接地反映在你的稿子里,比如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能源条线的记者可以完整地记录当下,并真的可以预测未来。

杨楠

“记者手记”活动采编组成员

深度营八期成员

好爱“记者手记”这一系列活动,它让我有机会看见那些优秀的记者前辈们奔赴在新闻现场的模样,看见闪烁在他们心中的新闻理想。

在“记者手记”这一活动中,我采访了凤凰网驻阿富汗特约观察员余勇和上海广电融媒体中心调查记者邓全伦。余老师在去年8月下旬阿富汗政权更迭之时“临危受命”,从一名商人变为战地记者,在炮火纷飞的阿富汗把最真实、准确的信息第一时间传回国内。邓老师因报道“200亿身家法官案”轰动全国,尽管调查记者的行业生态不容乐观,但他因着心中的新闻理想,20余年一直坚守在岗位,从未离开。

“记者手记”已经做了23篇,前辈们不仅给我们带来满满的干货,更是把情怀火炬般传递到我们手中。记得一位老师曾经说过:”记者是一个需要仰赖别人的善意的职业。“很感谢前辈们充满真诚和善意的分享,我们才得以学到许多。

还要再谢谢和我一起采写的嘉轩和奕然,谢谢和我对接稿件的馨尹,还有统筹组编辑组的其他小伙伴们。一群人在一起做一件事,真的超级无敌快乐。

活动成员

最后,请允许我们介绍一下此次活动的成员:

采写组:(共33人)杨楠 冯平 施咏洁 陆桂怡 祁雯欣 方有为 周书涵 曹嘉轩 黄水一 周荣旺 施嘉翔 胡辰 唐雨筠 李翱 侯润蕾 王笑康 王瑞雪 张馨尹 李嘉璐 冯园芳 李君悦 谭雁清 唐璐璇 陈保维 邢峰彬 唐璐璇 余颖欣 蔡佳雯 高欣然 薛一鸣 訾奕然 贾婧枭 王琳茜

排版组:(共15人) 邓雨洁 李君悦 吴君琳 李翱 王瑞雪 王笑康 黄水一 杨楠 唐雨筠 丁雅洁 许愿 冯园芳 魏欣葳 唐雨筠 郭一蒨

统筹组:(共6人)张馨尹 冯平 唐卓雅 邓雨洁 杜锐峰 祁雯欣

感谢大家在此次活动中的努力与付出,感谢接受深度营采访的记者为我们分享经验。这个系列将持续更新,欢迎推荐更多的记者老师。

原标题:《对话31位记者,我们寻求答案》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