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的苏州府,已形成人口590万、有卫星城的都市圈

2022-01-26 21:39
江苏

作者 | 海下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特约撰稿人

编辑 | 陈莹

谈论长三角的历史,江南是一个绕不开的母题。

自上世纪80年代,“长三角经济圈(区)”的概念被引入各级政府的规划以来,长三角的空间范围在四十年间一直在不断演化。无论是最初的江浙沪专属版,还是扩容安徽后的plus版本,古代的江南地区一直是长三角的核心区,在各自的时代语境下,两者都象征着发达的经济基础和丰腴的物质生活,同时还散发着文化和审美上的无限魅力。而在区域内部,也有着紧密的区域联系和广泛的心理认同。

江南,正是长三角的前世。

流动的江南

和任何地域概念一样,江南这片区域也在流动。其所指涉的空间范围和社会文化象征也因时而异。伴随着区域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从先秦到明清,江南呈现出由西到东、由大到小、由泛指到特指的变化趋势。

从字面来看,江南就是长江以来的广大区域,早期长江流域的开发远远落后于黄河流域。当黄河流域早已成为秦汉大帝国经济中心的时候,南方还处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发初期阶段,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大片原始森林,湖沼洼地密布。江南也就象征着原始蛮荒。司马迁在《史记》把江南形容为“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火耕而水褥”。

随着北方人口不断南下,江南的开发也日渐深入,自孙吴至六朝,长江下游的建康、姑苏等地已经形成为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江南所指的范围也由西向东转移到下游地区。同时,由于当时长江入海口在镇江一带,时人多从长江安徽段自西向东渡江,长江下游地区也被称为江左,随着长江入海口不断延伸,渡口也日益转移到镇江一线从南北方向渡江,江左之名也渐渐淡出。

苏州山塘街码头夜景

安史之乱、靖康南渡带来的人口南迁,深刻地改变了长江下游的社会经济面貌,尤其是种植业的高度发达,造成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如《宋史·食货志》所载,大中祥符初年(1008年)江南漕粮达700万石,占输往京师总槽粮的82%。人口的高度密集和有限土地的矛盾,促使江南人民对环境开始了大量改造,围湖造田、垦殖滩涂成为一时风气,精耕细作的种植传统也日益成为了生产的标配。在江南内部,东边的太湖平原也取代了地势较高的宁镇地区,成为江南的根本所在。进入明清,江南的所指也就日益明确地界定在太湖平原上的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太仓六府一州。而此时的江南拥有着突出的商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凭借着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在国内外市场都处于产业链上游。

嘉兴南湖

江南的主流意涵也由此形成:小桥流水的水乡环境,杏花烟雨的平畴沃野,人烟辐辏的名都大邑,诗酒风流的才子佳人,这是文化和财富的荟萃之地,这是现代中国人所熟悉的古典江南。

近代的进化

近代前夜的江南,已经成为一个大中小城镇遍布、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之冠的地区,这一城市群的中心是地处内河水运网络中心的苏州,既是外地输入江南地区商品粮的周转、调剂中心,又是江南丝、棉手工业品主要集散地。当时的苏州被誉为“天下雄郡”,其人口规模与商品经济繁荣程度均居江南乃至全国之冠。以1820年统计数据为例,苏州府内人口达590万,府城人口规模近100万,从而形成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卫星城市都市圈。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势输入,中国日益卷入西方主导的全球市场,外向型贸易和港口腹地模式主导了中国的市场网络和城镇体系,江南也在澎湃逼人的欧风美雨之下开始了艰难求索的现代化转型。在城镇体系上,突出表现在中心城市从苏州向上海的转移过程。

自19世纪末以来,原本边缘的港口上海由于进出口贸易的兴盛取代了苏州,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富庶的江南受其直接辐射,而借助长江,更广阔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也成为其经济腹地。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上海长时间占据全国进出口贸易和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在20世纪初,已经成为全国在金融、工业、文化、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的绝对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和工商业城市。

1934年上海市中心区域航拍 图源 | Airspacemag | China National AviationCorporation (CNAC 中国航空公司)档案资料

江南的次级城市也随着交通线路和市场网络的更迭变化而兴衰。随着内河航运相继废弃,新式交通工具尤其是铁路轮船的引入使得交通线转向铁路沿线和沿海口岸,因运河而兴的扬州镇江渐次衰落,无锡南通等城市因工商业而崛起。

新旧时代的长三角得风气之先,不仅体现在近代化的物质成就,同时在精神文化、审美趣味、生活时尚等方面也开始拥有“文化的领导权”,明清时代的江南占据着士大夫雅文化的话语权,近代以来,上海的繁荣也催生了具有浓厚都市特征的海派文化。

1890年前后的上海跑马场 图源 | The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而长江三角洲一名,也伴随着19世纪晚期西方的地理学知识的传入而普及开来, 1935年,当时的师范地理教材标准里固定了“长江三角洲”的表述,用以形容长江入海口两岸的冲击平原地带。后来,这一名词也日益普及,为学术界和官方所普遍接受,成为日后长三角之名的滥觞。

从江南到长三角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也还是以行政区为主导,突破省域的区域协调在80年代才再度出发。

198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成立上海经济区和山西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的通知》,以上海为中心辐射苏南浙北两翼(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和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的上海经济区,以期推进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突破条条块块的限制,推进地方经济横向联系。长三角一体化的理念和制度平台在此时已经扎下根来。这一时期,正是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苏南模式方兴未艾之时,上海的国营企业通过“星期天工程师”、“品牌共享”等方式向前者输送转移和产业,形成了民间自发的一体化。

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成为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又一次标志。外商投资的涌入和国际产业的转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动能,经由上海扩散,带动了邻省地区的外向化转型。同一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也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转型,形成了以“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工业园区为产业格局”的新模式。官方也成立了一系列协调会议组织。

进入2008年,长三角的区域协调已经进入国家视野,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家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指导,在这份官方文件中,长三角的区域范围被定为沪苏浙两省一市。此后的各类规划中长三角的范围时有盈缩,终于在2018年确定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

安徽芜湖城市全貌

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中国近1/4的经济总量,在今天,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这片热土非一日而成,它脱胎自成熟于明清的江南,历经百年沧桑,在近现代化中又得风气之先,在几个世纪的时间内独领风骚。而这片区域的持续繁荣也可以说是多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理位置的优越、城市功能的互补,区域合作机制的健全,以及社会文化的认同和吸引,现代的长三角和历史的江南水乳交融、神形兼备。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战略下,这片土地给中国带来的,将不仅是强劲的经济增长引擎,还将如江南在古典时代所散发的魅力一般,创造一种值得追求的现代化生活图景。

原标题:《200年前,苏州府为何人口就有590万?》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