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才:论《亲吻世界》的思想力量

2022-01-13 12:13
上海

周励热情奔放、爽朗健谈,“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可谓当代华人中的一位“奇女子”。周励将她近年传奇式的人生履历和对历史与现实的探索与反思形诸文字,结集为《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这是一部集历史考辨、人文寻踪和旅行探险于一体的文化大散文,是一部以国际视野和现代意识审视历史与现实的人文启示录,是一部极具人文情怀、激情飞扬、文采斐然、感人至深的文学佳作。

一、自我的超越

周励从下乡北大荒的上海知青到独闯美国创业经商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从新移民文学的重要开拓者到集作家、学者和探险家于一身的文化大散文的创作者,她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她广泛涉猎文史哲及天文地理诸多学科,走遍世界130多个国家,寻访、考辨二战遗址,追寻先贤足迹,发掘被历史遮蔽的真相,探究人性深处的奥秘。年过花甲,挑战极限,四赴南极,三到北极,二抵马特洪峰,二攀珠穆朗玛峰。她追逐梦想,文化寻根,极地探险,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她曲折丰富的人生极具传奇色彩。

周励跋涉在南极冰原

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到《亲吻世界》,周励不算多产作家,但她是一位真诚地身心完全投入的甚至是以自己的生命在写作的作家。如果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以新颖的题材、开拓的精神、开阔的气象令读者耳目一新,曾影响过一代读者,成为了新移民文学中自传体小说的首开风气之作。那么,《亲吻世界》则以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人文情怀、鲜明的现代意识、强大的思想力量令读者心灵为之震撼,眼界得以开阔,思想获得启迪,灵魂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

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到《亲吻世界》,一以贯之的是:人生传奇、真诚书写、激情澎湃、开阔大气。但二十多年过去,周励游历世界,饱读诗书,诚如杜甫所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二十多年后的周励,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眼光更独到,思想更深刻,具有更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更强大的理性精神。《亲吻世界》里有纵横文史的学识,有反思历史的深沉、有破译人性奥秘的犀利,有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和博大的悲悯之情。

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到《亲吻世界》,是周励追逐梦想、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的写照,也是她在文学创作上实现自我突破、自我超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在世界华文新移民文学的发展史上,如果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是新移民文学开创期自传体小说的代表,那么《亲吻世界》就是新移民文学成熟期文化大散文的佳作,它们都将成为载入文学史册的经典。

二、探索的精神

《亲吻世界》的封面和扉页上所印的英文书名为“Exploring the World”,而不是“Kissing the World”。因为周励所做的和所写的本来就是“探索世界”。不过,周励不是以纯客观的态度对这个世界的自然之谜进行科学考察,而是以深厚的人文情怀对这个世界的历史之谜和人性之谜进行审视和反思,她的探索满注着热爱、流淌着深情,既具深度又有温度。她的探索,有时令人惊心动魄,有时让人欲哭无泪,有时使人如醍醐灌顶,有时又使人感慨遥深。因此,她把自己对这个世界充满真情挚爱的探索称作“亲吻世界”。

《亲吻世界》 中的28篇散文,分属三大板块,一是二战“跳岛战役探险录”,二是历史名人寻思录,三是极地逐梦探险记。28篇散文中有13篇的标题中都直接用了动词“寻找”,如《寻找腓特烈大帝》《寻找路易十四》《寻找伏尔泰》《寻找丘吉尔》《寻找凯伦》等,还有几篇分别用了“探险”“探访”“寻踪”等词,这些都在突显本书内容上和作者精神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探索精神。周励最可宝贵的品质就是始终对生活充满燃烧的激情和探索的勇气,《亲吻世界》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启示和精神财富就是探索精神。

周励对二战历史、对欧洲自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对文学艺术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她游历世界各地,特别注重追踪她感兴趣的历史人物的足迹,结合传记资料和历史研究成果,追溯历史的源流,考辨历史的真相,审视人性的复杂与微妙,收获反思历史的思想之花和智慧之果。《亲吻世界》中篇幅最大的是一组追踪历史人物的文化散文。这类散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是名胜古迹的介绍和个人观感的书写。参观遗址、考察故居,往往成为触发她的创作灵感、催发创作激情、放飞文学想象的媒介。周励更关注的是历史表象背后的故事和真相,是对复杂人性的同情理解,是从审视历史中获得的理性思考与和思想启迪。

周励的探索精神在她南极北极探险、攀登马特洪峰和珠峰的壮举以及书写这些经历的一组探险散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组散文是《亲吻世界》的第三部分,题为“燃情三极:南极点、北极点 、珠峰逐梦”。周励的确是以燃烧的激情、勇敢无畏的精神、顽强不屈的毅力,挑战自我,挑战生命极限。她将探索精神发展到了探险精神,她由一位永不停息的探索者变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探险家。她的这组散文不仅是她“三极”探险的实录,更是对探险事业的礼赞,对探险精神的讴歌。正像她书中引用的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的名言:“探索未知之地是人类的天性。唯一真正的失败,是我们不再去探索。”正如周励叙写远征北极点的散文标题:“探险,生命绽放的花朵。”探索精神,正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周励的《亲吻世界》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三、思想的力量

《亲吻世界》不仅以悲悯的情怀、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打动读者,而且以理性的精神,反思历史,辨析真相,拷问人性,彰显思想的力量。正如陈思和先生在为该书作序时指出的,“周励传承了罗曼·罗兰的理性精神”,“对历史人物在具体历史环境下的复杂性做出了清醒的判断。”(《亲吻世界》第2页)周励对二战名将、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赞佩有加,就不只是因其战功显赫,而主要是她在贝里琉战役日军墓园入口处发现了尼米兹题写的石碑,她因此而惊愕、沸腾、感叹、领悟:“在败者面前,王者的谦虚、对失去生命的悲悯与对军事专业领域勇猛同行的敬佩,都放射着人格与教养的魅力光芒!”而战败国日本在明知大势已去的二战后期,以蔑视人性与生命的“万岁冲锋”、集体“玉碎”和神风特攻队孤注一掷,玉石俱焚,其残忍、惨烈,亘古未见。周励对裕仁天皇及日本全民洗脑与狂热的樱花军国主义之恐怖、凶残也不吝批判之词。

因曾和周励同访过菲律宾科雷吉多岛战争遗址,读到《远逝的英魂》,就倍感亲切。当读到周励写美军夺回战争岛的血雨腥风,不禁使人陷入沉思。十天血战,日军几乎全线阵亡,美军也伤亡惨重,因此,“雪耻的日子,变为战争岛之殇!”麦克阿瑟终于回来了,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周励在文末问道:“深深的太平洋,你何时才能平静?”她在思考:“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是死神的盛宴。……人类必须结束战争,或者战争结束人类。”周励的探索就从触摸历史回到直面现实,从发掘史实到展望未来,从实地探访上升到了哲学思考的高度。

周励在《史诗般的血染战旗》里讲述二战中“硫磺岛未被讲述的隐秘”。她看到美国媒体对二战英烈的不恭之词,几次到华盛顿马歇尔大道六勇士硫磺岛插旗纪念碑前瞻仰、徘徊、沉思,她要探寻“硫磺岛升旗手”之谜。她来到华盛顿国家档案馆,查找档案、翻阅资料、观看录像、比较照片,考辨史料,终于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还原历史悬案的事实真相。这篇具有揭秘性质的纪实散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真实的历史过程、微妙复杂的人性真相,有时超过人们的想象,也超过文学的虚构。那两位被媒体诬称为“冒充者”的旗手虽然不在那张著名的《硫磺岛上的星条旗》的照片中,但他们也是参与完成那次插旗任务的真正的升旗手。后来发生的阴差阳错的曲折故事,乃源于“战时非恶意的记忆误差!”而实际出现在那张照片中却又不为人知的两位健在的升旗手,却一直保持沉默,不愿暴露身份,“面对着巨大的荣誉,心静如水,至死不为所动。”这正是人性的高贵,平凡中的伟大,令人肃然起敬。周励深刻地理解他们:英雄的桂冠太重,他们觉得承担不起。为了在硫磺岛插上星条旗,他们身边有五位旗手惨死,还有近七千名战士在硫磺岛阵亡。是战友们的鲜血换来今日的和平,牺牲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是为国家而战,为和平而战,不是为个人的荣誉而战。活下来已是幸运,夫复何求?可是今天的媒体为了商业的目的,制造轰动新闻吸引眼球,诋毁嘲弄出生入死的前辈,“和平生活了70年的他们全然不了解战争的残酷。”这才是令周励深感气愤不安而写作这篇散文的原因。

 周励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手捧《硫磺岛插上星条旗》原始照片

《亲吻世界》里一组寻找历史文化名人的散文,都融入了周励对政治、历史、文学、艺术和人性及人类情感的理性审视和深入思考。《梵高的眼泪》对梵高痛苦人生的追述,对梵高艺术的解读,对梵高遗体的寻找,对轻视梵高的“凶手”的剖析,对梵高死亡之谜的探秘,对“在无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的伟大艺术家梵高命运的追问和探索,都饱含感情,又鞭辟入里,言辞犀利,爱憎分明。既是对一个“无情的世界”的控诉书,也是对一个高贵灵魂的赞美诗。

周励探访梵高割耳后入住的精神病疗养院

 

《亲吻世界》以其理性的思考、独立的判断,彰显了思想的力量。

(《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周励著,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版)

作者简介:

胡德才,男,1962年生,文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世界华文文学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曾在《文学评论》、《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作者在武汉三联书店《亲吻世界》新书分享会上发言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