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吴滨:好的设计,一定是从本土文化生发出的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实习生 黄雯婷
2022-01-25 08:21
来源:澎湃新闻

地处上海市华亭路86号的花园洋房,是一幢百年的优秀历史建筑。这幢老宅前不久经过改造升级成为一个艺术体验空间——WS SPACE無集小白楼,从设计出发,将艺术融入生活与空间体验。近日,WS SPACE無集小白楼主理人、知名设计师吴滨接受了《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的专访,除了谈及这一老宅的修复理念及设计思路,更回顾了自己的设计之路。

“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好的设计一定是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中生发出来的。”吴滨说,未来大众对东方美学设计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强。

吴滨曾获得第二十四届英国Andrew Martin安德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大奖,该奖是国际范围内最具水平的,专门针对室内设计和陈设艺术的奖项。

设计师吴滨在他改造设计的小白楼

 

WS SPACE無集小白楼

地处上海徐汇的华亭路,是一条紧靠着淮海中路,但却闹中取静的小马路,街巷清寂,行人寥寥,仿佛时间凝固一般。WS SPACE無集小白楼安静地坐落于此,原为香港烟草大亨何英杰府邸,建于1934年,现为优秀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2021年11月,这幢百年历史老宅经过知名设计师吴滨的打理,成为了新型艺术体验空间,从设计出发,将艺术融入生活与空间体验。在对外开放之日迎来了当代艺术家王天德近十年来在上海举办的首次个展“王天德:叁層樓”。近日,展览刚刚落下帷幕。

作为国内知名的设计师,吴滨曾获得第二十四届英国Andrew Martin安德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大奖,这是国际范围内最具水平的,专门针对室内设计和陈设艺术的奖项。这个奖项坚持每年全球选一百个设计师制作Andrew Martin设计年鉴,并从中评出一个年度大奖。目前大陆只有吴滨获得这个奖项,之前有两个香港设计师获得过,所以获奖的华人一共有三个。《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吴滨是首位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大陆设计师,这个奖可以说是室内设计界的一枚荣誉徽章。” 回顾自己的设计之路,吴滨说:“从一开始的学习状态,到Art Deco设计风格时期、‘摩登东方’概念的提出,再到现在山水观的设计,我觉得这一切其实都是偶然中的必然。”而对于中国设计未来的走向判断,他认为,未来的五到十年,中国好的设计一定是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中生发出来的,未来大众对东方美学设计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强。

ANDREW MARTIN年鉴

外媒对吴滨获得AM奖项的评价

对话|吴滨

澎湃新闻:这两天,WS SPACE無集小白楼推出的当代艺术家王天德个展刚刚落下帷幕。我们知道这幢老宅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也是不可移动文物,它是如何变身为新型艺术体验空间的,其设计理念又是什么?能否请你介绍一下?

吴滨:我们第一次走进小白楼,就希望从老洋房的百年积淀出发,联结当代上海生活方式,打造一个新型的艺术体验空间。在改造思路上,我希望这里不仅与现代的功能连接,也是诗意的呈现。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将房子外面原来多余的搭建拆除,改造成草坪与一条诗意的石子小路,在上海市中心密集区域营造放空的感觉,带来更多可能性的变化。此外,我们对房子里的每个细节都做了管理,包括银杏树,每当我看到老银杏树的叶子如落雨一样飘散,那些美丽的瞬间非常打动我。

WS SPACE無集小白楼里的银杏落叶

“王天德:叁層樓”展览现场

总体来看,这个老宅也算是“修旧如旧”,但此“旧”非彼“旧”, 我希望能运用好这个百年洋房,做了很多细致工作,看起来似乎什么都没有动过,却让空间呈现出保养很好的样子。值得一提的是,这幢洋房的时光沉淀和过去的肌理非常动人。在保护性翻新的时候,我们发现墙体内部有很多层的肌理,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历史语言,所以我们特别保留了一部分墙体原有的肌理。可以说,我们保留了九十多年的时光切片,也希望它是一个时间轴的延续,这个延续是在当下,也可能是未来五年、十年,还可能是更久。 

WS SPACE無集小白楼展出现场

 

WS SPACE無集小白楼

WS SPACE 無集小白楼开放至今已成功举办多场艺术展览、时尚发布等不同主题类型活动。改造后的WS SPACE無集小白楼,作为一个新型艺术体验空间,将百年上海历史与东方传统美学结合,策划艺术展览与主题活动,对现代生活产生一定的启发,这是我们想要做的事,也是我们与其它传统画廊的不同之处。我认为艺术一定要进入生活,它不应该仅仅只是在庙堂上。

澎湃新闻:谈到设计,你曾获得第二十四届英国Andrew Martin安德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大奖,这也是国内大陆设计师首次获此奖项。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设计,都经历了哪些的变化?

吴滨: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设计,从一开始的学习状态,到Art Deco时期,再到“摩登东方”概念的提出,我觉得这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我的第一个时期Art Deco设计风格主要是基于在上海的成长经历以及在海外游学几年的经验,直到2010年我在设计自己家的时候,开始思考真正的设计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当下中国人的居住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发现任何一种生活其实跟风格没有太大关联,生活的本质可能是寻找一种幸福感,幸福感的来源又关乎到文化的来处,关乎到你自己的定位,又关乎到一定的安全感。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房子就喜欢上了,我可以站在前院,透过客厅的大玻璃窗看到餐厅和后院的植株,就像是一个玻璃屋放在森林里的感觉。

设计师吴滨的家  皇都花园  2010年设计

所以我当时用了“画廊”的概念,我想做一个白盒子,把所有的装饰都去掉,不要再有任何设计风格。我要回归到生活的本质,把所有的空间做成“无”的状态,然后去考虑未来几口人住,在这里如何生活等问题。比如说我喜欢骑摩托车,我就把地下室设计成我和骑车的朋友们聚会、聊天的地方,在这里我可能想要一个火炉……一楼往上的部分我就全部设计成白盒子,因为这样我可以把我过往的收藏及旅行中的物件呈现在这里。

设计师吴滨现在的家  五十一号上方花园

我认为家要有一些留白,不应该是装修完就固化了,它是随着你成长逐渐丰满起来的,这个概念有点像中国园林。中国园林讲的是活的,造园是持续的,没有说这个园林造好了就停了,植被在生长,主人需要不断地打理,如果园林没有主人的话,这个园林就是死的。其实这个观念又和东方美学暗合,这个暗合不是我主动的,是我潜在的无意识的,因为青年时期水墨画的训练,画论的学习,让我在西方设计经典的探索中,不知不觉又回到了中国本土的文脉上,也由此诞生了“摩登东方”设计语言。

设计师吴滨现在的家  五十一号上方花园

澎湃新闻:提到水墨画的训练和画论的学习,可能绕不开你的老师、张大千的弟子伏文彦对你的启蒙。能谈谈你当时跟随伏文彦学习中国画的经历吗?

吴滨:我从小学习水墨画,第一次拜访伏老,我带着自己临摹的王蒙《青卞隐居图》。当时伏老床头挂着的是1:1水印木刻版《青卞隐居图》,而我反复临摹的是中国绘画史图录中的图片,看到后才明白自己只是临了大概。这也是缘分,伏老特别喜欢我,就这样我成了伏老最小的徒弟,跟着他学了一年左右的绘画。1988年,我参加上海静苑杯青年书画比赛拿了最高奖,那时我才18岁,是年龄最小的参赛者。

元 王蒙 青卞隐居图

后来伏老去了美国,就没什么交往了,因为那个时候通讯不像现在这样方便。但是传统的基础打完以后其实就不会忘记了,再往上走,更多的是你生活的积累,以及对世界的感悟和理解。在学画期间,基本上我把中国传统的主要画论都看完了,虽说完全是针对绘画的角度、技法的角度去看的,但等到我做设计的时候,我从另外一个维度突然理解了中国传统的画论,它给我的设计打开了一个很大的空间。所以我们现在又提出了“山水观设计”的概念,目前我们正好在安吉做一个度假酒店,在这个项目里,我们非常深入地去阐释了这样的概念。我们所引用的东方概念和现代主义的结合,最后形成的是一个可能让你一眼看上去非常当代,但觉得这里面跟东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让人既熟悉又陌生。

视频:无间设计正在进行的中国酒店项目:WOH HOTEL ANJI(01:29)

WOH HOTEL ANJI

WOH HOTEL ANJI

WOH HOTEL ANJI

WOH HOTEL ANJI

澎湃新闻:所以回顾你的设计之路,从你早年山水画的学习,到最初对西方艺术经典的广泛涉猎,再到确定摩登东方,最后回归东方美学的探索,提出山水观设计,可以发现这也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那么你认为当下中国设计领域存在哪些问题?未来你对中国设计的走向有什么判断?

吴滨:没错,实际上在20世纪初的西方艺术大家中,不论是包豪斯学校的创办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柯布西耶,还是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毕加索,他们都是和东方有连接的。1954年,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去拜访桂离宫,激动得给勒柯布西耶寄了一张明信片,写着:“亲爱的,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一切在日本找到了同类。” 1955年,勒柯布西耶也跑到日本,参观了桂离宫,并且速写了不少关于桂离宫的建筑草图。他们一致认为桂离宫具有现代性,传统的超前。梵高自不必说,他的许多画作都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和启发。毕加索甚至认为“西方没有艺术,真正的艺术在东方”。

日本桂离宫

我觉得这些东西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现在我对未来五到十年的判断也是很清晰的,我认为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好的设计一定是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中生发出来的,未来大众对东方美学设计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强烈,就像二十多年前日本的状态。日本比中国更早引入西方的现代主义,这批建筑师到第二代的时候,就开始有了日本的美学体系。到目前为止,日本最主流、最顶尖的建筑师,肯定还在讲日本的文化,中国也是一样的。中国在十年前刚开始提出东方美学,就变成大家公认的一个方向。我觉得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从东方文脉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中国特别重要的一个主体板块,这跟早期港台的启发还不一样,港台永远都是处于一个相对边缘的状态,未来文化的土壤要真正长出自己的东西的时候,一定是在大陆。

也是基于对整个趋势的判断,我们现在的逻辑就是用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些秩序、框架、构成,去传递有东方意境的美学。我们的研发部这两年一直在做的传统工艺、材料的研究,也是基于这样的对消费者的价值判断。我们这两年一直在研究纸,中国有百余种纸,这次西岸艺博会期间,我们推出的其中一件家具就是全部用纸做的。这种研究和创作不见得马上就有收益,但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想在设计这个领域起到一些引领作用,你必须要投入这样的研究。

设计需要去思考一些务虚的东西,不针对任何一个项目,才能保持你的引领性。中国的市场太好,大家都在非常快速地完成案子,设计需要更多的思考与沉淀,而不仅仅是跟风。相比之下,西方的市场可能没有那么好,基本上是处于一个平的状态,甚至有点略略下降,所以他们的设计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推敲一下案子。还是那句话,设计是需要务虚的,不能所有的东西都集中在获取高效的商业利益,这多少背离了设计这件事。

    责任编辑:陆林汉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